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大禹执政13年。可能因为他建筑的石头城——今石峁遗址在陕西黄河附近,从而说他致力于治理黄河洪水。其实不然。他治理洪水,似乎是后世治理国家而特设的比喻——先贤们认为国家像桀骜不驯的洪水,治理它是“疏”好,还是“堵”好。“疏”好,于是大禹治水就成了“疏”的胜利。其实最大的误会是鲧和大禹治水都是堆土建筑大土台子,建筑一个个大土台子避水。这种大土台子早在鲧、大禹之前就有了。古人叫这种治水是“平治水土”。这些大土台子就是“平治水土”的工作台,大土台子就是中国特色的城池。如果非说大禹的时代有什么发明,大概就是所谓的“禹铸九鼎,“九鼎”象征着中国九州。可能国家的权力,就是用这种鼎来象征了,有国家,意味着就是有个铜“鼎”。
此“妄议”,还是要从民族集团的图腾崇拜入手。传说大禹所属民族集团是龟鳖为图腾。殊不知令鲧和大禹成名的大土台子,在《易经》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屯”,“屯”字象形龟鳖在河畔土涯里产卵状,鲧、大禹所建的大土台子无疑成了龟鳖的老巢,因此龟鳖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鲧、大禹的图腾。龟鳖图腾本是颛顼氏的图腾,女娲氏继承了这种图腾。其实今天中国人的愚见“龟鳖无牡皆雌”,还能见到帝颛顼和女娲氏处于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之痕迹——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龟鳖无牡皆雌”的愚见,正是龟鳖图腾承载的母系社会婚姻状况。
所以古书上说鲧、大禹来自帝颛顼,恐怕这是黄帝氏民族向伏羲女娲在套近乎。中国四大天区也许早在黄帝氏开发黄河流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黄帝氏一定要“削尖了脑袋”,在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四大天区”占一席之地,否则就不是正式的人了。这大约也是历史上所以就有了颛顼氏和黄帝氏的血缘道统吧。
我怀疑这是后来小说家之言:黄帝争帝成功之后,追随仙人修仙,修成后前往今河南境内荆山,采首山铜铸鼎,鼎成之日,神龙自天降,垂龙须于鼎上,黄帝顺着龙须爬上去,御龙飞天而成仙。
我怀疑这也是后来小说家之言:大禹平定天下之后,在会稽山会见各路神灵和部落。当时大禹德行旺盛,天降二龙,大禹就用两条龙拉车巡游,途经南海防风氏部落上空,漫天箭雨,二龙突然发出龙吟,骤时狂风四起,雷雨大作,阻挡了箭雨,拉着大禹升天而去。
乘二龙、乘两龙都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乘二龙、乘两龙都是指帝舜氏豢龙一事而言。二龙、两龙,在帝舜时代,都是指伏羲女娲为代表的龙图腾而言,因为《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大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昊氏是伏羲女娲的合称,“龙师而龙名”则是图腾崇拜以龙,二龙、两龙是指伏羲女娲两条公母龙。中国人的祖先是两条龙。帝舜氏豢龙,就是帝舜氏有意以龙设教——伏羲女娲之祖先教。既然黄帝氏不是伏羲女娲族系的直系子孙,怎么会“黄帝乘龙”而大禹也会“乘二龙”呢?
所以《竹书纪年》载大禹不敬畏龙图腾:“(禹)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故而我怀疑大禹不相信龙图腾,因为他的祖先不是龙图腾的代表人伏羲女娲之族系。
但《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即启,夏朝的第一代皇帝叫‘启’)。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夏后启为什么一反大禹,反而靠拢龙图腾呢?对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夏帝孔甲也开始模仿帝舜氏“豢龙”,也就是说开始承认龙图腾之祖先崇拜是治理国家的不二法宝,于是任命帝舜的豢龙专家董父之学生刘累也来养龙。这时候的“龙”成了夏后氏自家的神物了。显然夏后启发现龙崇拜很有凝聚民众的作用,于是充当一把龙的传人,当然更可能的是他和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某重要人物联姻了,这就是“乘两龙”吧?
