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 人文哲学观念价值秩序 面海丨“不知道面海持有的是哪种价值”(论评三则) “不知道面海持有的是哪种价值” ——给米赫尔·安瑞奥 1 是的,你可能注意到了,我近来的多篇论评都提到最低观念(即最低价值)、更高观念(即更高价值)、至高观念(即至高价值)的概念和它们的关系,这是由低到... 阅读(334)评论(0)2024-9-4 赞(2)
阅读 易经哲学老子孔子论语 于載洽丨《易與儒》自序 夫道者,哲人言事物終極之本體也。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爲宇宙之本體。生天、生地、生萬物。莊子言道:“無所不在。”“在屎溺。”爲生成萬物之本體。孔子重在人世。《論語•先進》:“... 阅读(401)评论(0)2024-7-30 赞(0)
旅记 布鲁塞尔哲学男孩宣言。塑像 陈瑶本丨布鲁塞尔大广场和易多明公园游记 6月13日(星期日)早饭后,我们在巴黎登上大巴,汽车一路向北偏东方向行驶,到达300公里外的布鲁塞尔,已近中午。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也是欧盟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驻地,有欧洲首都之称。 午餐后,我... 阅读(351)评论(0)2024-6-4 赞(3)
随笔 康德哲学宗教孔子论语 祁萌之丨孔子不是哲学家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在《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一文中表达了很多有见识的看法。 他说作家应该知道孔子、柏拉图、休谟、康德、萨特等哲学家。他说这几个哲学家“差不多”。意思是他们都是响当当的大哲学家。 刘震云认为,作家... 阅读(807)评论(0)2023-12-20 赞(1)
随笔 哲学逻辑贫困扉页波普尔 张祚臣丨首次读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扉页时的感觉 很少有哲学家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如此乐观。卡尔·波普尔自诩为“我是我曾见过的最幸福的哲学家”。1986年他在自传的后记里写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美妙的世界里,我的这一信念惟有变得更为强烈。我知道得很清楚,... 阅读(730)评论(0)2023-12-7 赞(2)
文学 哲学萨特奥斯汀展会桥梁 王起庆丨读哲学(二首) 读哲学(二首) ——哲学和生活都很难懂,若把它们拆开,就都读不懂。二者互为注释,概念有了质感、气味,甚至会眨眼睛 萨特哲学 人生是一届展会 展品都是眼睛① 移步长廊... 阅读(676)评论(0)2023-8-22 赞(7)
随笔 哲学萨特主体自我随想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20) 自我意识 西方近代哲学一变而为主体哲学,主体哲学又必然导致认识论的转向,而认识就不能不探究自我。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始,关乎存在的基点、认知的起点,就都指向了“自我”。近代史上,有关自我的辨析越来越... 阅读(674)评论(0)2023-8-11 赞(6)
随笔 哲学公义存在情绪意识 王起庆丨情绪为何物 情绪是什么?它是指种种不同的情感色彩,就是给情感涂上了颜色。或悲或喜、或躁或安,不一而足。情绪原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指某种形式的心理反应,并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分。但海德格尔、谢勒等人却赋予情绪以重要的人类存在的意义,也... 阅读(664)评论(0)2023-8-10 赞(4)
随笔 禁果哲学救恩无解本能 王起庆丨敌意无解和态度决定 我提出“敌意无解”和“态度决定”两个看法,是我在阅读、观察并通过直觉把握到的普遍现象,但我没有能力和精力作出系统的论述,只是在笔记中有些零星的表述。 哲学史家大都认为20世纪是非理性主义思潮主导的时代。并不是他... 阅读(730)评论(0)2023-7-22 赞(6)
随笔 哲学阿尔山俗笛卡尔情态 在海一方丨阿尔山之夜(旅途随感五篇) 阿尔山之夜 ——2019年8月26~28日住宿内蒙阿尔山山乾客栈两天三夜 边城夜彻黑,群星愈璀璨。 举目惊天低,侧耳听山眠。 凉风送秋意,曲溪... 阅读(657)评论(0)2023-7-15 赞(4)
随笔 读书哲学人性人道主义复读 在海一方丨反人道主义说(读书笔记) 《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现代西方思想文库):[英] 凯蒂·索珀著;廖申白、杨清荣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修正复读法 此前曾多次告诫自己重视复读的好处,并做了一些尝试。好书不复读总是一个... 阅读(693)评论(0)2023-6-28 赞(4)
随笔 哲学宗教信仰信徒哥白尼 祁萌之丨何曾有过“信仰荒芜” 题记:这几年网上谈宗教信仰的文章不少,但是谈明白了的不多。易中天教授谈信仰中的说法虽然不太完善,却是最靠谱的,比何光沪教授的谈信仰要好得多。何教授对信仰的理解远不及易中天深刻。他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比易中天差远了。例如,何教... 阅读(870)评论(0)2023-6-1 赞(9)
