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教育的火柴 世间的百态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教育的火柴 世间的百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十九世纪末期,当中华大地遭受外国列强侵略时,一群扎根日本的华侨商人,在推动地区间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流亡日本期间,受到众多华侨的支持就包括不少从事火柴贸易的在日华商。
 
近代中日两国的关系,在商品流通的同时,无可避免地又见证了西方的科技成果与文化艺术,经由日本的渠道再落地中国的演化路径。一枚“教育”二字的火柴商标,成了反映其时社会状况与行业动态的清晰见证。
 
这枚商标是1916年1月在日本获取注册的。商标权归属杜雨樵,他是大阪聚源成商号的经营者。从火柴商标出现“天津聚源成监制”的字样推断,华商杜雨樵以大阪为基地,采买日本厂家的火柴后,经国内天津的自有商号售卖。纯粹以文字为内容的商标,在火花的正面突出两个对角部位的“教育”二字,称得上是以教育为特定牌号的“家庭适用火柴”。
 
2.jpg
取自《日本登录商标大全精选》

火柴商标的下半部分,即显示在火柴盒的背面上,是自右至左的八列文字:
 
钻燧取火,重在古年。今易火柴,日用甚便。实业渐振,教育相连。天寒炭烧,夕昏灯燃。以供烹饪,可佐茶煎。视虽细物,妙理俱全。为儿童讲解,亦启智之一端。  本号启
 
这段汉字的说明,既回顾历史,又描述现状;既讲述用途,又指引方向。从“实业渐振,教育相连”的角度观察,近代化的工业兴起,必将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而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的出现,反过来还能影响到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以“实业”与“教育”的上下关联而形成的前因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动力源泉。
 
小小火柴,用之万户千家。作为独特的有形载体,选用的“教育”商标也在向公众传递全新的理念。与“福禄寿喜”等传统的吉祥图案和文化背景为主题的商标相比,它具有异常显著的现时特征。
 
追溯教育二字的出现,可找到两千多年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文字源头。不过从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实例中,亦可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专有名词,皆带有来自日语汉字的固有标记。
 
3.jpg
日英字典对“教育”的词语解释

现代的教育二字,是否如其他学科的名称一样源自日文,有待核实。但与教育相关的汉字词语,包括教育厅、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法、教育委员会、教育实习、教育界、教育改革、教育课程、教育基本法、教育机关、教育公务员、教育制度、教育者、教育家、教育程度、教育哲学、学校教育等,均可找到互为对应的日语词汇。
 
时年,火柴商标呈现的“教育”,它到底处于怎样的社会背景,值得再为考证。文字说明之末,是“为儿童讲解,亦启智之一端”的提议。应当说,这也是以火柴为契机,所言教育本身的一个目标和方向。
 
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民族火柴的生产状况与日本发达的工业体系无法同日而语。明治维新后即出现了火柴的发明和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对世界上最新科技成果的掌控以及充足化工原料供给的保障。虽说火柴在中国的最初生产与日本仅仅差了几年的功夫,但技术、设备、原料、人才,皆无从下手的中国产业形态,在火柴的生产步伐上早已大大落后于日本。这也是日本制造的火柴,总是源源不断地到达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为儿童讲解,一方面是说,一擦即燃的火柴远比钻木取火的远古和火镰阳燧的现状要先进许多、方便不少。另一方面,作为开启智慧的目标,也应当让儿童发现火柴的奇妙、激发创造的灵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期实现美好的蓝图美景。一枚教育的火柴商标,无形之中它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多么大呢。
 
回望火柴商标注册的1916年,由日资在中国东北地区垄断了整整十年的火柴生产,开始出现日本工业资本到天津投资设厂的迹象。
教育商标的火柴,由天津聚源成监制和销售,其独立经营的时限必然遭受来自新兴日企的冲击,从而趋向逐渐减少甚至达到停滞。教育的火柴,是否已经实现为儿童讲解、为少年启智的社会效益,恐怕又是一个难解的世纪之谜。


2023.8.25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教育的火柴 世间的百态》 发布于2023-8-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