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凤凰传奇组合推出中国古典风味的歌曲《荷塘月色》,很快这首散发着浓郁江南水乡气息的旋律就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北大荒的文雅姑娘范晓雨对该歌情有独钟。去年在郊游大客车上听小范女士三次演唱这首歌。大概这首歌已成为来自沂水蒙山女儿的保留节目。
提起“荷塘月色”四个字,人们自然想到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文章写于1927年的清华园,后成为中学、大学语文教科书必选内容,“十年浩劫”除外。
1962年秋,我读中学二年级时,曾听过时振和老师讲授过此课。朱先生笔下“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的景象,至今令我不能忘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自然段描述的最后八个字,在当年课文里遗憾不见了,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怕将涉世不深少男少女引入邪路。
记得课文也将梁元帝《采莲赋》删去。大家知道这篇赋写的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采莲嬉戏的场景。这段文字放到这里,与上文“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前一后,一静一动,遥遥相望,相映成趣,多么惬意美好啊!
随年龄增长,再读朱自清这篇美文,过去不太留意的地方,越来越喜欢,沁人心脾,感同身受。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歌曲《荷塘月色》词曲作者是黔东人张超。他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该院不开授音乐课程,不过张的这部作品创作源头必定与朱先生言辞隽永的《荷塘月色》有关。中学、大学《荷塘月色》课文散出的情感美、语言美和意境美一定深深打动了张超这位音乐人。
1970年代,我曾在广州冬训,从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曲宁那里借了一册《大学语文》课本,里面有朱先生的四篇散文:《荷塘月色》《背影》《两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第四篇记不清了,可能是《旅欧杂记》;因为现在只能回忆起文中有威尼斯的“贡朵拉”。
广州地处岭南,没有冬季,四季挂蚊帐。一天训练比赛结束,晚饭后就躲进蚊帐“成一统”,阅读休息。看到《背影》里最后两行字—“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翻阅到此,我也竟然不能自已,睁开泪眼,看到隔着蚊帐的灯光一片朦胧。
《荷塘月色》说荷花的香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记得时振和老师讲到此处如此说道,多么美妙的比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