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基亮丨《青岛音乐世家——从王宣忱到李传韵》(连载之二) - 世说文丛

孙基亮丨《青岛音乐世家——从王宣忱到李传韵》(连载之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一章   李传韵(上)

二   李传韵,一个响彻世界乐坛的传奇小提琴演奏家


(1)李传韵眼花缭乱的演奏,震惊了世界,世界沸腾了!

李传韵是蜚声世界的顶尖小提琴演奏家,对他的赞扬评价,纷纷扬扬,像繁星无数,这里,我搜集到最简洁、最经典的赞语,诸如:神童、天才、奇才、怪才、鬼才、琴圣、琴魔、神啦、音乐仆人、音乐使者、魔鬼天才、天才魔法师、小提琴诗人、鬼才小提琴家、最睿智的音乐家、上帝派来的音乐天使、古典音乐之新鲜宠儿、世界第一速度小提琴手、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纯净的人、一个在琴弦上跳舞的魔鬼天才、一位用技巧征服世界的大师、演奏出令全世界惊艳的音乐、世界上最清晰的左手拨弦技法、风靡全球的魔鬼天才小提琴家、21世纪国际上最具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等等赞语不一而足。
人们惊呼:中国终于产生了惟一的小提琴大师。
李传韵的演奏,以速度、难度、力度、感度称雄世界提琴乐坛,世界各国音乐专家、媒体无不极尽形容地赞叹其演奏技巧,无不为他急速眩晕、变幻莫测的演奏所赞叹、所艳羡、所魅惑、所倾倒;无不为他感情澎湃直抒天意的风格所欣喜、所感慨;无不为他淳朴温良的性格所亲切、所喜爱。他的不拘一格、不修边幅的性格特点和平等待人的处世标准,令喜爱他的人好奇惊讶。

