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两封双喜火柴的故事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两封双喜火柴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两封双喜火柴,从标贴的印记看,是济南火柴厂的出品。购买火柴的人家,实为早年生活在青岛的临沂人。近乎三十年前,女主人的女儿结婚,于是委托老家的人在当地购得婚宴用的几大封火柴。
 
一封火柴通常是10盒,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还要凭票证供应。实际上,买到的火柴是大封,即行业内所说的中封(内含10小封,共100盒火柴)。购买火柴的时间,已为放开商品供应的九十年代。济南火柴厂的双喜,何以在临沂市场出现如此大的包装,一时还不得而知。
 
追溯新中国双喜火柴的历史,它是1964年山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使用的出口商标。随后,委托青岛火柴厂加工生产,进而在国际市场逐步享有盛誉。1966年的济南火柴厂和1977年的济宁火柴厂,两家企业先后成为继青岛火柴厂后又开始出口双喜火柴的合格供应商。
 
QQ截图20240226102312.png

为了区分青岛、济南、济宁三地的工厂生产相同包装式样的双喜,商标右下角的外框部位有一小段连线的是济南的出品、右上角有连线的是济宁的生产。青岛火柴厂则为最早使用双喜商标者,所以并无任何连线的显示。因此,从临沂市场买到的中封包装,是济南火柴厂的产品并被认定为出口品质的标准。

待至1994年1月,两千人大厂的济南火柴被百人企业的渤海集团兼并。拥有八十年历史的山东火柴业最大的老厂,便在公众的视线中慢慢消失。虽说以渤海集团济南火柴厂为名的新企业出现在市郊的商河县,但不成规模的火柴后续生产还是在1998年完全停业停产。
 
从山东外贸轻工的出口统计资料可见,1994年济南火柴厂还有9万件、1995年尚有3万件的出口记录。而青岛人家在临沂买到的双喜火柴,除了与结婚的人生大事完全匹配并且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之外,没有人在意其时的济南火柴厂到底处于怎样的经营状态。
 
购买双喜大包火柴的时间,差不多就在1995年左右。排除当时出口产品存有剩余或临时做内销处理的情况外,转往市郊的新股东的济南火柴厂似乎存在尝试性延续生产品质优良、口碑极佳的双喜火柴,用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一种可能。
 
QQ截图20240226102501.png

鲁南的临沂地区,向来具有大宗商品集散地的特征。成包的火柴在临沂市场分销,特别是用于婚宴场合的这种商品专有属性,为双喜火柴找到合适的消费群体创造机缘。
 
回望青岛人家的婚宴,使用着从临沂采购回来的济南生产的双喜火柴,让跨越区域的三个时空点在岛城一地完美绽放。

面对眼前的两封火柴,虽然一包的背面在历经四分之一世纪的存储后,已显出时光特有的印痕,但是双喜本身所承载的美好愿望和精彩时刻,仍然留驻于世间、更是藏在每个人的心田。

2024.2.2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两封双喜火柴的故事》 发布于2024-2-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