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巍 | 异见的风景——家北艺术访谈录 - 世说文丛

朱贤巍 | 异见的风景——家北艺术访谈录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把那些美丽的风景改画得粗粝和遥远,让它们充满了荒芜的诗意。在我看来,绝望的风景虽然远离现实,但在精神上却更能贴近思考者的心灵。”

访谈者:朱贤巍

1993-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
2001-2008年斯图加特艺术学院自由绘画硕士研究生
现为旅欧自由艺术家 

家北 JIA BEI

2001 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硕士学位 任教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至今
2010 北京-中国当代艺术馆“宽度-3”
2014 北京-798A艺术中心“家北-农少华双个展-1”
2014 南京-“南京国际美术展”(铜奖)
2015 温州-当代美术馆“本能倾向艺术展”
2015 北京-大河湾美术馆“家北、农少华双个展-2”
2016 上海-民生美术馆“约翰莫尔国际大赛-中国赛区入围展”
2017 北京-山海美术馆“误读美术史联展”

I
冲突·纠葛·不安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02.jpg
28.5×42.5cm

朱贤巍:你的绘画经历很长了,但是参加展览却很少,也很少和市场对接,你是怎样考虑的?

家北:我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一直希望自己能单纯而专心地面对画布,因此在自己作品的运作方面没有过多投入精力。我也不想强求自己什么,慢慢就这样随性走吧。我想一个散步的人会比赶路的人更自在。

朱贤巍:那你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家北:艺术家都是人,人的复杂性毋庸多言,但不论什么家,其最起码的品质应该是对自己专业的热情,艺术家因创作而自足而幸福,最终主体的品质在作品上得以体现。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07.jpg
28.5×42.5cm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12.jpg
28.5×43cm

朱贤巍:你的作品主要想表达什么议题?

家北:主要是阐述我对当下社会的观感和理解。社会现状在一个思考者心灵上的映射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正是依靠这样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对它的价值判断。当下的中国社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独特又离奇的宏大图景,它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冲突与纠葛。在目所能及的从食品到民生、从教育到意识形态、从经济模式到政治建设等等的方方面面都让人产生不安和忧患,以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国人不论贵贱与贫富要么是活在不自觉的麻木中,要么是活在无可奈何的焦虑中。我本人就患有焦虑倾向的抑郁症,我觉得我这样一个普通个体的内在感受可以和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形成共识。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16.jpg
21.5×38.5cm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20.jpg
23.5×43cm

朱贤巍:你的绘画有政治性吗?

家北:我并没有过多考虑政治性因素。可能里面有,但完全是出于一种自觉或无意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其责无旁贷的义务是考虑如何塑造良性社会以趋利于大众,这是目的,同时也是动机。我不是政治家或社会学家,可以通过行动或理论论证来改造环境,我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呈现我个人的感受及理解,以象征或寓言的方式来启示受众。

II
异见风景·批判主题·自画像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25.jpg
108×79cm

朱贤巍:你的绘画近年来逐渐形成了某种书写特性,这来自何处?你对书法有所涉猎,这对你的绘画有影响吗?

家北:是啊,我的作品中的确布满了很多书写性的涂鸦,以及类似书写的符号痕迹。这和我平时的书写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很密切。中国的书法在格式和内涵上都非常讲究,它是汉字发展历史中派生出的完善自洽的审美系统。我并没有兴趣在作品中触及书法美学,但不否认书法——尤其是即兴草书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那些所谓的文字既不是汉文也不是英文,只是表达恣意涂改的符号语言。

朱贤巍:画面中那些类似文字的符号语言有具体指涉吗?抑或仅仅是形式?它和你要表现的主题有何关系?

家北:尽管这些涂鸦在画面中具有很强的形式感,但那并不是主要目的,我主要想用它来表达被横加篡改的秩序,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尤其在一系列人像作品中经常使用,以此来呈现一个在社会系统中完全异化的人,这样的人失去本来的面目,已然陷入困顿中不能自拔,它们可以说都是我的自画像,但也可以看成这是多数中国人的真实肖像。

jia.jpg
108×79cm

朱贤巍:你的作品常年来有固定的色调,如黑和灰色以及褐色。考虑过语言层面尝试完全不同的色调吗?

家北:你也是画画的,你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目的和表达习惯。我呈现的是倾向于批判的主题,使用深沉的色彩目前我还是觉得相对比较吻合的。我也在不断拓宽思路,改造认识,当然不排除以后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也期待会有变化可以给自己惊喜。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34.jpg
27×40.5cm

朱贤巍:如你所说,你的绘画体现了内心的焦虑。但在小的风景画和比较大的作品里,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大画是平面的,书写性的,表现主义的。小风景则隶属传统的浪漫写实主义。这种语言的“分裂”是蓄意的抑或是某种犹豫不决?

家北:的确,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些纸本的小风景都改自非常唯美的风景图片,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让人无限向往,但我个人认为甜美更多是一种假象,风光摄影师用镜头填充普通人的美好期待,这就好比我们这个社会习惯性地用各种美好来粉饰危机。换句话说,正是我过于热爱美好的事物,我才对人工化的美保持警惕。所以我把那些美丽的风景改画得粗粝和遥远,让它们充满了荒芜的诗意,在我看来虽然这样让人绝望的风景远离现实,但在精神上却更贴近思考者的心灵。概括地说我的目的是尝试将批判的观念植入传统语言形式中。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38.jpg22.5×43cm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42.jpg
27×43cm

III
图式·寓意·现实哲理

朱贤巍:你认为绘画还有创新的余地吗?

家北:当然有,不然为什么我们还要画画呢?绘画终结论是现代主义之后甚嚣尘上的一种主观论断,这个命题是在现代主义运动资源枯竭所形成的普遍危机感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有它特殊的语境。事实上只要绘画的实体不消失,绘画艺术突破的可能性就会永远存在。

朱贤巍:据我所知你常常写诗,这与你的绘画作品有关吗?

家北:大概应该是有关系的吧。我所理解的是——不论文学、绘画还是电影等等一切文艺创作,其核心问题是语法问题。诗歌中符号化的语汇,严密却通透的内在结构都和绘画是贯通的。我学习写诗只是尝试自我表达的各种可能性,我并不专业,但我也不习惯很多人把断行的文字就称为诗,回车键成了诗人的门槛,不管是画画还是写诗,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停留于那样的浮躁。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46.jpg
25×43cm

微信图片_20201017075949.jpg
24×42cm

朱贤巍:你对东西方绘画如何理解?它们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家北:实际上东西方绘画比较是一件十分庞杂的命题,这么折磨人的事让理论家去做就好了。我比较少考虑这些,你这样问可能和你常年在欧洲生活有关系,大概你创作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身份问题。我个人理解不论你画什么和怎么画,自己的身份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作品中了。尽管我们使用西方的媒介和方法,但我们的思考方式及阐述方式在基因中和早年经验中已经固化为东方化的模式。我的作品多是寻求简洁的能指物象,来寓意一个充满不安与无常的现实哲理,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东方禅理化的表述。我不会接受将所谓的东方符号简单粗暴地植入作品来表达本土意识,那不能体现智慧。

朱贤巍: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

家北:未来很遥远,没有过多考虑,希望能继续保持当前的创作状态,一直沿着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慢慢朝前走。另外,还想尝试写作,文字的魅力不亚于色彩,去驾驭另一种载体应该会有很新奇的体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朱贤巍 | 异见的风景——家北艺术访谈录》 发布于2020-10-1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