当然更可能的是他需要治国的典籍——《易经》,伏羲氏发明的阴阳成卦模式。
在周朝以前,易书有很大的精神力量。我猜测,夏后氏使用的是应是《连山》易书。连山氏即烈山氏,亦即魁隗氏,魁隗氏就是炎帝氏,炎帝氏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一代代表,启为了以易书的精神魅力治理天下,于是必须有一定的宗教仪式过程,这个过程就可能是“乘两龙”仪式(‘乘’在这里当依靠解),“(夏后)开(启)上三嫔于天”(大禹的儿子启,以“三嫔”——多个女人祭祀炎帝氏之上帝)以使用《连山》易书,这大概也就是“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夏后)开焉得始歌《九招》”的意思吧。
夏朝到底是历史还是神话呢?既然许多人认为是神话,我们不妨从神话传说当中找出其前后贯穿的逻辑——神话发生的事情当中有非常清楚的编年,非常清晰的对立双方的作为关系,不是一团粥,显然,这就是鲜活的历史记载。
总之,我要说的是:黄帝和大禹并不崇拜龙图腾,但是要统治国家,必须有让人民信服的治国理论,于是“乘两龙”以突破“神不享匪类”的祭统,终于让夏后启“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始歌《九招》”了。
《竹书纪年》虽然是战国时期的史书,但战国人对上古的记录应当瞩目。《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帝舜氏政变了帝尧,暂且不论。用今天的话说“舜野死”,就是帝舜氏政变了帝尧氏——大禹趁着帝舜视察外地方国的时候又政变了帝舜。虽然大禹政变帝舜之说有碍大禹留在今天历史课本上的光辉形象,但是我们排查了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不能不承认大禹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政敌。政敌的合和,是暂时的利益一致,政敌的对立,迟早有一天会公开。大禹政变帝舜,是迟早的事。
《国语·周语上》记载:“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大禹的父亲鲧被封为崇伯,封地就在嵩山附近。关于“融降于崇山”(《竹书纪年》载: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旧注纷纭,但我们只要知道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之核心民族是祝融氏,祝融氏就是大昊氏(重黎氏)、崇拜龙图腾,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以我的话翻译,这就是:黄帝氏之后在中国的兴起,是因为龙图腾、龙图腾的灵魂祝融氏将“崇山”——大禹父辈的国家(崇山,‘山’家山、国山)当成自己的归属了。这纯粹是毫无原则的造谣。但是我们不能不说,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一个国家,名字叫“夏”。
夏必须造出传承有序的国家形成之理由。夏朝建立是伏羲女娲氏之龙图腾、太阳家族之祝融氏的神灵,在夏后氏干预的历史上,竟自愿成为夏后氏之族神的结果。
这就是夏后氏造谣自己是帝颛顼之后的原因。后世诠释历史时更是引经据典,说“黄帝乘龙升天”、大禹“乘两龙”的存在。
总之,人文之祖黄帝,因为“夏”的存在而光辉。
“夏”因为取而代之帝舜的“虞”号,而有了伟大的“华夏”一词。
“虞”因古读音“华”而有了今天我族“华夏”之“华”名。虞朝和夏朝,的存在,因有了“华夏”,因而有炎帝、黄帝之尊。
炎帝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一代代表。有一种传说是“炎帝豢龙”(见《搜神记》)。这最少可以证明炎帝是龙图腾、龙的传人之一代祖宗。
许多人不乐意听大禹政变这个说法,而说《竹书纪年》充满了阴谋论,殊不知人类的本性就是为了“多吃多占”而斗争,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不是古代的人不爱听“大禹政变”,《山海经》里哪会有那么多鲧、大禹和自己的敌人斗争的故事被记录在案?
大禹“政变”,实际是自己靠“打江山”打出来的。
或者考古学的挖掘,给我们上了史前政变之生动的一课:
《搜狐》之《2007年,山西古墓出土一具女性骸骨》一文:载,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边发现了一些城墙的遗址。人们就将其称为陶寺遗址。这片遗址至少都有4000年的历史,
从1978年至1987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当地的文化局合作,对这片遗址展开了发掘和研究。专家们在其中发现了一千余座墓葬,其中大型贵族墓葬就有9座,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
在1999年到2001年,以及2002年的春季,考古队员又展开了几次发掘,人们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制作精美的陶器,还有许多华丽的陪葬品。
2007年的一次发掘中,人们却发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墓葬。在宫殿区中部偏东的挖掘,考古队在钻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面积足有8000平方米的大型地基,在这些基址上,考古队员们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土坑。
在继续朝着土坑往下清理的时候,专家们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白骨。
其中有一个景象更令人感到害怕:在8号坑中的底部发现了一具保存得较为完整的骨骼,由于保存得较为完整,人们立刻辨认出这是一具女性骨骼。就此,我问自己:什么民族图腾崇拜牛?
