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一枚“二运会”的封标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一枚“二运会”的封标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40529100623.jpg

前几天,藏友老牛跟我说,他收藏了一枚老火花,是青岛火柴厂的。没想到火花的细节还没多讲,就直接给我送来了。感谢之际,老牛非常客气地说,这是“对青岛火花收藏的一点微薄之心!”

与老牛相识,已有五年多的时光。期间,见面三次。在相约的公交站点,在没出街面的地铁站台,还有一次是到了老牛的工作单位。火花只是他藏品的很少一部分,但每每有了新品,老牛总要发来图片让我看看。如有我没有的,就顺便补了不足。
 
这枚9.0 x 7.1厘米大小的火花,是1965年青岛火柴厂出品的“二运会火柴”的封标。以十盒火柴为单位,使用专门的包装纸裹起来,再在外表粘上一枚稍大的标贴,这就是火柴厂印制封标的作用。
 
虽然可能是不起眼的一枚封标纸片,却是火花收藏者追捧的佳品。青岛火柴厂推出的二运会火柴,有十枚不同的图案,是用于盒面粘黏的贴标。与之配套的封标,则正好验证了“物以稀为贵”的法则。
 
封标之所以较为少见,一是它本身的印刷量和使用量就少。再者,这枚封标当年因为火柴厂的领导层以及流通环节的商业公司都认为,封标画面的两名运动员,在头部的绘制上是不完全、不完整的形象。最终结论是,不同意用。

微信图片_20240529100633.jpg
 
二运会,如这枚封标所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于1965年9月11-2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29个代表团、近六千名运动员、参加了22个项目的比赛,可谓一次体育运动的盛会。
 
从封标图案可见,男运动员手握羽毛球拍、女运动员手执鲜花,描绘的是一幅比赛胜利、夺取奖牌的画面。背景中,还配以终点冲线、投掷铅球的田径运动员以及飞机跳伞的项目。二运会的会徽,也在封标的显要位置,是由金色跑道、醒目的“2”字和飘扬的红旗组成。
 
据了解,青岛的二运会火柴,在九月份开幕之前,就已准备就绪。因为封标的头部图案出现的原则性问题而不能正常使用,恐怕是造成这枚火花自然稀缺以至收藏爱好者认为是一贴难求的缘由。
 
藏友老牛,热心赠花。且出发点是“对青岛火花收藏的一点微薄之心”,着实令人感动。曾经飞入万户千家的日用火柴,如今早已远离大众群体的生活。然而随之兴起的火花收藏,不仅是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艺术的牵挂,更多的是向过往致敬、让回味无穷。
 
如此微薄之心、一己之力,乃是城市精神的历练、文化境界的升华。原来小小的大众收藏,还肩负重重的社会责任。老牛,真牛!
  
2024.5.28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一枚“二运会”的封标》 发布于2024-5-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