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古词菩萨蛮烟雨录李之仪相对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李之仪《菩萨蛮》—— 一首两两相对词 《菩萨蛮》词牌,全篇由两两成双的句子构成。但因每上下两句的韵脚相同,所以在《菩萨蛮》词牌中无法构成近体律诗中必须使用的对仗句法。 即便如此,宋代李之仪的一首《菩萨蛮》词,依然将这种词牌“两两相对”的特性发挥... 阅读(1974)评论(0)2021-4-19 赞(7)
阅读 烟雨录失调天机失语者隋炀帝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哑女《失调名》——能窥天机的失语者 古时不少语言、视力等官能存在障碍的人,却被旁人认为身怀特殊能力。 这或许是因为感官的缺陷补偿功能,让旁观者无限惊奇,继而形成了对感官失常的人们的敬畏。 日常视力缺损,往往表示拥有窥测天机的特殊眼睛;不具备... 阅读(1300)评论(0)2021-4-15 赞(5)
阅读 古词浣溪沙烟雨录晁端礼闲事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晁端礼《浣溪沙》“莫将闲事恼卿卿” 晁端礼《浣溪沙》“莫将闲事恼卿卿”,写出一种纯粹到纤薄的美好空间与美好心境。带雨含烟的庭院,如云似水的心情,无法承受一点点不和谐的事景出现。像一池无风碧水,一颗小石子的投入也能泛起难以平复的波纹。 所以,于... 阅读(1052)评论(0)2021-4-9 赞(3)
随笔 诗意笔墨烟雨录栖居客观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人,诗意地栖居 在随手可以拍摄美景并分享、随手使用绘图表情便可言说的时代,文字——乃至诗词文章,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我的答案是:依然有意义,并且这意义还十分重要。 原因之一:口头语言是人凭借自身的生物能力,在漫长的演化中习得的技能... 阅读(1367)评论(0)2021-3-25 赞(4)
阅读 古词浣溪沙烟雨录晏几道推敲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晏几道《浣溪沙》——琐窗不知寒与闲 晏几道有《浣溪沙》二首,一首原作,一首改作,字句大致相仿。 原作中,有一句“鸭炉香细琐窗闲”,改作则将“闲”字挪至他句,此句成了“鸭炉香细琐窗寒”。 由此想到,我们听过太多类似于“推敲”之类所谓“一字传神... 阅读(1065)评论(0)2021-3-17 赞(4)
阅读 古词烟雨录木兰花价值晏几道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晏几道《木兰花》“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晏几道《木兰花》“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到了南宋俞国宝处,依然有“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马亦认得主人常去的、城市里的繁华地标,词人对这些地方又该有多么熟悉。 画桥东畔,有丹杏绿杨、珠帘绣... 阅读(1161)评论(0)2021-3-11 赞(1)
阅读 菩萨蛮烟雨录冯震翔孙洙玉堂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孙洙《菩萨蛮》“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孙洙《菩萨蛮》“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华丽的玉石砌成的厅堂,富贵已极,却无法在居住者辗转反侧的漫漫长夜里,为他提供一点点安慰。 华美的玉石所构筑的,只是一处模拟的空间。若词人心境安稳,不妨将这空间当做现实看... 阅读(1217)评论(0)2021-2-14 赞(4)
阅读 烟雨录王琪描摹咏物望江南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10+1首咏物词 宋人王琪有十首《望江南》,分别描摹江南柳、酒、燕、竹、草、雨、水、岸、月、雪等风物。欧阳修的“江南蝶,斜日一双双”,则真似同一组词的第十一首。 这十一首咏物词都令人赏心悦目。盖咏物之作,意思必须超出所咏之物,人们往往... 阅读(1656)评论(0)2021-2-4 赞(2)
阅读 古词烟雨录张先渔家傲先声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众多优秀词作的先声 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为众多后人的精彩诗作、词作预作先声。 “燕子占巢花脱树”,后有王国维“朱颜辞镜花辞树”; “瞿塘水阔舟难渡”,后有黄庭坚“生入瞿塘滟预堆”; “君家正在吴门住”,后有周邦彦“家... 阅读(1175)评论(0)2021-1-28 赞(4)
阅读 诉衷情烟雨录时空张先抒情小词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先《诉衷情》——抒情小词中的壮美时空 张先《诉衷情》“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花易凋谢,月易朦胧,然而这“两心同”的相互体认被确立的一瞬间,这世上无处不繁花似锦,无处不月明如昼。春风,夜晚,花朵,明月,无不处在一种“天涯共此时”般的壮美时空之中。 ... 阅读(1216)评论(0)2021-1-21 赞(5)
阅读 古词暮春烟雨录张先青门引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先《青门引》——暮春岂堪风和雨 北宋张先《青门引》“风雨晚来方定”—— 一个春已不久的日子,偏偏阴雨不休,本可在欢宴、游赏中度过的一整天时光就在寂寞无聊中坐失了,到了夜深人静反而天气晴朗,月光照在空荡荡的秋千之上。迟来的好天气点染了已经失去时光... 阅读(1133)评论(0)2021-1-18 赞(5)
阅读 古词烟雨录冯震翔张先千秋岁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永丰柳 张先《千秋岁》“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苏轼《洞仙歌》亦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永丰坊中尽日无人相问的孤独柳树,事典见唐人所编的《本事诗·事感》。此中记载: 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 阅读(1411)评论(0)2021-1-14 赞(5)
阅读 古词烟雨录夏竦河汉天流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夏竦《喜迁莺令》“夜凉河汉截天流” 北宋夏竦《喜迁莺令》,为应制之作,全词笼罩着一种舒缓、优雅、高贵、奢华的天家气度。 这种气度的来历,不在于“瑶阶”、“珠翠”、“金茎”等等字眼,而是来自节奏谐婉明快的三五七字句与平声韵的搭配,还有词中描摹的晴朗... 阅读(1191)评论(0)2021-1-11 赞(2)
阅读 苏东坡古词烟雨录柳永满庭芳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之谜 《宋史》中没有柳永的传记。 《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谈到柳永时说:“……一些轶事,讲述了柳永作为一位成功的词人与他的仕宦追求之间的格格不入”。 显然,这是指柳永因作词犯上而不为皇帝所喜、于是潦倒终身的种种轶事。然... 阅读(1214)评论(0)2021-1-7 赞(4)
