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大青铜立人是谁?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大青铜立人是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大青铜立人指的是谁?至今众说纷纭。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三星堆遗址原先建筑的初衷是什么。
三星堆一定是一座毁弃的神庙。它和石峁遗址毁弃的神庙是一个民族的神庙。石峁遗址是重黎氏的神庙,三星堆的神庙也是祝融氏的神庙。重黎氏、祝融氏都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核心领导民族的称呼,重黎氏、祝融氏的内在一致,只是读音不同而已。
现在的石峁遗址,是大禹建筑的夏王城遗址,夏王城是大禹破坏了重黎氏的神庙以后,用重黎氏神庙的石材修建的。夏王城似乎有意用了重黎氏神庙的若干神祗雕像石材,以让这些雕像镶嵌在夏王城的石墙上,继续发挥威慑重黎氏遗民的作用。
大禹为什么要损毁了重黎氏神庙?说白了,就是大禹在帝舜氏手下负责“平治水土”,建了一座一座安置民众的城邦,安置了不少流离失所的民众,收获了大量的民心,表面功劳也已超过了帝舜氏,从而有心“家天下”。我认为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提倡多生多育,一时段多生多育民众安居举措滞后,于是,所谓的大禹治水,其建筑运作的重要功能首先是有城池聚集民众。然而已有的重黎氏神庙,其净化头脑、凝聚人心的作用巨大,乃至成了大禹等有心“家天下”的绊脚石,可能成了夏后氏(夏朝王族)的死敌、“家天下”的最大的拦路虎。
随着大禹以治水名义建筑城邦、收拢民众入内,消灭祝融氏、拆毁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矗立的神庙是早晚的事。
这个时间重黎氏控制人是帝舜氏。帝舜氏称自己的族号曰“虞”。
公元前2071年以前(依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说),大禹政变帝舜氏成功。重黎氏民族集团紊乱。在这之前,重黎氏神庙也被拆毁。
公元前1600年,夏王朝灭亡。不久商王族在今三星堆遗址修建祝融氏太阳神庙。
商朝的太阳神庙就是祝融氏神庙。商王族在此按一定的时间祭祀太阳神。太阳是商王族祖先伏羲女娲生的。商王族自称是帝舜氏的后人。即帝舜氏、重黎氏、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正宗传人。
所以,祝融氏神庙就是商王族祖庙。
现在的三星堆遗址原先是商王族的神庙。这神庙的主神一是指挥太阳升落的祖先神伏羲女娲,一是帝舜。伏羲女娲是商王族信仰的遥远归属,帝舜是与商王族相隔时间不远的近亲。
被大禹拆毁的是夏朝以前重黎氏的神庙。三星堆曾有的神庙是夏朝灭亡以后祝融氏的神庙。
夏代以前重黎氏神庙因为有碍夏后氏家天下而被毁弃;商代建成的祝融氏神庙,是因为破坏周王族垄断天下而被周公等人毁弃。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有专题介绍,本节暂时一放。
拆毁重黎氏的大禹是黄帝的后人,拆毁三星堆祝融氏神庙的周公,仍然是黄帝的后人。我目前只知道夏后氏、周王族都十分憎恨重黎氏、祝融氏之外,还弄不清这两部黄帝的后人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说到夏代以前重黎氏的神庙,这里仅仅举一个细部例子作为说明——重黎氏神庙有一块石质浮雕,哪是两条虎形龙龙头当中有只神巫的头(图1)。这神巫的头当是重黎氏的某个关键性的祖神。
请看好了:这虎形龙里的神巫形象,竟然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的鼎耳上,又出现了一次(图2)。
以往学者说(似乎是外国学者),“司母戊”鼎耳上的图案是“虎食人”。但似乎还没人质疑这个信息。其实这图像可以叫“二龙呵子”:“二龙”,一是伏羲,一是女娲,或早于祖神伏羲女娲的代表人物。明白这一点,自然也就明白重黎氏、祝融氏神庙的两条虎形龙,一条伏羲所代表的龙、一条女娲所代表的龙;两条虎形龙中间的哪位神巫,大概皆是它们的女祖神。
换句话说,商王族在殷墟祭祀“司母戊”时鼎耳上出现的祝融氏祖神,正是石峁遗址重黎氏祖神。显然,石峁遗址重黎氏神庙浮雕上的祖神只能是女娲为代表的神,而不是帝舜。须知在大禹时代,帝舜大概还没有资格担当重黎氏祖神。
 这也从侧面证明,“司母戊”祭祀的是“母”神。石峁遗址神庙浮雕上重黎氏的祖神也是“母”神。是《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西经》里说的又叫“䳃”或“狂”之生出太阳者。