图1·史前政变真是野蛮——用牛角插入女人的阴道,
显然这位女贵族生的子女是新政权的反对者
显然这位女贵族生的子女是新政权的反对者
专家们也立刻找到了这位女性的死因——一根牛角遗留在这具尸体的盆骨处,并且牛角已经深深地通过阴道,嵌入盆骨,穿透了她的腹部(图1),正是这根牛角造成了这名女子的死亡。这女子是陶寺本地的一位居民,死时大约35岁;牛角插入身体后,她并没有立即死亡,可能被人抛入坑中,颈椎在下落的时候被折断(或被人有意折断)才死去。
专家们还发现,在这个土坑中,不只这名女子遭受了这样悲惨的事情,在8号坑中还发现了许多白骨,这些骨头散乱在各处,几乎不能拼凑成一具完整的尸体,并且,在8号坑中,专家们就确认出了36个人类个体,其中14岁以下的孩童9名,15到35岁之间的青壮年22名,35到44岁的中年人4名。俑坑中出土的大部分白骨都是头骨。多是青壮年,且许多头骨上有劈砍的痕迹,说明头骨的主人在生前也遭受了和那名女子一样的折磨。
此外,在这座坟墓中,专家们还发现了许多由人的头骨制成的器具,在这些人骨制成的器具上,隐隐约约透露出了一些神秘的花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据专家考证,在这个地基之上曾经修筑了三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宫殿,但是,在陶寺晚期这些宫殿,都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曾经辉煌的宫殿被夷为平地,并且还多出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土坑,用来埋藏这些死去的人。
由于坑中的白骨均为非正常死亡,所以专家认为他们不应该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人。
这无名女子的死因:恐怕是某次政权迭代暴力的痕迹。
专家们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这具骨骼展开了检测,最终认为这名女子应该是当时的一名贵族。
俑坑中的碎瓦、焚毁殆尽的宫室、七零八落的白骨、盆骨刺穿牛角的女性尸身、人骨制成的装饰……在8号坑中所有的发现都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谜题,没有故事经过,也没有前因后果。
时间来到2013年,陶寺遗址迎来了再一次的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的意外发现,才给了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
原来,在13年的发掘中,人们发现了陶寺宫城的城墙,并且在其中还有一块打破了城墙基址的墓地,人们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陶寺宫城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被焚毁的范围,新任的统治者完全可以住在别的地方。
人们将1978-1985年间的发掘成果总结起来,最终用碳14测定,将陶寺文化分为了前、中、后三期:
1.前期文化距今约4300-4100年;
2.中期文化距今约4100-4000年;
3.晚期文化距今约4000-3900年。
因此三个政权彼此取代的时间节点可能如此:
1.帝舜氏政变了帝尧氏;政变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57年前后(根据《尧典》四仲星所在的位置推定)。
2.大禹政变了帝舜氏;时间在公元前2071年前后(据国家夏商周断年工程推定)。
3.可能是夏后氏初期政权、在今陶寺石居的住夏后氏王族,如后羿政变之夏后氏王族居地等。
8号俑坑中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可谓是一切原始政变的代表。
估计庄子见多识广,非常明白政是帝舜政变帝尧开始,直到后世政权交替,使用暴力是必然方式,所以《庄子·庚桑楚》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
江苏连云港之苍梧九嶷山才是帝舜葬地、山东日照才是大禹真正的陵寝所在地。显然大禹建造了石峁古城,又去征战杀伐了。如果连云港、日照会稽山这两个地址正确,显然帝舜氏的遗民还不平静,大禹必须亲征方可。
山东日照、连云港苍梧区,显然距离不远(这两个地方我都考察过)。
如果我的上说可准,大禹之死不在今石峁遗址,是在今山东龙图腾的信仰地区。
《竹书纪年》载,大禹“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秋八月,帝陟于会稽。禹立四十五年。……禹崩,……天下归启。”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名山曰不句,海水入焉。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共工之台”,就是“共工国山”,“台”就是共工国建设的大土台子,“系昆之山”就应是共工国山的原基础。他在今石峁遗址的北面。因为它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一处根据地,所以“射者不敢北射”,这可见大昊氏虽然被大禹取代了,但他的余威仍然不减。这就是以后后羿政变的社会基础。
《竹书纪年》又载:“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益干启位,启杀之”等等,这个“后稷”不是黄帝的后人、周王族的先祖姬弃,他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人,名叫“柱”。这个“柱”在帝舜氏管理帝尧氏的江山时,出任管理农政的官员。所以帝尧的儿子“丹朱”被“柱”流放到了丹水。“益”,据说是大禹的助手,按有功劳就当出任领导人的古制,他应当是大禹的接班人,但是启不让他继承大禹的衣钵,因为他姓嬴,是古老的少昊氏民族之出身。启自己当了夏朝的帝王。“益”的失意,是“家天下”的开始。
