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个自以为明白的教育官员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地指出:死记硬背是封建社会僵化的教育方法,把学生都背成书呆子了。我们新社会的学校要杜绝死记硬背的不良现象。
从那以后,学生被解放,不再背书了。
问题是私塾教育背诵四书五经不足道,学生真能成了书呆子。
但是背诵《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前赤壁赋》《桃花源记》《出师表》《阿房宫赋》《陋室铭》等名篇,怎么可能背成书呆子呢?
背书不是坏事,坏事在背诵不应该背诵的糟粕书上。例如让学生背《弟子规》,岂不是戕害学生的天性?
1970年代后期,我成了当地中学的数学教员,我对教育抛弃“死记硬背”这一做法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学生把课本上所有的概念,如定义、定理、定律、推论、法则、原理等,都背得滚瓜烂熟。教师提问时,学生必须不假思索一字不差地把它们都背出来,不得迟疑,迟疑属于没有背过。学过的数学公式必须不假思索地立刻写出来,迟疑属于不会写。
这个数学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背书”的做法收效明显:一个学年下来,我教的数学班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领先于同级的三个数学班。
当然数学教学能否出成绩,还与课堂教学有关。但是上述严格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却使学生具备了学好数学的基本素质。
因为学生解答数学题,无非是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公式在解题中作出答案。学生如果对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公式不能烂熟于心,怎么可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公式解答数学题?
学生解答复杂的数学题,需要利用数学知识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找出解题思路。如果数学知识不能明明白白地烂熟于心,模糊的数学知识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联想,很难找出解题思路。
实际上数学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天资聪明,普遍的共同特点是:都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烂熟于心。这种烂熟于心才是学生解答数学题中能游刃有余的根本条件。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实现数学知识烂熟于心的唯一办法,就是背书、死记硬背。
不过背书、死记硬背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中的必须;也是学习写作中,练好作文基本功的主要方法。
众所周知的是,包括背书、死记硬背在内的读书,也是丰富精神家园的不可或缺。
人的精神家园若何,决定了人的精神境界、心理襟怀、眼光视野怎样——这都是关乎写文章水平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天生的精神家园,是由情感与审美意识构成底色的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后天通过读书实现对精神家园的耕耘是极其重要的精神修行。
读书中的背书、死记硬背则是这种耕耘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果说背书、死记硬背对精神家园的耕耘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那么背书、死记硬背则直接增添了潜意识的语言储备。
既然写文章都是潜意识储备的语言自动流入笔端成了文章。那么为了写好文章,则必须首先增添潜意识语言储备。这是写好文章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但不是所有的读书都能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这与读书的兴趣及方法有关。感兴趣的文字语言容易进入潜意识储备。而背书则是有效地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的最好方法。
当然这里说的背书并非把整本书背过,而是对书中那些生动的、精彩的、有思想情感的段落熟读中实现“背书”的目标。这种“背书”会使美好的语言不自觉地进入潜意识语言储备,成为自己写文章的文字来源。
中国古代文人都很重视背书,背书是古代文人读书的习惯。
例如清蘅塘居士撰《唐诗三百首》序中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说的“熟读”,其实就是背诵的意思。吟诗在这里就是写诗的意思。古代文人写诗大都是先嘴里念念有词吟诵成句,反复吟诵成诗,再用笔题写纸上反复推敲,最终感觉完美无缺了,才敢出手示人。
蘅塘居士序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读者:你能把“唐诗三百首”背过了,以前不会写诗,现在就会写诗了。这句话在流行中广为人知。但不是谁都能认识到这句话暗含着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读书多了,自然会提高写作水平。
不过别忘了,这里说的读书含有背书的意思。
而今日的作文教学与家教思想,虽然看重学生写好作文的问题,却都是把写作知识、写作方法灌输给学生,并不重视学生的读书问题。
社会上的写作辅导班给听辅导的学生不厌其烦地讲作文知识、写作方法。这样的作文辅导课,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外,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收效甚微!
这些语文教师与家长可能都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却并不清楚这句话内涵的道理十分简单、万分重要: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除了读书外,谈写作知识,谈写作方法,都是没有用的废话!
当然本文谈到的背书及死记硬背是有前提的:必须是搞明白了的东西才能背书、才能死记硬背。
人在学生时代通过背书、通过死记硬背打下的知识基础,是牢固的、扎实的、清晰的,是终身受益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但是这个青少年时期通过背书、死记硬背练就的基本功,属于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没有这个基本功的人,才有了“老大徒伤悲”的悔之晚矣!
所以要求学生背书、死记硬背,是家长与教师为学生一辈子负责的重要义务!
舟笠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