随笔 哲学悖论人性病变旗帜 在海一方丨古老的悖论(随感二则) 古老的悖论 有一个古老的悖论,说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这样,当一个克里特岛人说:我在说谎;那么他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两千多年来无法解决。另有一个同样古老的悖论,如北大教授赵敦华所言:中国哲学里,“个人修... 阅读(575)评论(0)2023-5-1 赞(4)
随笔 哲学世俗信仰自然四书 祁萌之丨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信仰 要回答“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信仰”,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信仰”。易中天教授关于信仰的定义是:“对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个定义比词典辞海的定义要好得多。不过也不太完善。 信仰在中国文化里有时作名词用,有... 阅读(879)评论(0)2023-4-28 赞(5)
随笔 哲学信仰科学改变对象 王起庆丨改变 美国物理学家李·斯莫林谈人的改变,说:“当思想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哲学;当上帝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信仰;当事实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科学。”这段话暗示了对人而言外在力量之强大,即外在力量对人发生的作用,“改变”就是互动作用... 阅读(707)评论(0)2023-4-6 赞(6)
随笔 哲学永恒罗马宇宙引申 王起庆丨读经的体会(4) 拿起来,读! 有很多好书,但可以完全依赖的书唯独圣经。说好书之多,应像美国后现代哲学家罗蒂所理解的那样:再好的理论模式,也只能是对这个世界“比较好的描述”,而不可奉为绝对真理的圭臬;那么引申来说,再好的文学作品,也只能... 阅读(729)评论(0)2023-2-6 赞(5)
文学 哲学大哥值钱官窑书目 杜帝丨骨肉(小说连载之二) 老二—— 正在这时候,大哥发话了:“莉莉,我来说事,说了没有两句,你倒稀里哗啦不算完了,我再说一次,咱老爹老妈留下的东西,我什么也没拿。再说,除了房子,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那个花瓶我找人鉴定过了,是个老东西不假,但不是... 阅读(844)评论(0)2022-12-8 赞(2)
文学 读者哲学后现代读物必然 王起庆丨阅读的互动 在读者与读物之间,不存在一种叫做记忆的“成果”,而只有二者之间互动的“效果”。记忆属于另外一个领域,它是生命的一次性刻痕。 为什么读书所接触到的东西,想记却怎么也记不住;而人生所经历的事情,想忘却怎么也忘不掉?因此就想:... 阅读(671)评论(0)2022-11-12 赞(6)
随笔 哲学命运箴言孔子论语 祁萌之丨《论语》是部什么书? 严格说,《论语》不但不是一部哲学书,它就称不上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学术专著。顶多是一部属于中国文化的“箴言录”,而不是人类文化的“箴言录”。 因为《论语》里很多说法既无科学性、也无逻辑性,不过是没有说服力的“圣人语录”。 ... 阅读(855)评论(0)2022-11-11 赞(3)
随笔 哲学文学血腥警觉经济学 面海丨论评三则4 法国 1 嗯嗯是的,对法国的哲学、文学必须保持起码的警觉乃至拒绝意识,原因在于法国发生过血腥的法国大革命,这还不够吗。 2 嗯嗯是的,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成为产生极左思潮的沃土,成为欧陆极左分子的花园。... 阅读(828)评论(0)2022-10-24 赞(1)
随笔 哲学辩证奴性结构效果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3) 差异哲学 差异哲学是与后结构主义相关一种学说。它“反对以任何形式引出的辩证思想的合题……必须始终强调差异,强调和所有事物的同普遍的辩证统一相对立的根本异质性”。想来,有关合题、统一、同一、融合、关系等理论致思,... 阅读(966)评论(0)2022-10-23 赞(6)
随笔 哲学思想人生李泽厚出版 祁萌之丨李泽厚哲学不可能登场 题记:有朋友发来微信问:您对李泽厚很有研究,他的《人生小记》这部书是否值得购买?我不好回答“是否值得购买”。因为这个朋友不是搞学术专业研究的人,《人生小记》对他来说,看与不看无所谓。不过他是搞文字翻译的,希望了解李泽厚的... 阅读(935)评论(0)2022-8-15 赞(5)
随笔 民国哲学学者东西方冯友兰 祁萌之丨无人的哲学源于无人的文化 W老师问我是否可以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我认为可以看,但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看。 看看冯友兰是怎样带着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不是理性的头脑,叙述“中国哲学史”的。 近年来我在东西方文化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学术界的“中国哲... 阅读(1589)评论(0)2022-3-4 赞(15)
随笔 哲学邂逅泰山张扬见证 阿龙丨吾游记(四则) 泰山游 记不清爬过几次泰山了。按季节分春夏秋冬都去过。二十多年前入冬不久的一天从济宁赴曲阜采访——说是采访,实是喜欢曲阜,有事没事便到三孔转转——大约每次都由曲阜报社李民陪同。李兄不多言... 阅读(1550)评论(0)2022-2-23 赞(1)