(2)世界音乐权威对李传韵的评价和肯定

享誉世界的杰出音乐教育家、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林耀基(1937-2009),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获小提琴国际大奖的中国学生,有九成都经过他的教育和指导。
林耀基这样评价李传韵:“李传韵是我所见过的少数天才之一,他从小就非常有灵感。1985年北京的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李传韵报名参加,演奏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那时他六岁,其实只有五岁。这个小孩子居然演奏拉罗?!不可以,那样不行,这岂不是助长好高骛远的风气,不打好基础,爱挑战高难度。我想先听一听吧,结果听下去,表现最好的是他。我说这个孩子真棒,我认为他是帕尔曼的材料。他演奏完,我建议不要让他拿第一名,他年纪这么小,竟然演奏这么难的乐曲,如果其他人都效仿他,那便糟了,给他第二名,其实他应该拿第一名。他有一个特点,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很天真,很真,他的音乐是出自真心、真情的。”
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解决小提琴演奏技术上的所有问题。林耀基这样对陈凯歌导演介绍李传韵:“他早已超过了帕尔曼。”
中國最负盛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盛中国对电视记者说:“能够让世界去公认他,去承认他,在中国当今小提琴演奏家中,首推就是李传韵。主要是他演奏的级别,不是一般当今的小提琴演奏家,我讲的是有资格的小提琴家所能达到的。这么说吧,他的技巧超过帕尔曼,帕尔曼,知道吧?确实如此,他超过了帕尔曼!他有很多东西,不是做出来的,是从他内心深处流出来的,这是上帝赋予他的!”电视播出后,许多人都问盛先生,真是你说的?他回答:“当然!记者问到我,讲了实话而已!我们都很爱护传韵!上帝给了传韵礼物,但我们只希望他能平安快乐!”
香港著名指挥家叶咏诗评价说:“李传韵天生的机能,以及他对音乐的感觉,即便在全世界小提琴演奏者中来说,也都是第一流的。他会觉得,现有的小提琴曲目完全不够挑战性,他会即场加好多花,在返场时,别人通常是预先准备好一些曲目,他却临场即兴。在一些非常艰难的、别人要练很长时间才练成的那些帕格尼尼练习曲中,他还要加花。而且,有時碰到单音的旋律,在他手里竟全部变成了双音。他的技巧简直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他对所有的声音都非常敏感,虽然没有学过钢琴,但他在琴键上随便一摸,那些和弦就自然而生,像是有人专门写出来的一样。”
鲁杰罗·里奇,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技术出神入化,被喻为“再世的帕格尼尼”,属炫技型演奏家,爆发力强,有着惊人的速度和技巧,被称为炫技大师。鲁杰罗·里奇这样评价李传韵:“这个男孩将会成就大业,他的小提琴演奏能力很强,很有音乐感,手法很快;他头脑很灵活,直觉很强,很有气质。他具备所有的必要条件。如果中国渴望出现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那么现在就有一位,你们要做的是好好培养他。”
世界小提琴“教母”多萝茜·迪蕾说:“李传韵将是继伊扎克·帕尔曼之后另外一个伟大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是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
著名音乐评论家谢汉良说:“他的演奏自始至终就像钟摆一样,充满了完美的、无法阻挡的动力。他的表演不仅仅是简单的炫技,而是用人声般细致美妙的演奏,阐释出音乐的秘密。换句话说,就好像海菲兹和奥伊斯特拉赫的琴声一样。梦幻般的精巧乐句摇曳着海菲茨的优雅,结构却异常地严谨端庄,同时音乐和呼吸却又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完美,弓弦所触之处,仿佛就是溪流中的岩石与流水之间的交谈。李传韵对乐曲的精确诠释让我感到震惊,就像是他在现场谱曲一样,乐谱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确地呈现在了舞台上。”
日本音乐评论家池田卓夫说:“李传韵的演奏极具震慑力,他拥有魔鬼般高超神奇的技巧,同时,返场演出中,那首充满激情的巴赫无伴奏,也显得洒脱漂亮。《查尔达什舞曲》也是无伴奏的,他一直以双音弹奏。兴之所至时,随手把自己抹过汗的毛巾,递给指挥家用,然后搁在指挥台的扶手处继续演奏,这等洒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厉害。”
著名指挥家董麟说:“我讨厌用天才这个词,李传韵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领悟力强,有潜质。我们应该为有这么出色的中國年轻音乐家而自豪。李传韵是个很独特的人,许多人猜不透他的潜力,马友友六岁时,我在巴黎见过他,我也意识到这个小孩子,有很大的潜质,能把学到的东西积累起来,然后再挥洒自如地表现出来,李传韵也一样,他拥有所有才能,可以挥洒自如,一切取决于他想朝哪个方向走,他还很年轻,这是他的世界。”
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萨斯曼思豪斯说:“李传韵最大的特质是他拥有卓绝的技巧,他能将音乐理念瞬间变成表演现实,他的技巧无与伦比,从乐思到琴声之间,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他是我所见过最优秀的。”
小提琴销售商布鲁诺说:“技巧只是表达自己的工具,我见过无数的演奏家,他们的演奏很快、很有力,却不能感动我,我第一次认真听李传韵的演奏是在一个比赛上,他的音乐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不是正规的风格,但对我而言这是音乐最重要的元素。我们时朋友,每个认识李传韵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好人,我真心希望他能够快乐,如果他明天告诉我想当科学家,不再拉小提琴,如果这对他时最重要的,真的能让他感到开心的话,我也一样会支持他。”
美国小提琴收藏家马克·普塔斯尼把自己珍藏的价值两百多万美元的小提琴借给李传韵做演出之用,他说:“你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一些东西,这种感觉是少有的。他来这里开小型演奏会,平常对这类音乐不感兴趣的人听后也感动得哭了。”
著名小提琴收藏家,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创建人富什说:“李传韵的演奏太令人震惊了。我认为这对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因为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伟大的小提琴家。尽管他不是唯一的一位,但他是如此优秀,如此有天赋。施特劳斯的奏鸣曲,被他演绎地出神入化,既优美又动听,除了古典美之外,他似乎想在演奏中加入爵士乐、摇滚乐或是其他什么别的音乐。他用最高超的技巧做到了这一切。他是一个异常兴奋的家伙,有好多次他是如此地兴奋,以至于忘拉了一两个音符。其他的小提琴家,可能会完整无损地进行演奏,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是李传韵的演奏能打动人,把那么多的情感倾注到了使人感动的音乐上。”
汉诺威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始人,克里斯托弗・维格金:“他是最引人注目的年轻一代小提琴家之一,他是我所见到的最卓越的人才,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音乐家,他有他的想象力,有他自己的世界,他把他的想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他是那种一下子就能把你感动的音乐家。”
美国纽约甘普尔基金会行政总监卡尔·巴特格里亚说:“我通过迪蕾认识了李传韵,他的演奏立刻感动了我,他非常有音乐感,很有才华,是出色的天才。”
著名指挥家张国勇称赞李传韵:“李传韵中国当代最最好的、最最有才气的小提琴家。”

