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 - 世说文丛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古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成就一个文人的两个必要条件,这两点,姜寿民先生青年时期就初步做到了。

1-3.png

这里略说“行路”。行路,不是当代人所谓的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虽能无远弗届,却一问啥也不知道……而是需要观察、接触、领悟、思考,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貌。

4-9.png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拨乱反正后,文艺界空前活跃,书画金石方面的许多活动极有震撼力,先生的篆刻作品、论文多次获奖,他本人除了供职工艺美术研究所,主讲函授学堂,还南来北往,履迹多方,见过不少前辈高人、同龄俊彦,精神上得山川之助,同道间相互砥砺,在长者那里受到相应的启迪、熏陶。

2.png

启功先生北京小乘巷的寓所,寿民先生去过好几次,那是启先生借住的妻弟的两间房子。有一回在屋里正跟启老聊著什么事,听到后面不时地传来“簌簌”的声音,年轻人好奇,扭头看了看,启老说,后头有根梁子折了,甭理它。寿民先生吃了一惊,心想,房梁断了一根,即使房屋一时不会倒塌,那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看启老那从容澹定的神态,年轻人心里的紧张劲儿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古人所希望的“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修养,现实中活生生地见到了。

12.png

当时政界、学界、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如谷牧、赵朴初、钱君匋等先生,也都很喜爱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姜先生到上海,拜访过钱君匋先生,钱老来青岛,也特意关注过这位晚辈,兴之所至,钱老还亲自操刀,为寿民先生刻过两方名章。

14-15.png

年龄相仿的全国各地书法篆刻界精英,寿民先生青年时就结识了不少,取长补短,交流心得。
他退隐多年后,上海的一位金石名家还特意在一份国内驰名的书法杂志上,刊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问候这位几十年的老朋友。
一九八九年左右,青岛书协、画院等单位派人到外地授课,姜先生作为书法、篆刻课程的老师,到胶州讲课好几年。现在许多已步入老年的学员,对当年姜老师翩翩的风度、优渥的学识,仍然记忆犹新。那几年先生也经常小住胶州,感受那里丰厚的文化底蕴。

16.jpg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寿民先生曾客居河南多年,作过中国美术出版社、中国名牌杂志社的编辑,担任过《青少年书法》杂志的编委、责任编辑,等等。
那些年,先生充分饱览了中原文化的风采。

17-18.png

寿民先生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名家,他的学术、艺术成就是要载入史册的。
他早年就有著较为丰富的阅历。



原载 青岛大愚美术馆 
2024年03月28日 19:09 山东


王作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 发布于2024-10-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