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讀書偶記(二則) - 世说文丛

阿龙丨讀書偶記(二則)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31030190728.jpg

老子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想要治理天下卻用強力去做,我看是不能達到目的的了。

為:有為,強力做。
蘇轍:不得已,不可得。已,語助。
有人釋為“迫不得已”,高明:“失之遠矣。”
河上公:“不得天道人心,”甚得其旨。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天下”是神聖的東西,不能出於強力,不能加以把持。

天下:天下人。
神器:神物,言其貴重。
王弼:“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出於強力的,一定會失敗;加以把持的,一定會失去。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培或墮。
世人性情不一,有的行前,有的隨後;有的性緩,有的性急;有的強健,有的羸弱;有的自愛,有的自毀。

王弼:凡此諸“或”,言物事逆順反復,不施為執割也。聖人達自然之性,暢萬物之情,故因而不為,順而不施。此之謂人事繁多,情性各異,有的行前,有的隨後;有的性緩,有的性急;有的強健,有的羸弱;有的自愛,有的自毀。凡此皆明人事參差,聖人順而不施,因而不為,任其自然。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所以聖人要去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施。

泰:即太過。
河上公:甚謂貪淫聲音,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台榭。
薛蕙:物各有自然之性,豈可作為,以反害之邪!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惟因其自然而已。
漢書•黃霸傳: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世間的物性不同,人性各別,為政者要能允許差異性與特殊性的發展,不可強行,否則就變成削足適履了。

2023年10月27日


東坡樂府箋


甲:寫詩的目標是一組一組(分好組)在雜誌報紙刊登出來,影響擴大進而成為知名詩人,以便作品流傳。

乙:可是,蘇軾這小子從來沒在報章雜誌發表過作品啊,甚至連個鄉鎮作協會員都不是。

丙:可是,皇權不下縣,儋州就更馬偪遠了,只見野豬。

丁:可是,竟然,黃州、惠州、儋州都是吾鄉,最新考證,你們看啊,吾鄉,就是個兔子都不稀罕拉屎的偏僻村莊,我前些天埋地裡才出土的牛、牛、牛頭上的甲骨文為證。

戊:可是,可是……當時,給他配上嗩吶就好了。

2023年10月28日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讀書偶記(二則)》 发布于2023-10-3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