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笔记本的时光印记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笔记本的时光印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31207220038.jpg

笔记本,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固有印记。特别是翻开后,即有“奖励”和“赠给”字样的笔记本,更是特定荣誉的完美象征。
 
一册与火柴厂相关的笔记本,扉页是几排刻印的红字,并且加盖了单位的圆形印章:
 
青岛市电中专
火柴厂教学班
85届毕业同学
 
留念
 
青岛火柴厂职校 赠
1988年9月
 
国营青岛火柴厂
教育培训科
(印章)
 
从“青岛市电中专”几个字,可识别出这是电视中专、或全称的“青岛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广播电视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中等和高等教育形式出现。1985年9月,由青岛市职工教育办公室承办的广播电视中专成立,旨在培养中等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学校的地址,位于四方区平安路30号。
 
电视中专招生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毕业程度的工厂企业的在职职工,学制三年。从设置的专业看,包括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政工、行政管理等。198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学校已有学员9190人。
 
火柴厂教学班,是以国营青岛火柴厂的在职职工为特定生源的学习活动的单位。青岛火柴厂职校,看似与电视中专对等或匹配的教学组织机构。厂内的教育培训科,又是职校和教学班的具体主管部门。
 
这册笔记本,是以火柴厂职校的名义,赠送给1988年毕业生的小小纪念品。1988年9月的日期,正好说明三年的学习已经顺利完成。实际上,“85届毕业同学”的准确说法,应当是——85级毕业同学。
 
微信图片_20231207215104.jpg

就火柴行业的职工教育而言,主要是针对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火柴企业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状况,逐步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转变的过程中,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由此可见,关联的教育计划和培训项目也是必不可少。
 
待至八十年代中期,全国范围内的火柴企业基本达到了各自发展的顶峰时期。换句话说,火柴厂在职职工的技术水准已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职工教育的侧重点,渐次转向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管理、财会、文秘等专业设置的新目标。虽然一册笔记本无以说明85届教学班到底有多少学员、开哪些课程以及创造了什么成绩,但特定年代赋予他们的必定是全新的理念和开阔的视野。
 
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拥抱未来。笔记本的收藏者们,不管今天身居何处,他们一定无悔于曾有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

2023.12.7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笔记本的时光印记》 发布于2023-1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