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婉如丨55年后的使命之行 - 世说文丛

姚婉如丨55年后的使命之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清明时节,我与妹妹约定一起去55年前跟随爸爸遣返的地方昌乐鄌郚看看,其实此行更重要的意义是要去看看由我父亲亲自创办的鄌郚乐器厂。
两年前,在我回澳洲之前,得知有人写了一本书,记载了鄌郚乐器厂的创办过程和发展历史,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该书的作者。原来他是我们被遣返到那个最偏僻最贫穷的丘陵小山村赵家岭的人。他了解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当时,我和父亲在赵家岭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我父亲凭借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把大提琴,这消息从赵家岭传到了鄌郚公社,鄌郚公社决定起用我父亲,以改变鄌郚贫穷落后的现象。公社经过反复研究与讨论之后,最终决定在建筑队的基础上创办一个以制作小提琴为主的乐器厂,我也因此成为了乐器厂年纪最小的童工,当时才14岁。
很多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小就学小提琴,但是没人知道我还会制作小提琴,更没人知道我们那段经历。
在鄌郚乐器厂发展展览中心,我看到了那把我亲手安装调试的小提琴,一时间感慨万千,现在还健在的当年的创业者已所剩无几,他们也都感慨不已,我们一起回忆起那些年的艰难岁月和经历,他们都说:“乐器厂的创办,除了你爸爸是最大的功臣,也有你的一份无人可以替代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啊!”
感谢《琴弦上的歌》一书的作者保留了鄌郚乐器厂的创办背景和历史,没有忘记我父亲对鄌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现任鄌郚镇书记是当年公社书记的孙子,他很谦虚,一直称我为阿姨,一再表示不能忘记我父亲的贡献。
此行,感慨不已,但更多是感到一份责任,有必要将当年父亲创业时的筚路蓝缕记录下来,这种创业精神传承下去。于是感到了沉甸甸的使命。有关详情,我将陆续写出。

1作者在鄌郚乐器展览中心.jpg 作者在鄌郚乐器展览中心

2介绍鄌郚乐器厂的最初的创业阶段片段.jpg 介绍鄌郚乐器厂的创业阶段的图片展局部

3介绍作者父亲是怎样的一个身份来到鄌郚的.jpg 介绍作者父亲是以怎样的身份来到鄌郚的

4这是昌乐乐器厂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员工合影留念,作者在第一排右起第五个.jpg 这是昌乐乐器厂成立后第一次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前排右五是作者,中排左七是作者父亲姚文姗

5这把小提琴是当时制作的后期的安装调试部分都是由作者来完成的,现存的仅有的一把琴了.jpg 这把小提琴是当时制作的,后期安装调试部分都是由作者完成的,
现存仅有这一把琴了

6在镇政府的陪同下参观乐器展览中心大厅并听从他们的介绍.jpg 在镇政府负责人的陪同下,作者一行参观乐器展览中心大厅并听从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410225400.jpg 这是鄌郚乐器厂创业时包括作者在内仅有的几位,作者妹妹(右一)除外

7一行人在展览中心门口合影留念.jpg 作者一行与当地领导及老职工等在展览中心门口合影留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姚婉如丨55年后的使命之行》 发布于2025-4-11

评论

  1. #1
    jwm 游客

    为作者的使命之行、为鄌郚人的感恩之举点赞!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