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轩丨刘彻怕老 - 世说文丛

刘禹轩丨刘彻怕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刘彻(前156-前87)是谁?听说的恐怕不多;汉武帝呢?知道的肯定不少。生前的刘彻就是死后的汉武帝(谥号)。对于这位汉武大帝,毛泽东在其《沁园春·雪》一词中做过这样的评价:“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单就文采来说,其余四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比不上汉武帝。他听董仲舒的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至深且巨,其功过是非姑且不论,至少表明了他对学术文化不是毫无所知。他还设立“乐府”,采集民间歌谣,对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仅就诗歌的创作来看,除了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外,历代君主无出其右。但二主都是偏安于一时一隅的小皇帝,后主李煜还是亡国之君,他们的文治武功和汉武大帝的差距就只能用光年计算了。汉武帝的作品诚然不多,但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唱:一是《落叶哀蝉曲》,据说是他怀念死去的李夫人的,原诗如下:“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这首诗经美国意象诗派的领军人物庞德(EzmaPound,1885~1972)译成英文,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兴趣,因为和本文没有更多的关系,这里就不说了。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他的第二首诗,即下面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莉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首诗的最后三个字“奈老何”,充分表明了汉武帝怕老的心理。首先,他从“秋风起”“草木黄落”“雁南归”等时节物候的变异,感到“老”在步步进逼。这是因为,自从宋玉说了“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伤时就成了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个传统,汉武帝贵为天子,也不能不触景生情。下面接着从秋天的兰和菊还能争艳斗胜想到自己钟爱的李夫人已经死去六七年了,当时他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就曾这样歌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本人也有歌极表思念和哀悼:“是邪?非邪?立而望之,何姗姗其来迟!”此情此景,不能不使他益增伤逝之感但是,这种触景生情毕竟是一时的,下面就回到眼前行舟河上的欢乐场面:“泛楼船兮济汾河,中流兮扬素波。”而这样的场面并非仅此一次,而是刚刚开始。他在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由夏阳东至汾阳,过河经荥阳到洛阳,当即此次。以后到陇坻、朔方、泰山、石、辽西,四面八方周行18000里,几乎无年不出巡,又是祭祀,又是拜神,又是求仙,又是封禅,所到之处又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又是上林苑,又是柏梁台,又是蜚廉观,又是建章宫,其他大小宫室楼台、园囿阁更是不可胜数,可谓穷奢极侈,极尽寻欢作乐之能事。就说这次行船汾河吧,不但放乎中流,还要“箫鼓鸣兮发棹歌”。但是下句陡地一转,犹如箫鼓戛然而止,来了个“欢乐极兮哀情多”!是呀,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你的享受越大越多越高越全,你就越怕早早失去,而失去又是必然的,李夫人不是已经失去了这一切,再也不能一同享受了吗?所以越想越怕。一句“少壮几时奈老何”,说尽了汉武大帝的心态。

那么,我们不说武帝怕“死”而说怕“老",又是为了什么呢?首先,他自己说的是“奈老何”而不是“奈死何”。这里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因素: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总是愿意语气和缓或者委一些,不说“死了”,说“走了”。在我家乡一带的方言里,则把“死了”说成“老了”,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说法。老的下一步就是死,但毕竟还差着一步,就把这一步推得越远越好,甚至在心里预筑一道防线,谁也不许触及,不许提到,甚至不许想起。所以秦皇也好,汉武也罢,求的是“长生不老”,而不是“长生不死”,所求的药也是“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入海求药的事不必说了,汉武帝受到方士愚弄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什么李少君、齐少翁、大等术士,为之祀灶、炼丹、作甲乙帐、造云气车,在宫中建承露盘,到海上求安期生如此等等,这些劳民伤财、荒唐愚蠢的活动不但无助于健康长寿,反而加速了他的衰老以至死亡。前有车,后有人,如果说秦皇尚无前车之鉴难道汉武还不能从秦皇的下场吸取应有的教训吗?《古诗十九首》里已经说得很明白:“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你汉武就不懂得这个道理吗?事实真像白居易后来在《咏老三首》里所说的:“吾闻医者,今古称扁鹊;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阎王打哆嗦。“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如果明白事理也算文采,他们“输”就输在这里。
人总是要死的,这已经是常识中的常识,因而明白事理的人不会像秦皇汉武那样,去求什么长生不老,而是争取健康长寿。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应当的。现在,饮食、卫生、医疗、健身的条件越来越好人均寿命越来越高,真到了“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还是小弟弟”的地步。不要万寿无疆,但求长命百岁,应当是合理的、大家共同的祝愿,因此,我在这里谨以五古一首,作为《秋风辞》的读后感,并献给老年朋友们:

人生百岁也是死,谁个不老能长生?
泰皇汉武临天下,富有四海至尊荣。
服食求仙何所用?灵丹妙药促驾崩。
洪福齐天只祈愿,万寿无疆徒送终。
人生代代无穷已,方士不老只卖空。
少社几时奈老何,且听刘彻突秋风。

注:本文选自作者原创《老年诗话》,经其亲友同意予以选载。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禹轩丨刘彻怕老》 发布于2025-3-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