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所有的历史都有现实意义——读《将军和他的子女们》 - 世说文丛

学周丨所有的历史都有现实意义——读《将军和他的子女们》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640_副本.jpg

礁石会被海水淹没,但却不会消逝。这是我读完《将军和他的子女们——一段德国历史》之后掩卷沉思想到的一句话。这本非凡的历史书记述了一位没有传记的特殊人物——库尔特·冯·汉默斯坦-艾库德(1878—1943),他是一位杰出的将军,他有四个女儿三个儿子,这个家庭的成员政治选择不同,为避免成为政治靶心而陷入危险的双重生活甚至多重生活,从中看到一个贵族出身的将军在德国纳粹时代的如烟往事,留下第三帝国一个特殊的印记。打开书籍阅读的时候,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跌宕起伏的命运,还有,甚至更多一些吸引力来自于它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文本呈现。

640 (1)_副本.jpg

这本记录德国灾难时期的历史巨作里面的“将军”即库尔特·冯·汉默斯坦-艾库德大将。子女们分别是长女玛丽.路易斯——共产党员,学习过俄语,接受“党的任务”,冷战时住东德。次女玛利亚·泰蕾兹——人智学早期接触者,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同情者,后来嫁给犹太人并在婚礼上拒绝行纳粹礼。三女海尔格——共产国际职业革命者莱昂·罗斯的情人,作为共产党员化名为格蕾特·帕格特,后来嫁的丈夫是著名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长子康阿斯——抵抗运动的参与者,“720事件”之后被追捕,杂货铺老板帮助其脱险。次子路德维希——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参与者,后来参与德国重建,担任过柏林广播电台台长,退休后还参与德国电台的创建。三子佛朗茨——因为两个哥哥被关进过集中营,后来成为著名的神学家,是“赎罪——和平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幺女禾朵儿——嫁给一位美国牧师,长期生活在美国,后来因为和丈夫与密苏里州狭隘的路得教会在黑人问题上发生争执,回德国柏林生活。这无疑是一个大家庭,几个子女对家庭的和父亲的记忆和回忆不尽一致,有温馨也有严厉。七个子女在别人眼里是“野性和叛逆的”。一个子女成群的大家庭,关系万千重,而每个人都那么个性鲜明,其中的矛盾冲突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学周2.jpg

