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爻丨自说习字 - 世说文丛

段爻丨自说习字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蘸墨习字是二十岁以后的事,临池凭依大楷,初尊颜真卿,后从赵孟頫。由此拾步登阶,浅入门径,耽于其中而乐此不疲。
习颜真卿大楷可蓄阳刚之气,颜字朴茂拙厚,堪比赳赳武夫。先写《多宝塔感应碑》,又写《颜勤礼碑》,巩固初修兼以体认美之所以美。写《麻姑山仙坛记》,必得通悟篆意方可知解内要,于是,临习大篆继而将其笔法和气息移至所在。笔墨沉雄,凝绵韧之质;韵致苍浑,流高古之风,熨帖至此,堪为是的。即时将其它颜体楷字作穿插练习,中有《颜家庙碑》等。
习赵孟頫大楷可蓄阴柔之美,赵字俊秀清逸,堪比穆穆书生。初临《胆巴碑》,《三门记》和《妙严寺碑》,赖以体会点画的柔性形质在稳健结体中的内化与律动。其趣赏标为功巧,重立面目,实为二王主脉的一道分支。有人不辨其理,不得其法,溺于软涣反诬柔媚过甚不足取,岂不知,那是心手相乖的自误而已。
柳楷结字骨硬,点画抻放,恰似拳师腾挪。然而,似展姿故而造勢。
欧楷结字秀劲,点画谨致,恰似礼士正冠。然而,似凝神故而敛气。
尽管同结一脉,共引法绳,终不可作同日语。假如把这四体放大若干倍数,其品相与气格便相形见绌,问艺者非细察不足以定准。起初的遴选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质性之别牵系好恶之分,导致修为的向度只见殊途不见同归。笔墨结缘反而生成异秉,鉴于此,我不从衢间人云,涉欧柳浅尝则止。 遑论谑语,叙此仅为孔见。
欧阳询和虞世南的字可列中楷范式,若放大书写其气必失,缩小抑或助益小楷取法。褚遂良的《房梁公碑》笔迹变化少,挺像粉笔字书。《倪宽赞》点画不精,粗细失调。遑论谑语,叙此仅为孔见。
按道理,应当先学大楷,再学行书和草书,打比方就像人的地面学步,先学站立,再学行走和奔跑。藉助大楷的书写建立初步之阶,有法可依是一通百的肇始。欲速则不达,对于最初几个帖子的把握要稳打稳扎,由此推延学习的路径,遇到问题容易化解。
前期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展写行书便有可能。先学了《唐摹本兰亭序》,后临赵孟頫的《吴兴赋》和《前后赤壁赋》等。细观使转,可见笔锋游走,意绪连贯。鲜于枢的行楷不输赵字气格,文征明,董其昌等人的范本也很实用。《祭侄文稿》那是真卿在悲情难以自持时匆匆写就的,字里行间激荡着怨愤之气。书写之前,得了解那段史事,知晓先生当时的处境。不然,便难以书字,也难以达意,更难以趋情。
进而学习草书,从小草到大草再到狂草,一路走过去。选临《怀素小草千字文》,《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以及文征明和董其昌的某些作品。后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和《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等。尤喜粗粝狂野之风调,如祝允明的《洛神赋》,《太湖诗卷》和《桃园图诗卷》。另如徐渭的《春雨诗帖》和《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等。王铎的大草也有吸引力,如《草书诗卷》和《唐诗十首》等。藉草意滋养质性,笔随心驶,胸气畅达,确有烂漫不羁之仪态。对待张旭,怀素和傅山的作品,我体会字中的流荡意蕴,因字趣少有可取,深究大可不必。他们运用中锋缺些变化,点画形成的圆圈和弧线以及拖长的垂竖,目接亦即不爽。若信从定论必然陷入混沌,罩在迷离的影子里固结习气而沉晦,就此依然不觉,终为憾事一桩。遑论谑语,叙此仅为孔见。
