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春丨香港二十四小时 - 世说文丛

李鸿春丨香港二十四小时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去广州办完公务,恰逢周六,中午搭动车组一小时到深圳,马上从罗湖过关,乘高铁一头扎到尖沙咀。因回归前后我已来过多次,香港的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下车后直接进了两家书店,一家商务印书馆一家中华书局。很快就把我兑换的一千港币花了出去。闻讯赶来陪我的老朋友钟先生问我上酒楼或是到沙田看一个“陆肆”二十周年祭的展览,我说都未有什么兴趣赶紧找个地方吸支烟。
这次来香港,最难受的是没有地方吸烟。进关时大字标语告诉你每人只能携带60支香烟进关,我包里装了五盒只好忍痛扔掉两盒。香港两年前实施了全面禁烟,凡是室内一律禁烟,公共场所只要围起来的地方,上面有顶盖的地方都不能吸烟。只有站在马路上可以吸,但这两天香港气温一直在29或30摄氏度,你出房门在外吸一支烟不外乎进了一趟炼狱,马上汗流浃背,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全然丢在爪哇国去了。到了一个挺大的酒楼吃饭,有上百的台桌,凉气习习,喝上两大杯喜力冰啤更觉惬意。但还是忍不住想点烟,就去了卫生间关上门坐在马桶上迫不及待地点上,刚吸了两口,门就被“咚咚”敲响:“吸烟要罚款哟”。我掐灭烟,气得吐了一大口痰在脚底下,结果很快一个拖把从门下面的缝隙里伸进来将口痰擦净了。我出去一看,四五十岁的香港大姐穿着一统式样的天蓝色保清心,对着我叽里哇啦又喊又叫……
据说香港700万人口有80万烟民,也不知他们是怎么过的。晚上住在天水围一个叫天悦楼的社区,一进小区路口就贴着禁烟的标志,也就是说在小区的小路上,过道、门廊就是露天也不能吸烟。进了朋友的家是个小套二居室,朋友说:在我家可以吸烟,但他先打开厅内窗上一个大排风扇,又打开厨房门,开了一个小排风扇,从门后搬出一个大电扇对着坐在客厅圆桌的我说:抽吧抽吧。他的读中学的儿子看到我俩的架势,翻了翻白眼,很不高兴,进了自己的房间。次日,到旺角早茶连着午宴一起,不能吸烟使我吃什么喝什么都没了滋味。两个香港老友一再挽留,说什么也没有待下去的欲望,又逛了两家书店买了几本书就匆匆上车赶回罗湖。其间一位朋友还带我去尖东一个叫富豪的五星级酒店的大堂酒吧,可以吸烟。但坐下后一瓶小瓶青岛啤酒要38港币,代价可谓不小,但酒吧门口一张告示注明此处也只能吸到6月30日,哇乎。

写于2009 年5月,原载《青岛早报》副刊


李鸿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李鸿春丨香港二十四小时》 发布于2025-3-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