文学 哲学风雪迷惑画歌喉 李恬瑜丨画(四首) 画 冬天要有雪 有毛毯 有一杯热茶和一点热火 歌者展开玲珑的歌喉 把冬日冰封的岁月化掉 再拎一桶迷惑 浇筑在纹丝不动的哲学家的头上 剥开风雪的缝隙 里面就是繁华世外 那里没有困惑 只有取之不尽的灵动 如果需要一... 阅读(1120)评论(0)2021-11-29 赞(5)
言说 哲学宗教文化冯友兰观点 赵守高丨答友人书——哲学、宗教、文化散谈 朋友来信(略) 我的回信: ×兄: 你好!来信收悉,迟复为歉。 信中谈及“闲聊点哲学问题”。我学识浅陋,对此诚恐诚惶,工作后,基本把这深奥的大理论扔到爪哇国里去了。对之退避三舍。真不敢碰这大怪物。 回思对哲学的接... 阅读(1215)评论(0)2021-7-18 赞(4)
随笔 历史哲学李泽厚高更儒家 祁萌之丨从李泽厚的“历史意识”谈开去 当代中国哲学家李泽厚在《答高更(Paul Gauguin)三问》①中认为:“儒家哲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注重历史”,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史书从未间断,最为丰富,世界第一。”李泽厚继续说道:“强烈的... 阅读(1177)评论(0)2021-7-8 赞(4)
随笔 哲学海德格尔说话做事哈贝马斯 在海一方丨话语的力量——现代哲学笔记 历来有关人的定义,不过是要把人这种动物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找到人在动物中所独有的那个“种差”。种种说法大都难以叫人满意。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就算人确实比其他动物更有理性吧,但非理性又怎么说?哪种动物能比人... 阅读(1190)评论(0)2021-2-7 赞(9)
随笔 康有为淮南子哲学争鸣冯友兰 在海一方丨远去的“子学” 冯友兰把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孔子到《淮南子》四百年为“子学时代”;从《淮南子》到康有为两千年为“经学时代”。并指出:汉武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的统一思想运动,是秦皇和李斯的第一次统一思想的继续。子学时代就是思想活跃... 阅读(1408)评论(0)2020-12-10 赞(2)
随笔 哲学逻辑虚无老子奥古斯丁 在海一方丨认识论上说“有无” 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里,“无”和“有”都是终极性的概念。按老子的说法,道就是无;按黑格尔的说法,无和有的合题产生出“变”。回顾古希腊哲学的种种最高命题——存在、原子、理念等,都不是什么绝对的虚无。西方人习惯认为无不能生有... 阅读(1496)评论(0)2020-12-4 赞(2)
阅读 哲学思维词境鬼境描摹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词境与鬼境(一) 假如有一句诗曰“离人三年犹未归”,那么这句诗便不能算是很成功。 因为这不过是一句寻常的描摹、转述,是日常语言而不是诗歌,仅仅以七言律句的格式说出来而已。而魏夫人的《菩萨蛮》词中说“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便成... 阅读(1165)评论(0)2020-11-27 赞(3)
艺苑 哲学绘画东西方寓意色调 朱贤巍 | 异见的风景——家北艺术访谈录 “我把那些美丽的风景改画得粗粝和遥远,让它们充满了荒芜的诗意。在我看来,绝望的风景虽然远离现实,但在精神上却更能贴近思考者的心灵。” 访谈者:朱贤巍 1993-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 2001... 阅读(1661)评论(0)2020-10-17 赞(1)
阅读 哲学王东岳知鱼之乐老子讲座 在海一方丨《知鱼之乐》读后 听了王东岳的几个讲座视频被吸引,便买了他的三本书《物演通论》《知鱼之乐》《人类的没落》。据称他是中国第一个狭义哲学家,第一个创立了自己的宇宙逻辑模型的中国哲学家。从《知鱼之乐》这本哲学笔记中了解到,他的学说核心是“递弱代... 阅读(1316)评论(0)2020-8-4 赞(0)
随笔 哲学无聊叔本华厌倦庸俗 闲砚丨散点闲话·你无聊吗? 对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这是个至俗的问题,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更是个答案千差万别的问题。但我的一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人默默的认同: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够自己上厕所。这个幸福的事儿,却被普遍地忽视了。 接下... 阅读(1310)评论(0)2020-6-4 赞(0)
随笔 高亨周易占卜预测学哲学 祁萌之丨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人世间什么荒唐的事都有。据悉,某大学开始设立“周易与预测学博士生专业”。这个做法让人吃惊:开设“周易与预测学”研究专业,周易里的占卜算卦被美其名曰预测学,占卜算卦成了科学了? 关于周易是部什么书,周易里的预测(占卜算卦)... 阅读(1051)评论(0)2020-5-15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