《草诀百韵歌》和《草诀皕韵歌》实为参用的好本子,帮助习字者认识符号归类的常规现象。于右任的《标准草书》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更多了,其纠舛的作用不可小觑。与大家墨迹相较,确认以往的乱象必须整改。《草字汇》的体例淆乱,收了许多错写,远不及《草书大字典》的范例确当。其实这本书也有不足,我将其中的行书字和书写低劣的都用墨汁覆盖了,免得良莠不齐触惹心绪。为了把握字形,我做了许多卡片,记在上面随时取看,长此以往真真管用。
我习行草常用废纸,或在练习纸上先用浅墨书写,连续几张之后,待前面的字迹干了,接回来再写。把这十几张摆放案子周围,不断地加深墨色,不断地轮回晾干待用,将纸弄成了黢黑模样,再以清水把练,直到裂缺不可续用。即便这样也不扔弃,画画时当作吸水纸沥干画面水分。
写大篆侧重《毛公鼎》和《散氏盘》,小篆依《峄山刻石》,《会稽石刻》和《袁安碑》,另有孙怡让的篆书。隶书着重《乙瑛碑》,《张迁碑》和《辟雍碑》,还有新出土的汉简以及带有魏碑意味的许多帖子。
又专习魏碑楷迹,乍入《龙门二十品》中的《薛法绍》和《杨大眼》,以期掌握用笔和结体的特点。再写《孙秋生》和《贺兰汗》,尤喜《郑长猷》和《慈香造像》,两者有着较大的形变。前者刚稳,后者虚灵,因而具有超凡的美学价值。续接二爨,即《爨宝子》和《爨龙颜》。有人对龙颜赞誉有加,但我不喜。原因是字口漫漶,结体亦无甚奇,意趣尤不及宝子。二者迥异也不可作同日语,说来就不该相提并论。试写龙颜未曾得意,但将功夫偏于宝子。此碑多为方折用笔,其朴拙厚重的博大气象体现出奇崛和刚简,书写时不激不励,其韵自隨笔下。大凡书体的质性和气息无不与人的修为默然相契。喜爱秀美的不弃谨束,甚至没法接受苍厚奇崛和古朴,不只是一个看不懂的解释。就像美颜的艾丝美拉达和丑面的卡西莫多,难道后者不堪入目,难以动魄?遑论谑语,叙此仅为孔见。
亦将二王小楷奉为圭臬,王羲之的《黄庭经》和《乐毅论》字貌端严,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体态秀挺,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典范例。由于不见墨迹,板刻所拓的印本留有舛误,得靠自己辨识和纠正。有字形倚侧者,有序列偏移者,还有点画失真者。诸如此类,心下必当有数,不可一味盲从。二王小楷的内质所体现的美学意义能够经受论说与诠释,只是学了之后不能依样画葫芦。守谨无不苛严,力求点画精到而酷似,赖其精熟才能渐入佳境。
钟繇的《宣示表》和《力命表》等,绵扁中隐含意趣。唐本《灵飞经》端庄清丽,也是上好的范式。文征明小楷秀谨,取长沿其隽正,避短却其敛缩,学不来就会滞态显露。又写了《小字麻姑仙坛记》,感受书写风格的异化以及认知美学价值的不同,藉以思考书法创作再生新象的可能性。至于其它的小楷,有所取也有所弃。临过赵孟頫的《道德经》和《汲黯传》,因其大小粗细有些变化,书写流畅自由,参照学习还是蛮好的。理之至要,在于变通,不可翕然沿袭本相。清代钱泳傍学孟而自出机杼,字态跌宕活泼。然而,在应酬的氛围里沾惹了熟滑和轻浮。傅山小楷,既缺骨力又少神韵,不是书写而是描摹。遑论谑语,叙此仅为孔见。
像写大字一样,写小楷先把所有的笔画写到完善,然后进入正式的临池阶段。对于个别没有写好的必须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跨越式的急进是徒劳的。关乎小楷的技艺评价是以小见大,这个大是指其它方面的素养化合在小字当中。
所用之笔,素以精当为上。除了标有小楷字样的毛笔,像小红毛,红樱桃等书写亦畅。施墨不宜浓,免得影响锋颖灵便。书写正规的作品,最好用砚台将松烟墨块加以研磨。纸要细匀,生纸吸水强,线条很难爽利。熟纸的留迹生硬,自然以半生为好。偏熟的强于偏生的,藉以达到毫厘毕显的精微效果。另外,案面要平整,垫上平展的白纸就可以,如挂历纸,卡纸等。写字须屏住呼吸,就像扣动扳机的那一瞬,微颤也会波及笔画失准,越是书写小字越发如此,这一点很是重要。
