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三页笔记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三页笔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脱离学生时代后,曾经有过一段自学专门史的机会。在读参考书时,就顺手记下该记的内容。前几天翻找旧物,偶然发现尘封多年的笔记本,其中有从书中摘录下来、强行记忆的那些基础知识。
专门史,涉及中外关系。当年缺书,相关的专业读本还是寻求在北京的同学,专程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出来又邮寄到青岛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不知已被多少代人证明。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1.jpg

首先,是历史名词的“洋枪队”。中学课本也有这个内容,只是介绍的没有记录的那么多。现在看来,特定时期内,如果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那么所获必然缺失或是片面。对于洋枪队的标准解释,不免带有某种倾向性和框架式的印记。
记得最为称道的是,忠王李秀成在青浦击败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后来在慈溪的战役中,太平军将其击毙‌,实乃“大快人心”。
华尔之后的白齐文,是法裔美国人。他的小插曲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同时,还投奔了太平军,帮助慕王谭绍光对抗清政府。后来,他又向洋枪队的首领戈登投降。
名词解释的洋枪队,对英国人戈登所提甚少。他的故事除了与清军合力攻下常州堡垒,进而导致天京陷落外,天津的戈登道(今湖北路)和上海的戈登路(今江宁路),皆与他的名字有关。
另外,戈登还与“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有联系。他曾将写下的生平给南丁格尔,当1885年戈登在非洲阵亡后,南丁格尔根据戈登的自传还整理出版了纪念册。
由是观之,历史是多层面的,历史人物是多棱角的。它提醒我们在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视角或片面的评价来理解和传播,而是应当尽可能地从全面、客观、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判断、解读,并得出适时的结论。

2.jpg

另一页记录的,是“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罗列的六条,反映的是当年的定论。如今再做思考,除了自然资源和科技创新等因素外,不容忽视的内容应当提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强大的工业部门和基础、全球化的布局和国际贸易的优势。
当“姓社姓资”的桎梏被打破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相关联的具体实践,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jpg

以“现代化”为关键词,记录的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论题。今天读来,简单的一句话,依旧具备深度思考的广阔空间:
现代化运动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体系,两者必须同步发展。
稍有回味的是,当时的记录混杂着自创的简易写法。比如,频繁出现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别以“次+义”的上下组合结构代表“资本主义”。同样,“次+级”的自然结合,即表示“资产阶级”。

原载 rossen
2025.3.25 青岛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三页笔记》 发布于2025-3-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