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神州风景名胜N首(35-36) - 世说文丛

张宣丨神州风景名胜N首(35-36)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35.临江仙(格二)·布达拉宫
          
壁立依山构筑,群楼气贯苍穹。
横空出世庙堂隆。僧舍和佛殿,灵塔与寝宫。

墩厚花岗墙体,红白宫殿金瓶。
文成松赞共融荣。长廊多绘画,达赖展生平。

微信图片_20240328191418.jpg

注:
布达拉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最初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90年8月后重修。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实际只有9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嵌以黄金珍宝,配以彩色壁画,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
布达拉宫以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36.风入松·青海湖

水天一色海般蓝。浩渺无边。
牛羊肥壮花如锦,最壮观、鸟类联翩。
鸥雁鸬鹚汇聚,筑巢鸟蛋窝连。

野花齐放金银滩。美丽草原。
王洛宾与卓玛,歌一曲,广为流传。
茶卡盐湖漂亮,水冰倒影云山。

注: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摄氏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环湖西路边,因在鸟类产卵期间遍布鸟蛋也称蛋岛。鸟岛是青海湖边的鸟类天堂,每年4-6月春夏之交时有数十万计的鸟类来此栖息,十分壮观。鸟岛东部巨石悬崖临近湖面,这里是鸬鹚等鸟类的王国,岩壁之上鸬鹚窝相连不断,像是鸟窝构成的城堡。小岛地势平缓,适合鸟类筑巢垒窝,全岛遍布鸟巢,岛上适合季节时鸟类极多,约有10万左右。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几十种鸟类一起来到里筑巢垒窝,其中由多种珍稀禽类。到了产卵季节,鸟蛋 一窝窝密密麻麻,所以人们又称此岛为蛋岛。
至2014年8月,青海鸟种记录增加至222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鱼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
金银滩草原。草原的西部与青海湖相临,东北部被祁连山环绕,平均海拔3200米,分为金滩和银滩。一条小河穿流其间,北岸草滩上盛开着一种叫金露梅的金黄芳香的小花,故称金滩;南岸草滩上则是洁白如银的银露梅的天下,谓之银滩。每到夏天,野花盛开,金花白花绽放成片,犹如金色和银色的草滩,金银滩草原便因此而得名。“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在她身旁……”据说王洛宾先生就是在金银滩草原遇见了美丽的卓玛姑娘,才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湖西侧的乌兰县茶卡镇境内,距青海湖区域的黑马河乡约80公里。茶卡盐湖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盐场,湖水含盐量很大,会自然结晶成为一片白色的湖面,将天空、云朵和对岸的山都倒映在湖里,非常漂亮。游客还可以赤脚走到湖面上观看和拍摄自己的倒影,好像天空之境。景区里还有众多的盐雕可以观赏,还可以乘坐小火车到盐湖的深处观光。                      

微信图片_20240328191443_副本.jp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神州风景名胜N首(35-36)》 发布于2024-3-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