(3)世界各地媒体对李传韵的评价

李传韵这位新生代小提琴神童中的神童,从他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获奖,便留给人们太多令人惊叹的地方,对他的小提琴的超绝演奏,简直达到语言无法形容的地步,欧美报界、乐评界毫无保留地将最高评分加在他身上。在他演奏给人印象的海量报道中,我挑选了部分媒体的评论。
西方主流媒体评价李传韵是:一个在琴弦上跳舞的魔鬼天才,一位用技术技巧征服世界的大师。
美国《纽约时报》:有机会听到李传韵的演出使整个晚上都有了价值。他是第一流的小提琴家。
美国《华盛顿邮报》1987年:克莱斯勒(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的灵魂应该对李传韵的小提琴演奏微笑了。这名年轻的小提琴家虽然还不是帕尔曼,但他潇洒地在令人炫目的音乐中翱翔,博得了所有听众热烈的掌声。
1988年澳大利亚媒体:李传韵8岁,但他在演奏时已经俨然是一位音乐大师了。
北美《世界日报》:我不敢断言,不听当代最好的、最有才气的小提琴家李传韵,是人生的一种缺失,可我却敢打赌,绝对是生命给予同时代人的一种贵重馈赠。
《斯特拉德》杂志:最出众的是维尼亚夫斯基大奖得主李传韵演奏的《圣桑协奏曲》,大幅度的运弓,无懈可击的技巧,丰满通透的音色,所有这一切都完成于一把价值仅为200美元的德国小提琴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3年6月6日:可能在电影《和你在一起》里最迷人的角色是在影片中出现最少的真正的音乐家李传韵,由于这位天才音乐家演奏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音乐始终贯穿于整部影片。坦白地说,对于这部紧扣人心的电影,你最终还是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使你流泪?……是甜蜜的那一刻,还是李传韵美妙的演奏? 
《冰岛早报》2003年9月11日:天才李传韵演奏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就像出自一位音乐巨匠之手,伤感的诠释让整部作品完全融入了他自己的世界中。听众被李传韵恢弘的演奏所深深震撼,他们全体起立为他喝彩。不用说,他是被授予最高奖赏的!技巧的运用,使他那强烈的个性色彩变得那么柔和,那么温暖,以至于使我忘记了音乐厅以外的一切事情!
《外滩画报》:“他的琴声掀起的一股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激情热潮,以及如此兴奋、如此炽热、如此狂野肆意的演奏,如此不可遏制、所向披靡的表达,把台下观众挑逗的死去活来并掀翻屋顶让人产生精神革命的冲动,人们惊呼,中国终于产生了惟一的小提琴大师。他就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小提琴家——李传韵。”
《天津日报》周莲娣、刘耀辉写道:“把灵魂融进小提琴。当琴声响起,刚才那个邻家男孩瞬间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位全身心投入音乐,把小提琴音色之美表现到极致,把技巧之绝展示到穷尽的非凡小提琴演奏家。最深刻的印象,他的琴弓似有魔力,当他上下拉动的时候,颤抖的不仅时琴弦,还有心弦,他演奏最深刻的印象,是人与小提琴合二为一,使人不知道琴弦琴弓是他的一部分,还是他的心灵、身体是琴的一部分。”
《人民日报》1995年:这位年仅15岁的小演奏家在分量极重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中,向人们展示了他成熟的表现力和过人的技巧,使人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一位未来的大师。
《香港新晚报》1995年:李传韵的表情在腼腆中甚至还带一丝漠然,但是当他拿起琴弓,手指开始在琴弦上移动起来的时候,人们会惊讶他的音乐世界竟然如此广阔,深远且多姿多彩……
《香港明报周刊》1996年:他二十四首帕格尼尼随想曲的演奏,技巧上完全不输于任何唱片版本。他的弓一落在弦上,音乐就开始生龙活虎似地充实在每一小节中。
《湖北日报》1996年:李传韵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快弓、顿弓、跳弓、左手拨弦、E弦上高难度的技巧在他手里竟容易得如履平地。
台湾《音乐评论》1998年:李传韵担任独奏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在第一乐章就展现出扎实的技巧和穿透力极强的音色,乐队似乎也受到了其音乐张力的感染。李传韵非常懂得利用身体的力量去拉琴,不论多艰难的乐段,他都可以清楚无误地表达。
《深圳晚报》2002年12月12日: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很多人相比,李传韵属于不会包装自己的艺术家。但从专业角度而言,平时说话极为严谨的张国勇先生,连用两个“最最”表达了他对这位小提琴奇才的欣赏和赞美之词。他称李传韵是“中国当代最最好的、最最有才气的小提琴家”。
《新民晚报》杨建国2002年12月14日:才华四溢的李传韵,用炫技和音乐性的结合,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使用的高难度技巧,完全融合在演奏的激情之中,琴弓随意大刀一挥,手指灵巧轻盈拨弦,都是那么自然。甚至会在乐曲的一些高难度乐段上,即兴发挥出高难度的技巧,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四川小提琴教师邹漓沙2022年8月8日:李传韵的音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表达有血有肉的音乐激情!李传韵世上只有一个,他是伟大演奏艺术家之一。

