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今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幕。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燕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计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日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这首诗明白晓畅,不待诠解,只是作者的两条白注值得注意:一是写在题目下面的“悯怨旷也”,即对所谓的“旷夫怨女”表示同情,而这里写的只是一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宫中“怨女”;二是注在末二句下面的几句:“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这就是说,唐明皇虽然已经有了杨贵妃,还是派了许多“花鸟使者”去猎捕民间美女,掠入宫中供他泄欲,但因供过于求,大多被打入冷宫,未蒙宠幸。这使我们不能不想起当年秦始皇,怎样把六国的嫔妃全都“辇来于秦,为秦宫人”,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而这位上阳白发人更惨,她长得实在太美,一入宫就引起了杨贵妃的嫉妒,不等唐明皇看到,就把她发配到远在洛阳的上阳行宫,这一待不是36年,而是从16岁到60岁,已经44年!就这样,她以“承恩”的名义把自己整个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一个荒淫无道、从未见面的“圣君”!44年,使她从16岁的花季少女成了60岁的暮年老妪,从绝望变为麻木,从厌烦听见宫莺百到不再嫉妒梁燕双栖;直到心理有些变态,60岁了还穿着过时的小头鞋和窄衣裳,描着又细又长的眉,叫外人见了发笑。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一首《悲老宫人》的七绝:“白发宫人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准拟人看似旧时。”作者刘得仁是一位公主的儿子,当然眼见过这种神神道道、疯疯癫癫的老宫人而生悲悯。从“曾缘玉貌君王宠”这一句来看,这位老宫人不是上阳白发人,因为后者无缘得见君王,但二者的“准拟人看似旧时”是一样的,这就使她们的性格扭曲有了更大的悲剧性和普遍性。
如果说《悲老宫人》中的老宫人不是上阳白发人,《行宫》中的“白头宫女”就很可能有她了。“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一说王建)这首五绝的题目,正是洛阳的上阳行宫。几个幸存的宫女都可以叫作“上阳白发人”,她们闲坐在一起回忆和交谈天宝遗事,当然少不了白居易所写的这一位。这寥寥20个字,都传达了些什么信息呢?首先,这是一座行宫,既不是正宫,也不是后宫,可见凡是皇帝所到之处,都要有地方和美女供他们奸宿;其次,这是一座寥落的古行宫,至少44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家”(即唐明皇,“大家”是宫人们对皇上的尊称)早已死去,大唐帝国也已老态龙钟。再就是不久之前,当今的“大家”忽然远远地给这位“宫中年最老”的上阳白发人颁发了一个“女尚书”的空头衔,这难道就是她“一生遂向空房宿”的报偿吗?她们谈到这里,是放声大哭,是纵声大笑,还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来一阵歇斯底里大发作呢?
历代有关宫女的诗文颇多,上面提到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早于白居易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写过《西宫春怨》和《长信秋词五首》更是此中的名篇。不论得宠还是失宠,她们无不有其必有的“宫怨”。因为她们再“承恩”,也不过是帝王的玩物。就连“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不是最后也在马嵬坡被唐明皇“赐死”了吗?因此,辛弃疾在《摸鱼儿》一词中历数各代最受宠幸的宫人说:“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降及清朝,只要看看《红楼梦》中关于元春归觐父母以及死于宫中的叙述,就可以知道荣国府的尊荣,是怎样以牺牲这位少女的青春、爱情以至生命为代价了。
我常想,旧时代的嫔妃和太监体制,是中国文化中的两大恶性肿瘤。它们以最野蛮、最残酷、最恶毒、最卑劣、最下流、最无耻的方式阉割和摧毁了男女两性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和人性,而这种体制正是建筑在皇帝的肉欲之上的病态和畸形的产物。皇帝、宫女、太监形成了以性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三角关系,一种最肮脏、最反人类的关系。“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这里的“绿衣监使”就是太监,因为唐代掌管宫闱门禁的宫闱令,以及掌管宫人簿籍的掖庭令,都是从七品以下由太监们专任的内官,按规定要“服用绿,饰以银”。这些因去势而丧失了性功能的阉人,却是帝王用来监管宫中一切妇女,从而保证皇家血统“纯洁性”的爪牙。这些“变态”的人形成了对宫女虐待狂的变态心理,这就使她们的命运更加悲惨。因此我在读了《上阳白发人》和其他宫怨诗之后,不能不临文嗟悼,从而写了下面的一首七古:
汉皇重色思倾国,花鸟使者逞虎威;
虏将民女宫里去,独宿空房守空帷。
宫中佳丽无其数,幸得承恩问阿谁?
绿衣监守皆阉宦,专司看管如防贼。
“大家”终生未曾见,娘家到死不得归。
愿生皇子出苦海,年年天明望天黑。
长夜漫漫听官漏,海水滴滴安可追。
春花秋月难计年,红颜易老白发催。
自入禁掖身未破,童贞至今完无亏。
处子为君到老死,埋骨难得土一堆。
甚矣皇恩夸浩荡,哀哉宫女百世悲。
我读上阳白发人,冷汗热泪相交挥。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