帝启十六年,启死。
启面临着龙图腾崇拜的天下格局,一度想“乘两龙”,可能接受了伏羲氏创立的易书,以为统治天下的理论依据。这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之:“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即启)”所记载的事情(见上文的有关介绍)。
帝太康元年癸未,启死。太康即位,之后,后羿可能因而入居斟寻。大家都认为今河南斟寻为史籍记载的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寻为都(一般人理解其位置在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实际河南之“斟寻”,它可能仅就是“二里头文化遗址”。
图2·出土于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先商之象征的酒爵
从这个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爵之造型可以得知,这是青铜爵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这是一个三足鸟鸟身、生着龙眼睛的变形凤鸟(图2)。
这不是夏王族的图腾崇拜,这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太阳鸟(图2)——凤鸟或玄鸟。我的这种推论也许过分大胆,但我的理论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成熟之龙凤图像,是绝对的“龙中有凤、凤中有龙”。这个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酒爵的爵体是变形的三足金乌,“爵”读音念“雀”,它的前身是大汶口文化的标准器皿仿“鸟”形的鬶;这只酒爵流上的两个“衡”,不是节制饮酒多少的物件,它是龙眼睛的象征,是节肢动物虾蟹的眼睛之模拟,是至今仍认为龙兵“虾蟹”的眼睛;就因为这种虾蟹的眼睛,我们才知道这是龙眼睛的借代。这种借代和模拟三足金乌的爵体,就是起自大汶口文化太阳鸟(凤鸟)的基本造型,商代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三个硕大的青铜面具,他们就是一个季节三个月的日头(太阳鸟)的人格具体化;三个大大的日头,其“耸目”是“虾蟹眼睛”,翅耳是变形的“凤鸟翅膀”。这些正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只太阳鸟象征——“爵”的特征!
太阳鸟是龙凤的结合体,这是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必须,合乎这两个必须,才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宗教道统。
显然这个“斟寻”之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先商遗址,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升华。
《竹书纪年》上的夏都“斟寻”是山东潍河边上的斟寻。《今本竹书纪年》:“(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之“潍”,就离今潍坊市寒亭区的浞水不远。浞水,就是今高庙之“云台山”的原护卫河,“云台山”就是寒浞国,是个标准的“大土台子”,也是后羿的妻氏嫦娥“奔月”的广“寒宫”。我曾数十次浏览这个地方,我的父亲就是这里人,并故于此地。
后羿,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遗民。它和嫦娥氏是同族婚。是夫族、妻族互为婚姻的一个民族集团人氏。他们自大汶口文化时代就互为夫妻,历几千年不变;他们崇拜日月、龙凤,而且他们死后,是掌管日月、节气的神灵。和太阳有关的神灵,都是“重黎氏(祝融氏)”之一族人的幻化。
嫦娥又叫常仪、羲和等族号,这很容易混乱我们的脑子。其实到后羿政变夏后氏时代。他们同族婚婚姻关系仍然存在。在后羿被杀之后嫦娥氏成为寒浞的妻子,寒浞就成了女娲亦即嫦娥的妻子,只不过寒浞人品不堪,史家有意污化他而已。
夏初后羿政变篡权,人品也不入史家之眼。但想污名他不太容易,他毕竟是古老的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之精英人物。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彤弓”,朱红色的弓,古帝王赐重臣朱红色的弓,代表自己,专门行使征伐。“矰”,弋射用的绳索——古代弋射使用者将绳索系在箭杆中间的箭,使用它的目的不是射死大雁,而是用箭杆上的绳索缠绕大雁,令其失去飞翔能力,以备生擒。“彤弓素矰”,显然就是鸟图腾民族特有的权力之表示,它是生杀消灭之权,也是撤换鸟图腾之君主之权力。
显然后羿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某时段的一位领袖。或者它和嫦娥,就是伏羲女娲氏族集团的夏朝时期的代表。所以她取代启之子太康,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领导的特权。明白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伏羲女娲氏族集团并不甘心夏后氏对自己的取代。