作为优秀的德国陆军军官,汉默斯坦1934年起被授予大将,他是军事抵抗阿道夫·希特勒的成员之一,在家庭中,他却是一位看似严厉的父亲。 汉默斯坦-艾库德出身于一个有过几位著名军官的贵族家庭。1888年,念完小学后,10岁的他加入了普伦(少年)军校,他的人生履历完全符合典型的德国军校生标准,到1930年11月1日,他被提升为步兵将军,并担任陆军司令。 1933年10月,汉默斯坦向兴登堡提交了辞呈。1934年1月31日为他举行离职告别仪式,他被提升为“准予穿戴参谋部将军军服与徽章”的大将并自此退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动员中,汉默斯坦又被起用。1939年9月24日,由于他没有执行希特勒的指令,以及他反对纳粹主义的思想而“被退休”。 汉默斯坦给很多人的印象是“聪明而又懒惰”,希特勒的经济部长克罗西克在纽伦堡受审认为汉默斯坦是“德国军队中最有谋略的人才之一。……为保住职位而努力,不是汉默斯坦喜欢干的事。在希特勒、戈林或勃洛姆堡面前阿谀奉承是他讨厌的事,他走着他的那条笔直的路,保持着他认准的方向,不顾及被喜欢还是遭到排斥。”1949年作为战犯受审的曼施坦因这样回忆他的战友:“他(汉默斯坦)是我见过的最聪敏的人之一。这句’规则是给愚蠢的人定的’中的’愚蠢的人’其实是指普通人,这是他说的,也是他的标志。”有一次汉默斯坦被问到用那些标准判断他的军官时,他说:“我把他们分成四种类型:聪敏、勤奋、愚蠢和懒惰的军官。大多数人结合了其中的两个特点。聪明和勤奋的,他们必须在参谋部;愚蠢和懒惰的,这样的人在部队占90%,他们适合做重复性的工作;谁要是既聪明又懒惰,那他是最高指挥官的合格人选,因为需要有清晰的思维和强大的精神来做重要的决定;而在愚蠢和勤奋的人面前,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能让他们担负任何责任,因为他们永远在制造灾难。”后来这段名言在战争期间被英国人当成自己的原则了。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压根看不上希特勒,但他和他的聪明的伙伴们也包括共产党都低估了一个人——希特勒,低估了这个身世都说不太清楚下士的破坏力和残酷无情,也低估了他号召绝望民众的才能。汉默斯坦终其一生都没有向希特勒低头,这个聪明人受到上帝的眷顾,他在希特勒报复他之前于1943年4月24日在家中去世,他的儿子路德维希回忆:“在柏林荣军公墓,以大将军荣誉为父亲举行葬礼被家属拒绝,因为它的前提是,第三帝国国旗必须覆盖在棺材上,而这将是一个不能容忍的耻辱。”而他的长子对有关将军说:“将军先生应该理解,我现在不会把他(汉默斯坦)——当他已经不能在反抗时——带着有纳粹标志的旗帜抬进墓穴。”他的几个女儿也都表示反对让自己的父亲沾上纳粹的因子,甚至不愿意父亲埋葬进有纳粹分子的荣军墓地,最后汉默斯坦葬在自己的家族墓地,伴随他下葬的是他生前常听的“狩猎结束”的号角。希特勒送了一个大大的花圈,在花圈放下时,飘带不见了——家属应该是在地铁上把它“忘记”了。这样葬礼就避免了任何纳粹的影子。乌尔苏拉·冯·卡尔多夫在葬礼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除了他,我不认识任何一个如此明显地反对政府、无任何防备、丝毫不畏惧的人。……只要有人愿意听,他会告诉每个人,我们绝不可能战胜苏联,并且在1939年就预言,我们将会战败。”他的小儿子弗朗茨在日记中写道:“尽管他(汉默斯坦)从未提到,但对他来说,眼睁睁看着德国陷入深渊而无能为力,是非常痛苦的。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预料到事态的发展。”

学周3.jpg

汉默斯坦是七个子女的父亲,女儿海尔格曾经说过,她的父亲对很多好奇的人讲:“我的孩子是自由的共和党人。他们可以说和做他们所愿意说和做的事。”当时,他的7个子女中的好几个属于在社交上很早独立的,在政治上却又不与时代画等号的青年。尽管当时国家压制打击犹太人,他们却有很多犹太人朋友,并帮助那些受追捕的朋友逃脱,汉默斯坦对这些事都是了解的。当他的几个孩子把军事政治方面的材料传递给德国共产党时,他显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也没有加以阻止。就是这样一位父亲,使得他的子女有了独立的思想,他们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玛丽亚有这样一段回忆:“有一次,当我在盖世太保面前畏惧的时候——我被邀请去普林茨-阿尔布雷希特大街——那次我告诉了他(汉默斯坦),我与犹太人朋友走得很近。他回答说:’个人的关系问题你可以自己决定。’他这是表达,只有政治上的关系才会有危险。他给了我一座靠山。他并未说些我该小心行事等等的话。” 不仅对这个女儿是靠山,他是七个子女共同的靠山。

学周.jpg

这本历史书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资料,通过这个子女众多的大家庭勾勒了一幅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特别是纳粹上台前后德国政坛的风云激荡、德国与俄国(苏联)错综复杂的关系图。因为特殊的身份,汉默斯坦在纳粹上台前后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度有意采取断然措施阻止希特勒上台,希特勒上台前最重要的一次与军方的见面宴会就是在他家里举行的,尽管汉默斯坦一辈子反对纳粹,但他与其关系一直没有彻底断绝。这其中包含有德国军队与第三帝国之间的种种玄机。关于德俄关系在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其中《苏联跷跷板》一节比较集中梳理了两个国家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二战、认识现在的欧洲乃至世界格局大有帮助。

