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古典诗词是审美意义上的创作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古典诗词是审美意义上的创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有文友转来网上文章《古诗词对当代人的四大价值》让我谈点看法。其实这篇文章不值得讨论。既没有知识学问,也没有思想识见,更没有学术含量。是一篇谈古典诗词水平很低的文章。
文章四大段,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有道出古典诗词具有永远的、无与伦比的、属于全人类的审美价值。
看来文章作者对古典诗词的阅读与研究都是浅尝辄止,并无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也未能重视中外学者对古典诗词那些精辟的论断与高度的评价。所以作者谈古典诗词多是些情绪化的说法,缺少学术意义上的思想见识。对国内外许多评价古典诗词的著名论断,作者都付之阙如。作者谈古典诗词怎么可以有太多应该知道却不知道的呢——
不知道墨西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帕斯为什么说“中国古典诗词是献给人类最宝贵的一份精神遗产”。
不知道现代美学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朱光潜为什么说“中国能拿出手去与西方文学比划比划的只有古典诗词”。
不知道当代学者为什么共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大厦上的皇冠”。
不知道中国文学只有古典诗词真实、深刻、全面地彰显了“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审美意义上的创作”这个亘古不易的真理!
不知道西方人特别感兴趣的东方艺术中,古典诗词是最具特色魅力的瑰宝!
不知道古典诗词是体现“诗之所以为诗”根本特性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格律体在人类所有不同语言的诗歌中,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奇功能,营造的音乐性声调氛围,不啻为天籁之音带来的美妙境界,所以欣赏古典诗词必须吟诵。
不知道古典诗词是只有汉语的格律体才能创作出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文学奇葩!谁见过世界上还有哪种语言,能像汉语格律体营造出如此动人的节奏与绝妙的旋律?
不知道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里的阳春白雪。但是古典诗词这个阳春白雪却有着雅俗共赏的神妙魅力!
文章作者用下里巴人的眼光欣赏古典诗词,岂不是大陆的农夫村姑听贝多芬的交响乐?
古典诗词在文章作者眼中竟成了“人生场景最好的替嘴”——这样俗不可耐的语言形容阳春白雪的古典诗词,不仅是作者语言的贫乏,更是欣赏水平的低俗了!
至于作者说古典诗词可以平衡过度的理性思维。这个说法让人费解:什么是过度的理性思维?古典诗词是怎样平衡过度的理性思维?这些问题,文章都语焉不详。人的思维都是因人因事有所不同。思维中若理性在场,那是判断与决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思维活动并不受理性的支配。旅游中的人,闲聊中的人,喝酒喝茶中的人,谈情说爱的人,说悄悄话的夫妻,聚会中的朋友,聚餐中的同学,餐桌上对面的同事,他们都可能说话,但不可能都是理性的话,不可能有过度的理性思维。作者从哪里看到了过度理性思维?
目前有成千上万人喜欢古典诗词,大概没有人是为了平衡过度理性思维,才去读古典诗词的吧。
不过,古典诗词含有的非文学的史料价值,也是学界都知道的常识。诚如陈寅恪所言,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读古典诗词,可以收“以诗证史”之妙,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独有的史学价值。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专文谈过了,这里不赘。
不过,谈古典诗词还是应该抓住古典诗词涵有的光辉灿烂的审美价值——这是篇大文章,也是篇谈不完的常说常新的文章。
实际上,古典诗词涵盖乾坤、美贯千秋的气象,笼罩着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这座宝藏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学中唯一能在世界上大放异彩的艺术瑰宝。
古典诗词迷人的审美魅力,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若问小学生为什么喜欢古典诗词?他们都觉得朗诵古典诗词,铿锵有力中朗朗上口,踏着激荡人心的节拍,诵出动人的诗句,有种唱歌般的怡情温馨,如沐春风般的轻松愉快!
遗憾的是,文章作者怎么连这点都看不出来,谈什么古典诗词“是最高级的奢侈品”呢。
欧洲人流行这样的谚语:“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套用这句西方谚语的中国说法是:“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不野蛮,不低俗,不鄙陋,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为什么这样说呢?
古典诗词犹如音乐一样,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壮大人的襟怀,开阔人的视野,提高人的意志力、丰富人的精神家园。
如果说音乐都是在听乐曲中,演奏乐曲中,演唱乐曲中,潜移默化地对人发挥这种神奇的妙用;那么古典诗词则是在百读不厌的吟诵中,踏进古典诗词的情调氛围,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从而实现了古典诗词对个体精神世界的上述妙用!
作为中国人,作为汉语世界的人,不喜欢古典诗词,是很不应该的!犹如:俄罗斯人不喜欢普希金的诗,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小说。英国人不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人不喜欢歌德的《浮士德》。意大利人不喜欢但丁的《神曲》。 法国人不喜欢雨果与巴尔扎克的小说——毋宁说,既是常识上的缺欠,更是文化修养上的阙如。
有人说如今已经没有人看书,都看手机了。看手机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且不说看手机是否是文化学习,能否有文化修养?看手机大概是大陆人的“井中之蛙”!在日本、在欧美,读书者大有人在,看手机者倒是十分罕见。若都是文化修养,修养上的高下差别立见矣!
不过手机上也能读到古典诗词,那真是莫大的幸事啊!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古典诗词是审美意义上的创作》 发布于2024-3-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