胶澳子丨一医成名千骨枯 - 世说文丛

胶澳子丨一医成名千骨枯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癌症高发,这是中国的现实。原因众所周知不必赘述。
发病率最高的是妇科肿瘤。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丈夫失去爱妻?有多少父母失去爱女?有多少子女失去慈母?悲剧的背景太复杂,太恐怖,数字令人毛骨悚然。
本文披露的内容是笔者想撕下一位身居大城市数一数二的大医院的妇科治癌权威的画皮。学习鲁迅《狂人日记》的做法:某君昆仲,今隐其名。
不管是他还是她,我认为换成它最合适。我怀疑它是人。
别看它头顶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光亮头衔,其实与江湖郎中相比,就是各自的舞台不同而已。江湖郎中只是招摇过市骗点小钱,而这位治癌专家是大隐于国家三甲医院。率领团队呼风唤雨,为医院招财进宝。
十几年来,由它主持竟收治了数以千计的癌症妇女。
治癌方法就是五个字:手术刀加化疗——这是世界发达国家早已慎用并正在淘汰废除的做法。
治癌名医是最怕做存活率调查的。因为病人虽然可以刀下不死,但难逃在那化学药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时不多日,将很快离开了这个世界的厄运。人财两空几乎是所有病人家庭的结局。
它成了医院创收的功臣。平均一个癌症病人就可给医院带来50万元以上的收入,亿元创收功臣非他莫属。医院能和房地产开发商一样财大气粗。当然它们功不可没。
公私都发财,天天收红包。一个癌症病人在收治、手术、住院、化疗各个阶段给三四次红包是常事。哪个病人亲属没有倾家荡产治病的心理?它回家打开一个个红包数钱数得手抽筋。它才不出国呢!在国外哪有这样赚大钱的机会。
官媒报纸电视指鹿为马,它被包装成白求恩、林巧稚那样医界典范和最优秀市民。
化疗的化学药品是剧毒的。为了降低化疗药性在高峰值时损伤人的免疫力,在国外医院对剂量都是控制极为严格,因为人命关天。在日本,一个癌症男子做化疗,他每天骑自行车去医院门诊接受注射,根本不需住院。几年前,我亲眼见过一家大医院把15天的化疗注射针剂在四小时内给一个癌症妇女输完。用药后病人剧烈呕吐、头痛,接近抽风,痛不欲生。我曾问一位医生:不能学国外那样微小剂量用药吗?那医生竟强调说这是中国国情,这样可以让病人少来医院,降低医院工作压力。其实让病人住院的背后是借口床位紧张,主管床位的医务人员又可多收一次红包这才是住院化疗背后的猫腻。如是高级干部,一定不会如此。
我真不知道这位治癌大名医是人还是鬼?是医生还是刽子手?
它不怕将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那数以千计的冤死之魂会把它撕碎吗?
它不怕上帝会审判它吗?

原载轻博客3/16/2020 8:05:28 PM


胶澳子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胶澳子丨一医成名千骨枯》 发布于2023-5-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