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不会写毛笔字的尴尬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不会写毛笔字的尴尬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幼年时,多次听父亲说:“字无百日工”。父亲希望我能练好毛笔字。
但是,那时的学校里对旧社会的一切都视为批判之列。毛笔被认为是“封建社会”落后的书写工具,哪比得上钢笔写字既简单方便、又随心省事!学校里也没有了书法课。
学校的这个误导,帮助我永远放弃了练习写毛笔字。
中年后喜欢欣赏书法艺术时,则”悔之晚矣”!特别是文化活动常遇到有题字的场合,更让我十分尴尬!
十多年前大陆组团参加台北“两岸文化交流会”时,就让我尴尬得终生难忘!
台湾学者可能从我的演讲中误认为我有学问,便误以为我会写毛笔字。座谈会结束那天自由活动中,台湾学者拱手相让毛笔请我题字。我已半个世纪没动过毛笔了,不敢题字。只好百般推辞。此时的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无地自容“!
其实“字无百日工”说的是:不管毛笔还是硬笔,好看的书写字,都是“功夫”出来的,也就是练出来的“熟中生巧”。
你看这位女教师在黑板上的硬笔字书法,都是熟练出来的,并未认真考虑怎样书写,都是下笔就写!但是她的每一笔画都有章程、也都很好看。这章程在女教师的熟练手法中,变成了一种书写中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无意识行为。
书法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书法文化、书法学问、书法精神的领域。那些传世的碑帖书法,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傅山的《晋公千古四条幅》就是书法了作者的学问、思想及个性的。
这样的书法在笔走龙蛇中那线条、笔画都有作者文化修养、学问造诣的蕴含;运笔锋芒所向,都是作者性情的体现。
这样的书法,涵有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是艺术领域的书法。
书法是东方艺术。西方人没有书法艺术。但是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拍卖的唐伯虎的《落花诗册》出价13亿美元!
美国大学研究china书法史的水平,不在china大陆学界之下。例如白谦慎的《傅山的世界》,为什么大陆学者写不出来?或者说白谦慎在北大教学时,怎么写不出来?去了美国大学任教中写了出来?
书法的另一个领域,就是“好看不好看”的大众书法。例如过年时集市上卖春联,书写春联的人与购买春联的人,都属于“好看不好看”的大众。这种“好看不好看”,便是购买春联的主要判断标准。
一般的钢笔字,也属于“好看不好看”的大众领域。
平常中能写一手好看的钢笔字,大都属于大众书法领域。
以前没有电脑打字时,我起草的各种总结、文件、讲话稿,还有要给他人看的文章,这些自己写的文字,在出手之前,我都是让老伴替我抄写一遍才敢出手示人。因为我的钢笔字几乎拿不出手去!
老伴的钢笔字比我写的要好看得多。很多朋友说我老伴的钢笔字流畅、端庄、大气。
老伴说她是文革中常年替人抄写大字报,练出了驾驭汉字的熟练。
不过她的这个写钢笔字的“特长”,也成了她在我面前矜持不卑的资本。
经常让老伴抄写文章,她有时也会表现出不痛快。时间久了,她为我抄写文章,无形中变成了一件我“求人”的事。每次抄写,我都要好言好语“求人”——生怕她不痛快。
我不能像单位领导责成下属干什么那样让她抄写。这就是家庭夫妻间的局限。
虽然抄写文章在“求人”中达到了目的;这种“求人”总不如在单位里安排下属完成任务那样让人心情畅快。
我经常写文章,不得不经常“求人”。
所以生性傲气的我,总是为此感到不爽!但也很无奈。
直到有了电脑替代钢笔后,这种“求人”的事才永远结束了。
电脑是科学发展的产物;科学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结果。但是中国文化没有科学!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都离不开科学的发明创造。
所以我对科学就像对信仰那样,有着特殊的敬畏与虔诚。
所以我对提供了科学的人类先进文化格外尊重;对敌视先进文化的人深恶痛绝!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敌视先进文化更愚蠢可笑的呢?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不会写毛笔字的尴尬》 发布于2023-8-2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