视真草隶篆当囊括通会,经过一个轮回之后,不可认为就此完事,还要再次轮回。这第二次的整体轮回和前轮是不同的,通过复习达到深入和细化。当然,也可交叉进行,选取重点,深谙妙理,为将来的技术性化合作好铺垫。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大与小、草与楷、碑与帖等等具有对立现象的体式,其内在的联结,既分而不同,又互为内补,只有相互融汇才能举事。写榜书如同画大画,使笔纵横驰骋,皆以全身之力而送之。因蘸墨多多,不可滴洒污漫,还要提防薄纸易损。
心摩手追是指学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心摩多指读帖,任何时候不能忽略通过帖面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来获取认知。手追便是依照原帖靠近形质把握神韵,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愚以为,杂汇后的变通少有人及,个性化的风格抑或多变不羁的无法之法,只有在长期的不懈磨炼中,以精准而放松的书写状态才能予以实证。
以上所说,是基于传统的观念打造书写的功夫,假如不探根由,固持陋见,将永远停滞在未修正果的迷茫之区。箴言无欺,不能为书而书,必须具有广阔的精神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藉此进入高端境界自有理论的导引和实践的佐证。相关的学问都要涉猎,如文字学,美学,哲学,文学等,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书法史,历史,绘画以及其它的姊妹艺术。汲取但求丰厚,最终归于一统。写古人或别人的文字内容,就是没有自己的思绪和文句,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原因何在?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得好,才算是承接文脉,张扬粹华。我的努力正在实践这一信诺,想必路标是对的。
作为现代定义的书法创作,有着另异的技法标度和艺术面貌,即以新观念新方法改变旧有的形制,开创前所未有的视觉传达途径,从而打造可赏可辩又可醒世的当下语境。现代书法的特殊意义,是深汲传统而摒弃习惯,拿来取用而无所不及,非为虚妄实乃问道。这种古往今来,中西汇融的综合体用,是大功量,大境界的提升状态。
在万人一途的当下,出现了漫行荒野的孤寂者。标树异端,影迹寥落。他们抱胆尝试,时遭非议而不辍,希冀引领书法走向灵异的空间。有个人依依相随,不舍昼夜。自道是,虽有吮墨之癖,却无妄语之咎,那就是我吗?
为了探求有意味的新异样式,我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些试验,完成主体观念把控下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书写。使唤毛笔常常采用破坏性手法,将笔锋散开,或蘸色或蹭墨,深浅浓淡中蕴含书理和画理,甚或因了胡思乱想充斥着杂混的技俩。由此,变求新格,偶得奇趣。
命魂中自有真我,孜孜以求,无可无不可。
路迢迢,意绵绵,聊以小诗作结。

篆隶草行真,学来要出新。
覃思无碍隔,纵墨可传神。

原载轻博客4/1/2020 8:56:12 PM


段爻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段爻丨自说习字》 发布于2023-6-1

评论

  1. #1
    山海荆 游客 Lv.1

    对书法的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理解决定了书法的不同层次和面貌。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