后羿和嫦娥,就是夏时代妄想收回自己古老权利的一代伏羲女娲。
关于后羿射日之实,《周礼·秋官·司寇》庭氏条有这么一条记载:“庭氏:掌射国中夭(妖)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若神也,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
图3·伏羲氏民族集团的后裔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平衡阴阳图”
历来注家已不太明白“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是说什么事,我对照湖北省博物馆里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图画,才明白这是什么事情(图3):
显然后羿是掌管阴阳的“后”——帝王。
既然后羿是掌管阴阳的负责人,那么他已经死去的先人,必是伏羲女娲氏族集团掌管阴阳的神灵。也就是说后羿氏曾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核心精英,可能因为他在夏朝的凶死,“以夏民以代夏政”,使其丧失了历史学家之眼中“帝”的位置,成为夏朝的忤逆,违背了后世圣人的神圣标准。毫无疑问,后羿氏也是一个影响久远的氏族,起自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组合时期的氏族,只不过在夏朝失败了,其失败的结果是同族婚的结束,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式微。
中华民族阴阳学说的开始在于“龙中有凤、凤中有龙”龙凤造型原则的建立,至少也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就是日月时光活动的总结、推行的团体,阴阳就是日月时光活动的标志,后羿氏就是这种标志的代表。
我认为后羿政变的原因不是任性而为之,是伏羲女娲氏族集团遗民对夏王朝的反扑,所以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后羿氏和嫦娥氏的结束。我们读《山海经》之《海内经》万万不能忽略了“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的记载。它真是意简言赅,一字顶一万句。
后羿是以“以扶下国,……恤下地之百艰”之名义去政变夏朝的。
射日射月的神话外衣,是后羿氏是燮理阴阳的仪式行为。那就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测量出日食哪天,会象征性的射月亮的象征物,测量出月食哪天,会象征性的射太阳的象征物。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平衡阴阳图”(图3),其上图是月食射太阳鸟图,射太阳鸟的箭即“弋射”箭,箭是绳索系住箭杆的那种箭,太阳鸟落到月亮兔的树上了,所以阳盛阴衰,如果把太阳鸟用带绳索的箭缠住,令它回到太阳树上去,于是阴阳平衡了,天下安好了。这太阳树、月亮树开的花都是放光笀的,因为太阳月亮本是发光体。曾侯乙是楚人,楚人的祖先祝融氏,曾侯乙既是楚贵族,原就是伏羲女娲氏族集团的后世成员,所以曾侯乙墓的棺画,“平衡阴阳图”反映的情况近乎真实。
后羿以夏帝王太康不恤国事趁虚而入斟寻。史称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实际他是夏朝时期的“正义之师”。
虽然夏后氏执政以后,仍然使用了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精通天文的人司管着天文气象。在当时天文气象工作是和上天神灵打交道的世职,也许夏后氏对此不能不心有芥蒂。这种芥蒂不能不发酵,发酵的结果就是“以夏民以代夏政”。所以太康元年癸未,后羿趁帝太康在“洛表”的机会,可能被裹挟之,去了今潍坊市斟寻,并以斟寻为都城。
在此我们注意到《竹书纪年》的“帝即位。居斟寻”,夏商时代“居”指首都而言。所以我认为太康的继位,很可能被后羿裹挟到了今山东潍坊地区的斟寻。《竹书纪年》之“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指的是太康巡狩“洛表”之际,被后羿寒浞之流裹挟到了今潍坊市的斟寻(今昌乐县与潍坊市奎文区东一带)。太康四年,太康死,帝仲康“居斟寻”。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命胤侯帅师征羲和”。这时正逢公元前1961年秋天,作为伏羲女娲民族集团被夏后氏留用地天文气象职事人员“羲和氏”疏忽,漏报了这天的日食,造成了天下的惊恐。于是夏后氏与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矛盾更加深了。这时的后羿很可能有杀死夏后氏的心。
显然后羿氏夺夏政之事不应该被忽略。
后羿执政八年,可能自认为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上千年名声的惯性,而忽视民事,最后被寒浞杀死。
寒浞(约公元前2013年-约公元前1933年),妘姓,早年任有穷氏首领后羿的相。今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街东高庙所据的高丘,是他国家的所在地。后来他杀了后羿,并将后羿剁成肉糜,逼令后羿的儿子吃下,后羿的儿子不忍心吃,狂吐不止而死去。寒浞娶后羿的妻族嫦娥氏为妻,生下了儿子浇。寒浞二十八年,浇消灭了居住斟寻的夏后相。最后寒浞被夏后相的遗腹子少康杀死。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