从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玉雕八卦玉版的年代来看,大约在大汶口时代就有了“八卦”方位的概念(图3)。可以说八卦方位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给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至少到了商代,商王族将这八卦方位之西南一个方位——巽,留给了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自己的老祖先。按《易经》的话讲,这个方位是“西南得朋”;这个“朋”有钱生钱、貨生货、人生人、畜生畜、粉丝生粉丝……等等意义,更因为这个方位是太阳春分、秋分必需顾及的方位!
这个方位按《山海经》说,掌管的神灵是女娲,到了春分秋分,女娲或化成“䳃”(玄鸟、猫头鹰)或化成“狂(鵟,凤首鸱鸮)”,让这一天黑夜白天同样的长短。
三星堆遗址就在这个方位中,这是商王族极贵重的方位。
说到这里,大家恐怕想到了大青铜立人身份是女娲。但绝对不是女娲。
大青铜立人身份是伏羲女娲的后代,他可以代表伏羲女娲。
我断定它是帝舜,重黎氏在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
伏羲氏、女娲氏是派遣太阳鸟按期按时巡天的大神,因为十个太阳是它们生的。
帝舜它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某时期的精英人物。他的资格不过是两手持着某种枝蔓,按时拂拭太阳身上的灰尘。
帝舜,有的学者根据读音,说帝舜就是帝俊。帝俊、帝喾是伏羲的另一种称号。中国上古时代,一个称族号往往辈辈沿袭(我国古代邻边一些附庸国,不久前还有子孙袭用祖先名号的。出于敏感的原因,此处不表)。
按《易经·系辞下传》“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一说,知道帝舜氏活动在在帝尧氏之后,大禹以前。
说三星堆青铜立人不是女娲,这因为伏羲女娲是生日月的人,女娲以太阳之母的权威作用之太阳鸟本鸟是猫头鹰(䳃、狂)。青铜立人头戴猫头鹰形象的冠子(图4),让他混同在十个太阳鸟之中,按旬时值日巡天,显然驴唇不对马嘴,与逻辑关系略显龃龉。作为帝舜既是祝融氏族系的一员,给巡天的太阳佛尘,才是他的责任。正因为这样,他可以头戴猫头鹰形象的冠子(图5),以说明他具备着巡天值日的太阳品质,是人间的祝融氏、帝王,可又不负责太阳巡天值日等职事。
文献又说:帝舜死于苍梧,大象耕土掩埋了他。大禹死于会稽,鸟翻土掩埋了他。大禹为了被包容于帝舜氏鸟图腾的民族集团当中,自然会表现崇敬鸟的图腾,乃至有禹死“鸟耘”的传说。事实毋庸置疑。我们在商代的三星堆遗址里看到青铜立人脚踏大象的雕塑,至少可以说明,在商代帝舜氏驾驭象图腾之事,是公认的事实。
在文献上帝舜的事迹,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驾象耕作。大铜立人脚下的大象雕像,正是帝舜氏有象图腾的写照(图6)。

图片 1.png
图1·石峁遗址出土的重黎氏神庙之二龙呵子雕塑。二龙是指伏羲女娲。请注意这虎形龙的爪子,是鸟爪,它不失“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古代龙凤造型的传统。

图片 2.png
图2·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鼎耳上的“二龙呵子”图像。

图片 3.png
图3·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古代八卦图。

图片 4.png
图4·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神巫拂日。由此推断青铜立人像手持的应是拂日的树木之类。

图片 5.png图片 6.png 
图5·上图,2号坑出土的青铜立人像。下图,是头戴猫头鹰形象冠子的青铜立人像——帝舜。帝舜穿着最早的通天礼服——一种用一方被单似的大布缀起一角,挂在领袖之双“袖”的左袖旁,表示其权威。

图片 7.png 
图6·帝舜脚踏大象的雕塑——这可见三星堆出土的大青铜立人是商王族的祖先帝舜。

【作者授权首发专稿】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大青铜立人是谁?》 发布于2023-7-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