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四方路菜店所在的三角地,经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已经拆旧布新。没有在意,何时又在当年菜店的北门位置竖起石刻的“大鲍岛赋”。仅就言辞之华丽、叙事之宏大,即顿生疑惑。比如:
德入胶澳,占地迁村……集四海之英才,纳五湖之珍奇,聚八方之物产……节物风流……实升平之乐国……
没有文学素养,读来确也不易。没有书法功力,刻字亦难赏析。不过拐到四方路一面的中英文对照的牌子,还是想多说几句的。
想说,是因为先看到了“水龙池子”下面的Poo——表面反光,误把Pool(水塘、池塘、水坑)看成了Poo(儿童用语的㞎㞎、拉屎)。不解的是,Poo(l)上面还是一个Long(长、长的、长期的)。
再往前看,是Shui。上下对照,显然这是汉语拼音的shui long(水龙)。但是,英汉如此混杂,没有歧义亦生歧义。水龙池子,到底应如何对应,还是需要从整段的文字中找到相关的描述。
六行的中文简介,读起来似乎也有不解之处。
① 旧青岛被称为“三角地”,新中国时,不是也叫“三掘地”吗?
② 这一排水龙头,到底有多少?它们都是什么样式的水龙头?
③ 三条石板砌成的水槽,是指有三条水槽还是三条石板的结构?
④ 打水、洗衣、洗菜,大致的这三种功能,在此是怎么分布的?
⑤ 此后,其用途多次演变,到底是指在哪些方面以及什么用途?
与此同时,对应的英文翻译还遇到下列八大问题:
第一,专有名词的规范,比如,Dabaodao比早先“大茅房”翻译的Dabao Island略微合乎情理。是否需要标注“以前称Tapautau”,值得细究;
第二,“三角地”直接写成Triangle就行,为什么还要跟个Land?
第三,将shuilongtou的汉语拼音引入英语的文字表述,最好采取斜体方式以同正常的英文区别;
第四,“水槽”以sink表示,其基本含义是指厨房里的洗涤池、洗碗槽。历史上的水槽到底是什么状态、什么结构,有必要了解后再做翻译词汇的选择;
第五,英文翻译的a sink built with three stone slabs here,转译而来是“这里用三块石板建造的水槽”之意,是否与中文的表述不同?作为“厚板”的slab,不同的场合,其厚度也不尽相同。关键是,三块石、怎么建?
第六,所见的Shuilong Pool,即为“水龙池子”。但Shuilong与ShuiLong定然不同,且不论sink和pool两者又是什么关系;
第七,这里使用many times的翻译,比中文表达的“多次”,还不知道要多多少次呢。
第八,需要提及的是,二维码下面还有EARN MORE对应“了解更多”。如果它不是LEARN(学、学习、获悉)的误写外,那么earn more代表“赚钱、挣得更多”或“赢取更多”的意思。你来扫一扫,果真如此吗。
最后是三张老照片。两枚上下的小图,应当为同一处地点。但大图究竟是在哪里,尚需进一步甄别。不管怎样,既然上了三张图,至少应当注明拍摄的时间段和所在地。只字未提,谁又能去啃这几个木头梨呢。
原载 rossen
2025年1月7日 00:01 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