(4)我是怎样知道李传韵的

我不是搞音乐的,对音乐界也不是很关心,最初知道李传韵的名字是通过他祖父李忠桥先生告诉我,他孙子是惊艳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李忠桥每次接到从香港寄来的报纸都给我看,高兴地和我分享李传韵的成就和荣誉。1990年代香港的《粹闻》《明报副刊》《星岛日报》《联合早报》《环球华报》《大公报》以及内地的《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外滩画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等,介绍李传韵的报纸都是李忠桥给我的。通过这些报纸我知道了李传韵这位“纸上人物”,并没有和他直接的接触。
李传韵除了精湛的小提琴技艺,人们都说,他在性格和生活方面就像是一位“邻家大男孩”。如果要说邻家,我可以说是他的邻家。我家在阳信路2号崇德中学,与他家隔壁,从小知道隔壁家在弹琴,搞音乐。而且,他的上辈人和崇德中学不单是邻居,在历史、教会、人员方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我比李传韵大整整四十岁,可是,以我隔壁和他爷爷朋友的身份,可以称他为我的“邻家大男孩”。
依我看,李传韵身上有很多他爷爷、爸爸的身影,这种血脉遗传是天生注定的。他爷爷李忠桥,2岁丧父,孤儿寡母,生活仰仗三叔,三叔李淑周是青岛商会会长,李忠桥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费用全由三叔包圆,仰仗别人的经济接济,遇到有人议论,也在情理之中。这种遭际,养成寡言少语的性格,正如他和我说的,他是“生长在封建大家庭的夹缝中”。这种际遇即便在他的婚姻中,他的无钱无势,与王家的富有显赫形成对比。所以,多年来,给人的印象总显得寡言。李传韵的父亲李厚义继承了父亲少言寡语的遗传因子,内向,不苟言笑、不善表达,只埋头小提琴,心无旁骛地苦练拉琴技巧,勇敢挑战高难度小提琴乐曲,这一爱好特长传给了儿子,使儿子登上小提琴的演奏高峰。
李传韵年少成名,惊世绝伦的小提琴技艺和面对记者提问表现出的羞怯,形成不对称的反差。他不加修饰的天性,对媒体“挥之不去孩子气”地说话,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况就用小动作、超常行为掩盖自己,不正是他长辈讷言,内向心理在他身上的再现吗?
撰写青岛音乐世家,李传韵是最重要的人物,不过,我觉得写李传韵最难,最不知道如何写,因为关于他的报道太多了,铺天盖地,电视台,报纸,杂志,对他的采访、报道、视频、文字,多如繁星,可以说,从李传韵精湛的小提琴演奏,舞台表现,生活习惯,家庭,恋爱,到他不拘小节的待人接物,无所不包,他就如同站在透光镜下,通体透明,毫无隐私可言。再说,李传韵走遍世界的演出,经历太丰富,国际国内音乐节权威的评价内容太广泛。我简直不知从何处下手,尤其我没有和李传韵直接接触,没有面谈过,只是依据材料和报纸、网络的资料,肯定不会写得生动。加之我本人的文字功夫,也远远不能达到书写一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的水平,仅仅就是将现成资料梳理、汇集、编排起来而已,写成什么样子,还请读者及传韵本人多多包涵和谅解。(待续)

鲁杰罗·里奇(左三)、
美国斯特拉迪瓦名琴协会主席富什(左二)与李传韵等


注:本文选自孙基亮先生编著《青岛音乐世家——从王宣忱到李传韵》。
李厚义先生授权发布。


编著:孙基亮
编辑:周晓方


孙基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孙基亮丨《青岛音乐世家——从王宣忱到李传韵》(连载之二)》 发布于2023-10-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