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笠翁丨音乐传给听众的是什么? - 世说文丛

舟笠翁丨音乐传给听众的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听完马友友大提琴演奏的《Merci》,曲终情未已中有朋友问:“音乐传给听众的是什么?”

这个朋友的提问,是个熟视无睹的问题,很多人喜欢听音乐,却并未考虑“音乐传给听众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音乐传给听众的是情感。

演奏家娴熟的技巧动作及其神色表情,传递的也是情感。

在这个意义上说,作曲家的创作,是用乐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作曲家的情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从外界客体对作曲家的精神触动中来的。这种触动激励了作曲家的情感勃发,变成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就是通常说的灵感来了。

作曲家借着活跃的灵感,写成了曲子,便是完成了一部音乐创作。也就是说,乐曲都是蕴含着作曲家情感的作品。

所以作曲家与文学家一样,都要具备善感的能力。善感是敏锐的感受能力。这种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天赋,并非谁都有这种能力。所以作曲家都是天赋的才能。不是谁都可以当作曲家的。

一个没有善感能力的人不管怎样培养,怎样努力,很难成为称职的作曲家。

演奏家通过乐器把乐曲内含的情感再现出来,让听众分享。

所以演奏是音乐从创作到欣赏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演奏家则是这个中间环节的关键人物。

不过演奏家对乐曲情感的认识、理解、体会、感受,不可能完全符合作曲家赋予乐曲的情感。优秀的演奏家往往丰富、拓宽、升华了乐曲中的情感,这是演奏家对乐曲的锦上添花!

都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这个说法的唯一原因就是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而人类的情感大同小异,并无本质区别。

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例如节奏、音阶、声调都是围绕情感而变化的;例如旋律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都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这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东西方都是一样的。

当然音乐的表达方式,东西方可能有着某些水平上的差异,例如中国的音乐没有和声、和弦,就无法出现有和声、和弦的欧洲音乐、例如交响乐中的那种立体感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音乐上的这些东西方差异,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必讳言。

情感是人类天生的精神素质。所以东西方人类听音乐得到的精神感受也是大同小异的。例如哀伤悲愤的《江河水》,外国人听了也会有同样的精神感伤。

例如舒曼的《梦幻曲》中国人听了也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爱情的浪漫;童年的轻松;以及宁静致远的意境;超脱淡然的悟道;归隐山林的修行……

欧洲人有谚语:“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音乐是传递情感的艺术。听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与升华。一个情感丰富高尚的人,必定是个品德优良的人。

几乎所有的犯罪,都是精神家园荒芜的人干的。

精神家园是天生的,是以情感与审美意识为底色的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精神家园需要不懈地耕耘。这种耕耘主要通过读书、听音乐,及个人修养、修行中的做功课实现的。

所以强调读书爱好音乐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实用主义文化人眼中的那些功利性价值;更重要的意义是自身的精神家园通过这种读书听音乐的耕耘,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使自己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使自身的情感深厚高尚起来。明白了这个人性优化的原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欧洲人看重“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这句家教的箴言。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说,爱好音乐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音乐是人性优化不可替代的最佳方式。那些跟着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的大陆人,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不过是停留在音乐给人类带来共同的精神愉悦这个层次上;并不知道音乐对人性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伟大意义!

曾几何时,大陆的很多学校竟没有音乐课!上过学的人竟不懂音乐,不爱好音乐。绝大多数人不识乐谱。仅此一点批评教育缺乏人性,难道不是事实吗?

长期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除了社会的原因以外,缺少人性的教育咎不可辞!

教育不重视音乐,我们很无奈!但是明白了上述道理后,我们自己应该重视音乐,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爱好音乐。让音乐传出的情感力量,修复被教育戕害了的天性。让音乐的美好情感挽救支离破碎的人性。

 

舟笠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舟笠翁丨音乐传给听众的是什么?》 发布于2024-9-2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