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再谈“文化嫁接论是伪命题”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再谈“文化嫁接论是伪命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有朋友问:“国学热是否是尚古思想的再现”?答曰:是的。目前的“弘扬”、国学热都是尚古思想的表现。流行的尚古思想源于孔子的“克己复礼”。不过尚古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共同的价值理念。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三代时期是最好的社会,有好的君主、有好的社会风气,有好的社会体制。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三代时期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零星出现在商周时期。关于三代的情况都是传说。孔子不过是借三代推销他描绘的社会体制“礼制”罢了。尚古思想是推崇古代社会、古代文化。这样的推崇往往容易导致社会复辟,有害无益。
朋友又问:“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不是尚古思想”?
答曰:不是。文艺复兴在实践上仅是复兴古希腊人自由幸福的生活方式。古希腊文化毁于战火。文艺复兴爆发之前,承载古希腊文化的典籍已经在欧洲失传一千多年。古希腊文化在欧洲重见天日,是十字军东征从阿拉伯世界带回了古希腊文化典籍,欧洲人从这些典籍发现:古希腊人活得自由自在,真幸福啊!
这个发现触动了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借助诗篇喊出了“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这个口号得到了全欧洲人的积极响应!
此时的欧洲人深受教会禁欲主义之苦已经数百年了。“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迅速传遍欧洲大陆、英伦三岛,遂形成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实质上仅是重振人的价值理念中,导致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文艺复兴说不上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全面复兴。
一句“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之所以会酿成一场风起云涌的运动,与中世纪教会长期推行禁欲主义有关。禁欲主义遏制了人的欲望,提倡清心寡欲的清贫生活。但是凡健康的正常人,没有愿意过清贫生活的。只是由于教会的提倡,欧洲人不得不自我压抑罢了。
所以“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一呼百应,欧洲人长期遭受压抑的欲望像开了闸的河水一样一泻千里。文艺复兴运动没有教科书说的那些崇高的目的、伟大的理想;仅是“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
追求清贫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倒退现象。禁欲主义是造成欧洲中世纪前期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源于“我要过凡人的幸福生活”的文艺复兴,其实是一种价值的重新判断与重新选择——这便是教科书说的“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全部奥秘所在。
但是,尚古思想是盲目地崇尚古代人、古代社会。崇拜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崇拜首先应该是一种价值选择与价值期盼。崇拜之前应该对崇拜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然后作出是否崇拜的决定。目前的国学热大都是盲目起哄,没有价值判断。有的国学家兜售的那些国学价值,也不是正确的科学判断。判断是个科学问题,有具体的判断方法。并非民族主义者鼓吹的“凡是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应该弘扬的优秀文化”。
像女人缠足、太监制度,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也弘扬?
目前的国学热已经失去了理性、没有了常识,没有了科学头脑!
人类发展到今天,判断一种文化是有共同价值标准的。这种判断不能凭兴趣,不能凭感觉,不能凭印象,不能凭习惯,更不能凭情绪,也不能凭某种需要。必须站在人类的立场、人性的立场,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
所谓人类的立场,是一种判断中不可或缺的大视野,犹如周有光先生当年告诫的:“从世界看中国” 。只有“从世界看中国”才能看明白中国文化、看明白中国人、看明白中国历史。
所谓人性的立场,是源于“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是维护人天性趋向真善美的文化。若离开了人,背离了人性谈文化,犹如离开了人谈教育、离开了人谈医学一样,都是荒唐的。
一些明白上述道理的读者,之所以不赞赏历史学家美籍华人余英时那些谈中国文化的文章与专著,主要原因是:余英时谈文化,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不是站在人性的立场;而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中华民族的立场、中国现实需要的立场谈文化。所以他谈文化中得出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这种有悖常识的论断。
在余英时看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理应发展出自己的现代化。这个说法是余英时的一厢情愿。
余英时这个说法违背了起码的常识:现代化是普世价值。不存在相对意义上的现代化。所谓“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与近百年来新儒家提出的文化嫁接论同出一辙,都是不成立的伪命题。
或者说“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其实就是新儒家的文化嫁接论。因为目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几乎都不是中国的产物,是引进的西方物质文化。余英时不可能抛弃优裕舒适的西方物质文化,追求“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所以他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仍然是新儒家的文化嫁接论:用中国文化的精神元素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嫁接。
但是中国近百年的实践证实:文化嫁接是不可能的!晚清持续多年的洋务运动就是文化嫁接论的实践,结果以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告终。
文化的核心意义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不可能嫁接的:民主与专制怎样嫁接?“无代表不纳税”,与“皇粮国税天经地义”怎样嫁接?“无赖原则”与父母官意识,怎样嫁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怎样嫁接?……
价值观不可以嫁接的问题我在有关文章已经谈过了,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所以,余英时旨在文化嫁接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是不成立的。
再说,现代化意味着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涵盖文化的所有领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却没有科学。看看香港大学陈方正教授的《继承与叛逆》就知道:“中国文化存续一万年也不可能产生科学”。没有科学谈什么“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难道中国的现代化可以没有科学?
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还有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支柱,现代化的大厦立不起来!这个精神支柱就是自由主义。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以自由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这不是个理论论断,而是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存在。
中国文化连自由这个价值理念都没有,哪来的自由主义?
再说,人类的现代化并非根据设计蓝图努力奋斗出来的。而是欧洲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哥白尼革命后,出现的思想大解放、科学大发展、市场经济大发展、工业大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现代化社会。
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经验教训是: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在实践设计蓝图中出现的!凡是根据设计蓝图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做法都以失败告终,都是空想。
余英时说“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这是设计蓝图的说法,是有违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为什么说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是空想?这个问题暗含着人类对实践未来蓝图失败的惨痛教训。这种实践设计蓝图的做法,违背了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进步社会的发展规律类似“摸着石头过河”,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顺其自然的演进现象。走向未来的道路犹如过河,是无法提前预知“哪里可以走,哪里不可以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就是历史与社会的演进规律!人类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演进的规律。否则必定失败。
所有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不是设计蓝图实践的结果。
英国的现代化是随着欧洲近代化演进过程自然演进的结果。
美国的现代化是在北美大陆殖民地时期,移植英国本土的文明、引进英国本土的文化中建设了“第二个英国”。
新加坡的现代化与美国的现代化一样,都是从英国本土移植文明、引进文化的成功。
日本的现代化是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入欧”思想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成功的。“脱亚入欧”实质上也是一种移植与引进。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发达国家,没有一家是“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 ”。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再谈“文化嫁接论是伪命题”》 发布于2023-12-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