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庆丨读经的体会(9) - 世说文丛

王起庆丨读经的体会(9)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打破虚假的安全感
——《以西结书》第七章解读

第七章顺接前一章的大意,仍由以西结来转述上帝的话语。其叙述效果是强烈的“紧迫感”;其意义表述是打破种种虚假的“安全感”。
紧迫感和安全感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危险事态的心理反应。那时,以色列已处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惊雷炸响:“结局到了,结局到了地的四境”,这个结局是指耶路撒冷将被巴比伦军队彻底摧毁。说预言这时,耶路撒冷的第三次被劫掠还没有发生,但已经临近了。
耶和华告诉人们,招致灾祸的原因是人的骄傲。“杖已经开花,骄傲已经发芽”,骄傲可以生长,自我可以膨胀。反思历史和观察现实,都会看到权力失去约束后的畸形膨胀,并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当下,骄傲和夸耀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印记,随处可见。那么,到了劫难将临的时候,这个骄傲又会制造出虚假的安全感。以为仅凭自己就能经受住风暴,而不知他们单独是站立不住的,人类最终要依靠上帝。
接下来的经文所述,一层层揭破了种种虚假的安全感:一是权势和军队的安全感;二是财富的安全感;三是宗教假信的安全感。
其一,犹大国当时的军力远不及周边的强国埃及和巴比伦,更因为他们的悖逆之举,使军队的作战攻守失据,“他们已经吹角,预备齐全,却无一人出战,因为我的烈怒临到他们身上”。我们来看今天的东欧战局:一支庞大的军队,战斗民族、钢铁洪流,凭一己邪恶的自信就去碾压和平,剥夺生命;他们要在沙皇嗜血吞土的罪孽中“坚立自己”。普京很想把他的成绩写进这样一张名单里——成吉思汗、彼得大帝、希特勒、斯大林,而且要超越前面的得分,真是各有所好。然而,失去道义支持,人所公愤,战况拉胯,热锅蚂蚁之惶惶然也。“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马太福音》26:52)
其二,劫难之下,依靠金钱和财富的安全感也是虚假的。“他们要将银子抛在街上,金子看如污秽之物。当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不能使心里知足,也不能使肚腹饱满,因为这金银做了他们罪孽的绊脚石”。这种情况,在任何动荡的年代都会出现,如今也是这样。货币贬值,赃款转移,每有风吹草动,群起抢购。洪水冲荡之下,生命殆危,金融信誉亦非保障。
其三,在遭受灾难的日子,人对宗教安全感的依赖是最虚假的自信形式。“论到耶和华妆饰华美的殿,他建立得威严,他们却在其中制造可憎可厌的偶像,所以这殿我使他们看如污秽之物。我必将这殿交付外邦人为掠物,交付地上的恶人为掳物,他们也必亵渎这殿。我必转脸不顾以色列人,他们亵渎我隐秘之所,强盗也必进去亵渎。”
回顾《以西结书》开卷所显现的巨大异象,给流亡者带来了真理的启示,使先知以西结的信仰观念产生了飞跃。耶路撒冷的圣殿本是以色列人“与神同在”的象征,但圣殿已被亵渎,耶和华自己要毁掉这殿。这是多么痛心的决绝!纯真的东西揉不进半点虚假。出于偏狭和自负,流于形式的宗教模式被神所厌弃。“与神同在”是一种坚实的内在信念;一种纯真的生命驱动;一条丰富的知性道路。
“临近了!结局来了,结局来了!”我们麻木地在荒诞的历史剧情中活了这么多年,如今却豁然面对一个结局!整个世界都要面对。我们已看到,劫难已临。当此之时,权势、财富、假信的安全感都是虚浮的忙乱。2020~2023年,我们从一系列大灾异象中听取祂的声音,坦然无惧。

微信截图_20230813212135.png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起庆丨读经的体会(9)》 发布于2023-8-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