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榛丨搅黄了一桩买卖婚姻 - 世说文丛

荆榛丨搅黄了一桩买卖婚姻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那是50多年前在我任教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三营中学发生的事。
1962年我所在的固原报社解散了,被分配到这所农村中学。学校距县城70华里。这地方算一个较大的集镇,每十天有两次大的集市,能有上千人来赶集,还挺热闹的。
学校只有初中部。可是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上学晚,特别是女孩子上学更晚,有的十五、六岁才上初中一年级。
到学校第二年,我担任初二的语文课,兼任班主任。当时学校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写一篇周记,汇报学习、思想情况。班主任必须批阅。学生的周记一般都很短,基本上是些“流水帐” 。
可是,有一天一个女学生的周记给我很大的震动。她在周记里说,“谭老师,我爸爸把我给卖了。我爸爸喜欢赌钱,他大概欠了人家的钱……我妈也逼我答应这件事……谭老师你能不能救救我……”
我不敢怠慢,马上把这本周记交给了高文景校长,请他处理。后来得知高校长把这件事打电话告知了学生所在的公社,请他们制止这桩包办买卖婚姻。
这位女学生叫田月英,她说她十七岁了,估计说的是虚岁。她高挑的个子,单眼皮,瓜子脸,白净的皮肤,挺秀气的。难怪让张家的少爷看中了。可怜她大(父亲)是个赌棍,娘也是个财迷。张家在那边方圆几十里是首富。他在六一六二短短的政策放开的那两年承包工程发了财。据说张家给了八百块钱彩礼。
不久,暑假到了,学生都回了家(学生几乎全部住校)。校长回城里的家了。我也准备回青岛探亲。就在我离校的前两天,传来消息说是张家要办喜事了。晚上要摆二十桌宴席,宰了两头猪(他们不是回民),买了二百斤酒。好像故意把消息传给学校,带有示威的性质。
听了这个消息,我和其他几位老师(老师大部分是外地的)很气愤,但也很无奈。公社并没有成功制止这种明目张胆违反婚姻法的事。后来听说,这张家买通了一个主管的副社长(谁说那个年代没有腐败)。在母亲用跳崖(确实跳了,不过崖只有五六尺高)的威逼下,田月英哭着按了个手印。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下午县委石道儒书记到学校来下棋。石书记是陕北出身的老干部,也是个棋迷。我们学校有一两个下棋高手。在下棋的时候,我们就把这段公案向他做了汇报。书记听了勃然大怒,立马把通讯员叫了来。 这时婚宴已经开始了。通讯员骑车飞快奔到了现场,按石书记的命令当场把结婚证没收了,宣布婚姻无效(当时县委书记的权威确实是很大的呀)。当时那场面真是太戏剧化了……田月英从婚宴上跑到一个亲戚家躲了一夜。宾客们大部分舍不得那些酒肉,几乎一扫而光。
第二天,田月英跑到学校,我们打电话把高校长请了回来。学校就近找了一个女生陪她住在学校,学校供给伙食。
其实事情远没了结哩。当天下午,田月英的母亲就找到学校,找谭老师。她一头闯进我住的那间小屋,又哭又号说“闺女嫁不出去了,快给你吧!”我说:“你把闺女卖了八百块钱,八毛钱我也不要!”别的老师不能让她这么闹,把她连拖带拽弄走了。
头我离校那两天,就有很多社员(包括女社员)到学校来看谭老师是个什么样儿。谣言也出来了,说是“三营中学的女学生都被装在桌仓里……”我回家以后,同事来信说,来三营赶集的社员几乎都到学校来想“瞻仰”一个谭某人。我这一生默默无闻,那一回算是最“风光”的一次。
田月英事件结局是,三营中学管吃管住,每月还给几块钱零用。毕业以后考上了宁夏卫生学校,后来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她父亲因这次事件被判了半年徒刑。为表扬三营中学抵制包办买卖婚姻的事迹有关部门还印发了一个小册子。其中重点表彰了校长高文景,小册子上没有我的名字。
1970年我离开宁夏前,一天上午,有人敲门,开门一看竟是田月英,后面还跟着一个老太太——田月英的母亲。坐了一会儿,她说了她工作的地方,我送给她一张我和现任老伴的结婚照。从此再无音讯了。

原载1/11/2020 1:12:28 PM轻博客

荆榛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荆榛丨搅黄了一桩买卖婚姻》 发布于2023-8-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