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关于德语的“冲水式厕所”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关于德语的“冲水式厕所”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发出“开埠十七年”的帖文后,收到两位网友的留言。今早发现,半夜时分,热心网友还发来了《胶澳发展备忘录》相关章节的德文版图片。
 
这段1901年10月-1902年10月“备忘录”,在第五章“卫生保健”的“粪便清运和下水道”词条之下,是两行翻译的中文,即:
 
通过更好地安排临时采用的倒马桶的办法,在清运粪便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使用作为进一步改善的冲水式厕所,并将污水排入下水道,目前尚处在分包阶段。
 
简单地理解,中文翻译的前半段,应当是说马桶厕所(没有下水道),已经取得了进步、进展。后半句提到的冲水式厕所,应是针对较为笨拙的马桶厕所的改善,是下水道系统完善的后果。显然,“冲水式厕所”这一概念的专门翻译,就出现在此处德文的第二句。经翻译达人的协助,将原本是花体字的德文转换如下:
 
Die Einführung von Spülklosetts als weitere Verbesserung und die Ableitung der Schmutzwässer durch Kanalisation befindet sich im Stadium der Vergebung.

从词语对应的角度看,书中翻译的“冲水式厕所”来自Spülklosetts一词。而将Spülklosetts转换成英文就是众人熟知的WC。Spülklosetts的含义没有具体到“冲水式厕所”的程度,那么译者为什么将其确定为这样的一个特殊称谓呢。
 
想想,这一译名的出现可能具有下列几个因素:
 
首先,翻译者掌握全书的整体轮廓。对于词语的选用,必然有其根据上下文而确立的标准,且冲水、冲水式的用词还交替使用。
 
其次,“冲水”或“冲水式”修饰语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要区别它与“马桶厕所”不同的又一种称谓。
 
然后是前后的描述,冲水式厕所始终与下水道连在一起。可以推断,如果没有下水道的建设,冲水式厕所恐怕另有他名。
 
除此之外,冲水厕所与抽水厕所明显不同,因为《青岛市志·环卫志》也明确提及,“1891-1949年青岛地区有4种厕所,即冲水厕所、抽水厕所、马桶厕所和旱厕所。”
 
640_.png

如果说有了下水道的厕所,就成为冲水式厕所的典型特征,那么抽水厕所又具备怎样的设施和相关的配套呢。如果强行分解Spülklosetts一词,它的前缀spül是“冲洗”的意思,这是否为“冲水”概念的源头。而klosetts也是厕所,它在字形上,还与英文WC中的Closet近似。
 
得益于网友和同行的大力协助,冲水式厕所的专门用词初步得到求证。然而,冲水式厕所背后的丰富内涵,尚需译者或更专业的人士答疑解惑。这也算为青岛历史的发展脉络找到足以让后来人受用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2023.5.23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关于德语的“冲水式厕所”》 发布于2023-5-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