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谈起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谈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重视对孩子的家教问题。但这种重视往往是出于功利性目的,这一点反映了中国久远的教育思想理念。在培养人的意义上说,中国历代教育是失败的,不仅失败在长期推行的“政教合一”上;也失败在这种功利性目的上。这个功利性目的教育为什么失败?这个问题留作另一篇文章谈。这里仅点到为止地告诉家长:家教不应该是功利性的;家教培养的是人,是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现的人,而不是其它——这是人类现代文明家教的唯一宗旨。背离这个宗旨的所有家教与学校教育都是错误的,是不能接受的,是对孩子天性的戕害,是应该受到批判的!问题是,中国孩子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被压抑了天性,孩子生活得很苦很累!在这个问题上,那些造成孩子失去天真活泼的家长与学校应该引咎自责。
幼儿园的教育属于学龄前教育,是家教的延伸。幼儿园让小孩子穿上带五星的成年人服装,表演成年人的节目,是对幼儿天性的伤害,是应该受到批评的,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大部分家长并不明白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家教。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供各位读者参考。

1.家教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孩子在少儿时期接受什么样的家教,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性习惯。这个习惯影响孩子长大成人,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中国文化里有句家教箴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孩子三岁时接受什么样的家教,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长大后就是什么样的成年人。孩子七岁时接受什么样的家教与学校教育,孩子一辈子就是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说法,因为中国文化里没有科学,中国古代人无法对其进行科学论证。但是这个说法却是中国文化对人生的经验总结。这个总结,被后来的科学证实是正确的。
科学发现,成年人、老年人的所有意识行为都是在幼儿、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习惯。这个习惯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语言习惯,也有生活习惯,又有思维习惯。
各种习惯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谈了,家长可以沿着这个说法的思路自己分析考虑,便会发现: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里,人的言语行为都是一种习惯现象。当然习惯有好习惯,也有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往往是一种习性——这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谈谈。
中国民众中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吸毒、赌博、奢酒、奢烟、网瘾等“五害”现象极为普遍。其实沾染其中任何一项成瘾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但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难以改掉的习性。所谓习性就是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生理的刺激中形成的生理病态畸变。例如“五害”或“五害”的一种,长时间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刺激,形成中枢神经的病态畸变。所以不良习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掉了。家教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不良习性及其对人的危害。例如,知道“五害”对人类的严重危害,应该远离“五害”。同时避免出现不良习惯。 当然,家教应该坚持不懈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性与习惯并非一回事。习性与人的生理直接相关;习惯是一种潜意识行为。良好的习惯不需要意志力时时刻刻发挥作用;不良习惯往往很难改掉。这与潜意识不受大脑支配有关。通常所说的“习惯难改”其实就是因为习惯是潜意识支配的行为。
潜意识行为因为不受大脑支配而成为一种不自觉行为。例如语言表达过程,便是一种潜意识行为现象。这一点下边会谈到。通常说的“旧习难改”,原因就是因为习惯是潜意识行为。潜意识是什么呢?
发现潜意识是现代科学的贡献。但这个问题由于专业性很强,涉及到人体的大脑、中枢神经、心理等诸方面,显得复杂深奥,何况关于潜意识的内在活动,连心理学家佛洛依德也没有完全说明白。所以这里难以展开谈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细谈这个问题。作为一般的家长,只知道潜意识是现代科学发现的人体生理现象就可以了,知道习惯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就足够了,不必深究。
知道人生的各种习惯大都是在幼儿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这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经验。这个经验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是一种潜意识储备现象。所以中国人的这个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是正确的人生总结。知道了这个“人生总结”是科学道理,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说家教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也就是说,家教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弥补的。所以家教对人生来说太重要了。时下的家长普遍重视家教是个好现象,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这种重视也会使家长在孩子上学期间,少些余外的费心与烦恼。
但是家教并非通常认为的,请老师来家教育孩子,也不是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学习。家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身体力行对孩子进行家教的家长,不能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活氛围的父母,都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称职的家长。

