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念奴娇·杨丽萍(舞蹈·民族) - 世说文丛

张宣丨念奴娇·杨丽萍(舞蹈·民族)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舞姿美妙,况青春靓丽,传神眉目。
悄悄雀之灵问世,纯净美柔侵骨。
动静相协,婀娜婉转,舞蹈之翘楚。
撼之台下,众皆如饮甘露。
两棵树不平凡,互相缠绕,共乐同疼苦。
肢体双人相舞动,手挽手兮淋浴。
托物咏情,精灵降世,与自然同侣。
痴迷仙女,创新之魅长驻。

微信图片_20230611091515.jpg


注:
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杰出舞蹈艺术家,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 
1992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独舞《雀之灵》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9年,凭《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响声》获得成功,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
杨丽萍的舞蹈风格,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在她的意识中,大自然最美、最真实,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给人超然、空灵、淡泊、抒情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真正的“舞蹈诗人。    
雀之灵:1986年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并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雀之灵》舞者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在温婉的音乐声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似雪,远远看去,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高贵优雅的孔雀。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炯炯有神、眉目传情;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华丽高贵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在张扬美的神气!         
两棵树:1993年春晚,杨丽萍和陆亚演绎的舞蹈《两棵树》,通过对两个互相缠绕枝干相依的树的动态描绘和刻画,让人联想到,人类携手同进,友爱互助的共同感情。也让人联想到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亲相爱,耳鬓厮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风雨的情景。借树喻人,展示了人性的美好,同时讴歌自然的美丽,与忠贞不渝爱情的崇高。    
痴迷仙女:杨丽萍把毕生精力和生命奉献给了舞蹈事业。她为了保持苗条的舞蹈身材,十多年不食米饭,以蔬菜瓜果替代。为保护美丽的长指甲,生活上的一些事都由助理帮忙。为了舞蹈,她一生没要孩子。有评论说,杨丽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念奴娇·杨丽萍(舞蹈·民族)》 发布于2023-6-1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