学周1.jpg

所有的历史几乎都是现实,书中有一节《关于同时性的丑闻》特别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阅读,从中或许能找到今天的影子。书中作者引用了历史学家卡尔·施勒格尔的一段话:“当我们后人在消化这段陌生时期时,最震惊,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集会包括,他们如何将非同时性的同时性、恐怖的同时性和日常生活、平常的和轰动的、头条新闻和小消息、政策性的指导文章和广告小散文、修饰过的宣传图片和不具意义的广告,在报纸上区分出来。”施勒格尔所说的那段陌生时期指的是1936年的苏联以及1938年德国报纸版面的信息。作者写道:纳粹通常把他们的罪行用“帝国的保密事情”掩盖,而斯大林却会公开展示。尽管如此,两个政府还是有施勒格尔所说的非同时性,这与不可战胜的日常生活中的坚韧性有关,意识形态与宣传极限只能是集权主义而不是集权社会。作者进而写道:“即使在集中营的极端条件下,看守们也没能将平常日子彻底消除,那里还在交换、窃窃私语、吵架和帮助。”作者注意到,在希特勒执政时的民间社会,许许多多的角落,一直保存到战争的最后一年,同时控制和利用生于世间的企图也从来未曾缺失,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全面监控不可实现,“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当时有令人震惊的坦诚和不用小心翼翼的日记以及书信;为什么这些无处不在的‘抱怨’,似乎平常不用承担后果。因为盖世太保的主要消息来源并不是窃听和监视机构,而是猖獗的告密者。”察见渊鱼者不祥,看到这样的文字,怎不叫人背如芒刺啊!“在这种制度范围限制下,日子过得虽乎平常,这其实并不是安慰。相反,后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关心政治的人’在这样的恐怖中能够无动于衷地过冬。同时性的丑闻却不因为迅速来到道义上的判断而消失,因为它并不能简单地放回到过去。它的毒素,至今,在舒适的历史环境下仍然没有被消灭。”

在本书中,有一节专门谈及贵族,作者写道:“这个多彩的阶层也同样有一系列的共同点,而正是这样的特点,或许能够用来解释,为什么当贵族的作用失去后,他们的生命力没有被消灭。”贵族们似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箱子”,但其中却不乏冲出箱子的尝试,像汉默斯坦的子女们就是显例,但是应该看到,即使是对犹太人和共产主义热衷,汉默斯坦的子女们也没有成功地完全摆脱他们的出身。

据翻译者姚月介绍,本书作者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出生于1929年11月。20世纪60年代,他也曾卷入过当时的运动,并在之后几十年中参与了对过去的探索及思考,以及对过去与今天的关系的研究。德国已故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教皇”马塞尔·莱希·拉尼奇曾经说:“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是当今德国最杰出的诗人。作为散文家,他也是最优秀、最智慧的。无论是诗还是随笔散文,都能表现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体学家,他对当代社会各种不同的现象有着非常敏锐的眼光。为写库尔特·冯·汉默斯坦-艾库德将军,恩岑斯贝格尔先生花了3年时间,从莫斯科到柏林,从慕尼黑到多伦多,走访了许多档案馆和将军的家属、朋友、同事。这本文学传记中大多数内容都是有据可查的,而可称为小说的部分,则是通过特殊的写作手法“与亡灵对话”和“旁注”来体现。作者曾经说:“我要以现代人的想法与亡灵对话。”并在后记中写道:“尽管这已经晚了,或许是太晚了,因为很多证人都过世了,我还是决定要对这件事刨根问底。我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因为从汉默斯坦家族历史这个小空间,可以看到德国危难时期所有决定性的意图和矛盾:从希特勒掌握所有政权到德国在东西方间的摇摆不定,从魏玛共和国的垮台到抵抗运动的失败,从共产主义乌托邦的诱惑到冷战的结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段以往德国—犹太人共同生存的典型的德国历史,它同样显示了在过去几十年中,妇女解放运动之前的妇女之强大,依靠她们才使得幸存者得以再生。”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所有的历史都有现实意义——读《将军和他的子女们》》 发布于2023-5-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