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年前洗澡的那些事儿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年前洗澡的那些事儿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40205151713.png

每当春节之前,洗澡必是一件大事儿。通常过了小年,各家澡堂的门口都会贴出大红纸毛笔字的通知,将一周左右的营业时间公之于众。原来是常规作息,大年三十之前的这几天,澡堂最早开门和最晚下班的钟点不同程度地给以延长,这为过年的人们提供了最大的生活便捷。
辞旧迎新,洗澡也是实际行动,如同各家各户在年前总有次大扫除一样。街里的范围,有保定路的三新楼、博山路的天德塘、河北路的建新池,还有去的最多的玉生池。
玉生池的门牌在平度路32号,不知从何时起,它的门口还立上了一块平度支路的路牌。不管是从平度路过去还是德县路走来,进门先要在一楼的柜台买牌,然后上二楼或三楼的男塘洗澡。
七八公分长的一块竹片,一端涂了红色或绿色。是否有文字或编号,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买牌是洗澡的第一步,花多少钱没有印记,包括大人和儿童是否价格不同也不太清楚。到了上中学时,已经可以独自去澡堂洗澡了。那时大人给的洗澡票,是印有红色“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理发洗澡票专用章”的澡票。
草绿色印字的两毛二金额的澡票,是洗一次澡的价格。后来拿着一种三毛三的黑字的澡票,如果选择在二楼的普通敞开式床铺而不是三楼的对床隔断式雅间,还可得到一小条的肥皂,像是从“青松肥皂”切下的小段。三楼的布局与二楼一致,在内部长条走道的拐角位置,设有专门的理发室。

QQ截图20240205151725.png

年前的洗澡,包括平时休息日到玉生池洗澡,一般不会随到随有床铺。夏天海水浴场的洗海澡,在人特别多的时候叫“下饺子”。借用过年谁家不吃顿饺子的说法,它同样适用于这个洗澡时段的拥挤状况。
一己外衣包裹起来的所有衣服,先集中堆放在某处。披上白色的浴衣、穿上统一尺码的草拖鞋,在进池子之前就直接脱在洗澡间的门口。进去先是一个大池子,浴客们统一在里面泡。弥漫的热气,有时会有种窒息的感受。大池子的外侧,还有一个小号的池子,据说里面是更烫的热水。
池子泡完后,选择一排淋浴。人多的时候,必然要排队穿插使用。只有在有了外窗透亮的内间,找到冷热水的一个空闲的面盆后,才能独自享用精细搓洗的自由。经过三部分的流程,基本完成洗浴任务。等出来时,基本能等到可以休息的床铺。这时服务员使用竹夹子,递上一条滚烫的冒着热气的毛巾,顿觉舒心时刻的到来。
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化,澡票还出现过红字的0.35元、蓝色的0.45元以及一块钱的票面价格等等。在那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票证时代,印有红章的这样一小张薄薄的澡票,无疑发挥着通货的作用。曾经拿着它,还在老市府西侧的理发厅和龙口路的理发店,专门付之行动、体验一票的第二功能。

2024.2.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年前洗澡的那些事儿》 发布于2024-2-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