2.现代家教分为三个不同的学龄时期

随着社会的演进,现代家教分为:幼儿时期家教;幼儿园时期家教;小学初中时期家教。大部分家长不清楚幼儿时期的家教。这里谈谈幼儿到小学期间的家教问题。
这个期间的家教,主要是进行语言培养。这个语言培养应该从孩子一岁时就开始——这是家教的起点。但是大部分家长不知道这个起点。所以家长应该重视这个家教的起点。幼儿时期怎样进行语言培养呢?下面的说法很简单,但是家长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很多家长对以下简单的家教往往做不到。
幼儿一岁时,就给幼儿读童话书听,童话书可以由浅入深。幼儿开始接受家教的初始阶段,读比较浅白简单的童话。三岁后就不必考虑由浅入深问题了。给幼儿读书要每天两次:
(1)午睡前用不少于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幼儿读书听,读到孩子入睡为止。
(2)晚睡前用不少于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幼儿读书听,读到幼儿入睡为止。天天如此风雨不误。坚持到幼儿上幼儿园。
(3)幼儿上幼儿园了,在晚睡前仍然给幼儿读书听,读到幼儿入睡。继续天天如此,风雨不误。坚持到幼儿上学。
(4)少儿上小学一二三年级时,最好继续给少儿读书。少儿上高小时可以停止这种读书了,因为这时的少儿自己有阅读能力了,家长先前的给幼儿“读书听”,此时变成了陪伴少儿读书。
这种“陪伴”特别重要:家长要知道书中的内容,以便与少儿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提高少儿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这种“陪伴”是一种很好的家教方式。
上述给少(幼)儿读书听的语言培养方式是有科学根据的:书中的语言,通过听力进入少儿的潜意识中,成为潜意识里永久的语言储备,终生有用。
实践证实:凡是经过这种少(幼)儿语言培养的孩子,上学后做作文都不成问题!有的成为班级里作文出色的优秀者,有的被学校赠予“小作家”称号。其实这种少儿语言培养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了:受过这种幼儿语言培养的小朋友,其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小朋友。
这种潜意识语言储备是少儿自己感觉不到的,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潜意识储备现象。这种储备只能在少儿语言表达时体现出来。特别是少儿写作文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必要提醒家长:少儿语言培养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培养,从孩子一生看,可谓功德无量!人生在世不管干什么工作,能有熟练地、正确地驾驭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件永远惬意的事。但是,这种让人惬意的能力,源于个人的潜意识语言储备,潜意识语言储备来源于读书,特别是少儿时期接受的读书语言培养。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语言表达实际上并不复杂,十分简单:都是潜意识语言储备的对外输出。这种输出并不经过大脑支配,没有思维的过程,是潜意识行为。也就是说,潜意识在接到输出语言的信号后,语言输出多少,怎样正确地、恰当地选择语言,然后输出,这都是不自觉的潜意识行为。实际上,凡是写过作文的人、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文章的题目、构思、提纲完成后,动笔写文章过程中,就是下笔就写,并不考虑语言本身的语法、措辞、造句等问题。下笔就写中,潜意识语言储备会自动地选择并往外输出,流入笔端成了文章。自动选择中用什么词恰当、贴切、生动,都是潜意识自己的行为,不经过大脑支配。当然文章完成后的修改则不是潜意识行为了,文章修改属于大脑的智力活动。
所以,有人把上述潜意识语言储备输出中的选择现象比喻为热锅炒豆:好的词汇就像炒豆中、自动蹦跳起来的热豆,纷纷跳出来,涌入笔端成了文章。
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热锅犹如写文章中的创作激情。其实学者、作家都知道,写文章动笔时,处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创作冲动时,灵感来了中下笔如有神:好的词汇、好的语句会纷至沓来涌入笔端,为文章的语言锦上添花!所以赋诗写文章最讲究有感而发;最忌讳“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外界的感触能力,浮想联翩能力。这种培养主要是通过多读书实现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习惯!
既然说话、写文章都是潜意识语言储备的对外输出,既然这种潜意识语言储备主要来源于读书;那么,给幼儿读书听、培养少儿的读书习惯,从而增加少儿的语言储备,便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是少儿家教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与目的。
我之所以将少儿时期的潜意识语言储备放在首要位置提出来,还在于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不清楚: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全部思维活动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人天生就有问题意识,但是具体问题是通过具体语言浮现并表达出来的。这一点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应该能感觉到。
例如,周日中午你要做饭给家庭几个人吃,你首先考虑到:“今天做什么饭”?这个问题在大脑思维中是通过六个汉字出现的:今——天——做——什——么——饭,这六个字便是思考这个问题时的载体。所以正常的人类思维离不开语言。
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是家教的中心任务。
如果说少儿通过读书是为了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这毕竟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修养;那么少儿具有自己阅读能力后的读书,则是有关人的精神家园、精神境界、精神品质及读书人的人格修养、气质风度的潜移默化中提高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我在有关文章中谈过了,这里仅点到为止,提醒家长重视培养孩子在上学期间就具有了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谈起》 发布于2023-10-1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