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百年风云纪事(七律N首·胡风案与丁陈集团三首) - 世说文丛

张宣丨百年风云纪事(七律N首·胡风案与丁陈集团三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耿介孤傲了一生,鲁迅传人谁予封?
夙夜勤耕擎异帜,文坛奋笔犯亲朋。
时间此时开始了,诗作曜然瞬即冥。
殉道执着冬复夏,三十万字错陈情。

注:第一二句,胡风性格秉直,为人实在真诚,不会奴颜婢膝,攀附权贵。他只想坚持自己的信仰,说真话。新中国成立使毛泽东成为人民心中的神,他的话就是真理,他代表的是党和国家。任何与此相悖的思想言论都是反党反革命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以胡风的性格势必会触怒“龙颜”,他的悲剧命运在所难免了。在重庆舆论认为胡风是鲁迅传人。毛为了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完全驾驭对鲁迅的诠释权,决意摘掉胡这顶十分令人注目的“鲁迅传人”的桂冠是迟早的事。
第三四句,胡风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形成自己“主体性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其两大精神支柱即“精神奴役创伤”和“主观战斗精神”。主张“歌颂”与“批判”并举,“写光明”与“写黑暗”并举。他的理论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发生分歧和冲突。在公开场合他一直与周扬、林默涵、何其芳等人争辩。1940年10月,他在重庆发表长达5万字的论文《论民族形式问题》,对延安与重庆两地的论证参与者郭沫若、潘梓年、周扬、陈伯达等一一点名批评,得罪了许多作家。
第五六句,1949年底胡风写了一组气势磅礴的长达4600行政治抒情诗《时间开始了》(分5个乐章),歌颂党、领袖和新中国的成立。却遭到一边倒的批评。为何?解答此误区之谜,还是鲁迅这句话说得透彻:“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
第七八句,1954年3月至7月,胡风在多为同事协助下写了三十万言书《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呈送中央。矛头直指周扬等人。他错把中央不点名批评高饶文件当成批评周扬。

大火竟从后院升,信函反党自天倾。
恃权加罪出言狠,接木移花落笔狞。
何以案情呈暴雨?皆因圣旨起雷霆。
名流围剿悲剧事,左祸如风且盛行。

注:第一二句,1955年三四月间,《人民日报》文艺组叶遥奉命向舒芜组稿,舒芜写了《关于胡风的宗派主义》一文。为核对用,向舒芜借去胡风等人写给他的100多封信。舒芜的文章经林默涵审查标题改为《关于胡风小集团的一些材料》。周扬认为文章重要,送毛泽东阅,毛将标题改为《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后来又改为《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逐步升级。
第五六句,解放初,江青出席文艺界一个会议时说,新中国文艺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胡风当场表示,在文艺上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鲁迅的文艺思想。江青回家跟毛泽东说了后,毛很不高兴。
毛在1955年6月10日公布胡风第三批材料编者按中说:“胡风和胡风集团中的许多骨干分子,很早一来就是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他们和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机关有密切联系,长期地伪装革命,潜藏在进步人民内部,干着反革命勾当。”1955年5月13日上午,毛亲口对周扬说,“胡风是要逮捕的。”17日,胡风在家中被逮捕。
第七八句,1955年5月25日,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会议,将胡风从中国作家协会中开除。在会上发言批判胡风的有叶圣陶、梅兰芳、曹禺等二十余人。
1955年7月,由胡风事件转入肃反运动。整肃各类知识分子。至1956年底,共查出8.1万多名“反革命分子”,有130多万人交代了各种“政治问题”。胡风案差之毫厘,失之万里!胡风案于1980年代经三次周折才彻底平反。

QQ截图20231117101831.jpg

莎菲女士换戎衣,河上太阳看似熹。
嬉闹后宫排座次,闲谈文学获宠词。
何人诬告遭灾泣,风暴袭来找谁栖?
岂料暮年成左派,晚香老太日斜西。

注:丁陈集团指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
第一二句,丁玲1927年写的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日记》是成名作。此处用“莎菲女士”代指丁玲。1936年月,丁玲赴保安在与毛泽东交谈中表示要“当红军”,后经毛批准随杨尚昆、彭德怀、任弼时上了前线,1937年1月,毛亲笔签发委任状,任命毫无带兵经验的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
“河上太阳”指1948年7月丁玲所写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出版,1953年小说获斯大林文学奖。
第三四句,毛泽东与丁玲闲聊时,开玩笑地说延安像个小朝廷,要给文武百官排座次,又要给后宫也排座次。1936年12月30日,毛为丁玲填了一首词《临江仙》,末句是“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当时《解放日报》发表了丁玲著名杂文《三八节有感》,批评一些老领导和老将军抛弃“糟糠之妻”,另娶年轻漂亮的老婆,遭贺龙、王震反批评。毛保护丁玲在延安整风中平安过关。
第五六句,1950年代,文学创作实力派丁玲、陈企霞与文艺官僚当权派周扬、刘白羽争权很厉害。丁陈终于被扣上搞“独立王国”的帽子,打成“反党集团”。《三八节有感》定为“反党大毒草”,丁玲被打成“叛徒”。后来陈明、王增如探访沈醉,沈说:“丁玲同志未被杀害,绝不是她自首、叛变。她如果自首叛变,我们这些人不会不知道。她没被处死,完全是因为她的名望。”1957年后,丁陈遭批判,毛泽东也误解丁玲是“叛徒”,1958年《文艺报》刊出《再批判》,毛亲自修改的编者按,说“丁玲在南京写过自首书,向蒋介石出卖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丁玲知道,她无处可“栖”了。
第七八句,丁玲被打成右派后,先是下放“劳动改造”,“文革”中遭批斗,关进秦城监狱。1984年平反恢复名誉。丁玲晚年从个性解放的“莎菲女士”中解脱出来,走进了“政治性深广”的《杜晚香》。她说“《杜晚香》就是写我自己”。丁玲成了左派马列老太太。

微信图片_20231124120745.jpg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百年风云纪事(七律N首·胡风案与丁陈集团三首)》 发布于2023-11-1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