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广丨韩文公祠(四首) - 世说文丛

郭杰广丨韩文公祠(四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扶着诗词的倒影
晚风翻开《鳄鱼文》,长出新芽
溪涧大鳄早已驱离。藏匿江湖

奴婢,络绎不绝,从碑记上
释放,走出石头
农民,洗脚上田,往壁画乘凉

晚风吹至。迎面而来的韩江
用浪花献计,接住线装的唐朝
廊柱间,蜘蛛在网上速写传记
散落的罗盘,和苔藓已荒于嬉

古城墙头。我邀韩愈兄,揽月
摘星,口啖老药桔。此时,有人
提着裙裾过浮云,去烟波处豢养
客家话。重新试探唐诗的浅与深


谭家菜


老菜谱上,有密集的筷子刀叉
和劝酒词。南海谭榜眼
端坐在官府菜上说酒话打酒嗝
仕途已经没有大着落
在圈里混个脸熟罢了

京城的佐料。云水间的声音
越来越肥美,把竹篮中的官府话
一捋,水却越来越瘦
谭宗浚的家厨,用一行绝句
半阕宋词,山珍若干,干椒少许
吊起了达官贵人们的胃口
他把学问,做成一条清蒸鱼
他把官场,烹出佛跳墙

岭南运来食谱、自云和大海
五岳捎来舌尖上的山珍野味
运来江南日子,世间的五味瓶
请火凤凰飞上了老镬头…
让人参在古风中晾干成一个补字

谭家菜。在历史的流水席
成了官府菜,一些手艺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发芽生根
我不知道,他的厨子杀了多少牲畜
才让馋嘴的大小人物,一一叫好……

远处。北京谭府大酒楼
迎来几顶官轿,分别
停在一煲老火靓汤上,一碗唐诗上
还有一些熟客,在一盆宋词上等号
宽大的四合院,挤满了姓氏和饥饿
此时,苏村的康小二递给我一个号
上面写着“戴鸿慈房,开饭”
此刻,我在诗里劈柴、炼丹、煮雨

注:谭家菜创始人为南海丹灶谭宗浚。

QQ20250319-195934.png


陶陶居早茶


当晨光浮现,茶楼开始煮沸西关
隔壁的民国,三三两两老翁……
围坐一壶茶,清火,互诉衷肠
琥珀色的茶水里,有太多浓淡故事
雀笼吱喳,说着人间鸟语
一盅两件。虾饺、烧卖、肠粉……
冒着生活的精气神

陶陶居,招牌有些老旧
题写宝号的南海康有为
还坐在牌匾的金漆木雕上
品味晚清。叹广式早茶
不知道,他的大同世界
有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光绪年间。陶陶居的水
从云深处飘逸而至
望着吱吱作响的铜水壶
尖长壶嘴冒出山气,欲吞湖
好像小和尚,还在九龙泉
挑水烹茶……

在羊城。茶被一句成语搅拌
语词在一煲及第粥上冒烟
水煮时辰,举起相思,一饮
而尽。窗外,西关第十甫
传来升平歌舞,咿咿呀呀
有人烹调出一围合味的岭南


宝月堂的月光


《六祖坛经》上的宝月堂
盛产月光和传说
这里隐藏唐代龙朔元年的禅机
时间鳞片,长满野草。藤蔓
和木门虚掩的秘密
不知何时,历史惹下尘埃
孤独在稀疏的香火里念念有词……

惠能,还在传经驿道上奔波
从湖北黄梅返回岭南大地
从西南云秀山到南边宝月堂
从和光宝刹到大南山的岩华寺
泥神,爬满竹影斑驳的经书
明月掠进吉庙
如一位智者浮在半壁山房的夜里

蜘蛛网上,月色摇动
宝月堂的主人,或者神
正好敞开门扉迎待客人
风来,云来,菩提叶落
佛偈都已长成屋顶的牵牛花……
我在残塘裂隙
细寻一千年前遗下的佛光

宝月村。尘世的慈悲
灯火加重了唐朝的黑暗
远处,树上的星星。禅诗
泛着温润的光,它们
没有说话……
我一个人,就这样
悄悄地过着凡俗一生

注:宝月堂始建于唐朝,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宝月村。


郭杰广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郭杰广丨韩文公祠(四首)》 发布于2025-3-1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