阅读 皇帝烟雨录话语柳永宋仁宗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皇帝们的阅读理解 传说宋仁宗赵祯曾因不喜欢柳永词句中的某些字眼,而将柳永终身弃置不用;同样,宋神宗赵顼也曾因认为苏轼词中流露出忠君之意,对贬谪中的苏轼作出了少许宽宥。 这些皇帝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流露出一种明显的权力话语倾向——通... 阅读(1110)评论(0)2021-1-4 赞(2)
阅读 玉楼春古词烟雨录柳永灵龟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玉楼春》“卜年无用考灵龟” 柳永《玉楼春》“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是一种新意十足的颂圣语。词人认为自己所置身的是一个永恒之国,这个国度拥有至善至美的一切,更拥有天意的许可和运数的垂青。 在今天看来,柳永置身的北宋,的确具有成熟... 阅读(1151)评论(0)2020-12-24 赞(4)
阅读 烟雨录柳永雪梅香渔市孤烟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雪梅香》“渔市孤烟袅寒碧” 自南朝山水诗兴起,郊野山川的自然景观便是酝酿诗歌的沃土。得以让词境发生的、富贵人家的深深庭院,也是自然景观的一种特殊形态。 作为诗的变体,词同样可以在高山大川、田园农家的景致中生成。不过,唯独人烟繁密、声音嘈杂... 阅读(1205)评论(0)2020-12-22 赞(4)
阅读 烟雨录万重烟柳永卜算子慢风情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卜算子慢》“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柳永《卜算子慢》“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读来顿觉天地茫茫,若有所失。 万重烟水,长路关山,并不完全是横亘在两处离人之间的天堑。渺小人类与汗漫时空,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自足的境界,而人类在其中拥有特定的处境。对广... 阅读(1513)评论(0)2020-12-18 赞(2)
阅读 烟雨录情感寇准江南春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寇准《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 寇准词,最负盛名的当属那首《江南春》:“波淼淼、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在唐人气魄雄伟的诗句中,当诗人“唯见长江天际流”,或是置身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胜境之中,诗人已经不见了,他... 阅读(1194)评论(0)2020-12-18 赞(2)
阅读 贺铸古词烟雨录深深词无常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贺铸——五首深深词 贺铸有《减字浣溪沙》五首。 词中的景致和情结,非在一处曲折回环、幽静雅致的大园林中不能发生。 富贵身、少年心,多变的自然天候、无常的人世变幻——以上题材构成的混沌的审美境界,需要高楼深院作为词境的发生场,供词... 阅读(1195)评论(0)2020-11-22 赞(6)
阅读 古词王国维烟雨录减字木兰花惘然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减字木兰花》“一梦钧天只惘然” 王国维《减字木兰花》,全词如下: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 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 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四句分别写出了: 1.得以沉思遐想的独处时空 ... 阅读(1364)评论(0)2020-11-11 赞(2)
阅读 鹊桥仙王国维烟雨录人间不堪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鹊桥仙》“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王国维《鹧鸪天》“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 又有《鹊桥仙》词曰“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对疑问本身的怀疑,或是对“无凭”状态的凭藉,都是语言的歧义性赋予人的思维迷障。中国与西方古典时代的... 阅读(1919)评论(0)2020-11-10 赞(3)
阅读 浣溪沙王国维烟雨录孤雁逆风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浣溪沙》“失行孤雁逆风飞” 王国维《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上阕以暗淡凄冷的色调写一只大雁失群孤飞,下阕则以明快飞扬的语气描写同一只大雁被人猎获之后,人们烹煮大雁的欢快之情。全词由此形成一种奇异的对比。 上阕中的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 阅读(1352)评论(0)2020-11-9 赞(4)
阅读 古词少年王国维烟雨录年华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少年游》“何以遣年华” 王国维《少年游》中有“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的句子。 《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一书的编著者就此发问:“提笔就能写出才气横溢的歌词,胸中藏有无数的书卷,这样的天赋才气与潇洒度日难道还不是文人最理想的生活吗?... 阅读(1465)评论(0)2020-11-8 赞(2)
阅读 王国维清平乐烟雨录西窗思量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清平乐》“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 王国维《清平乐》“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不就是纳兰性德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也不就是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人生最难得的美好境况,或是将改变人生走向的重大转折,当事时绝难自知,总以为不过是... 阅读(1369)评论(0)2020-11-6 赞(3)
阅读 鹧鸪天古词王国维烟雨录星辰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鹧鸪天》“摘得星辰满袖行” 王国维《踏莎行》“我来此地闻天语”,以及《鹧鸪天》“摘得星辰满袖行”,皆本自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这首短小的诗歌,未作任何惊人之语,却充满了人在绝高之地才... 阅读(1324)评论(0)2020-11-6 赞(0)
文学 古词王国维烟雨录采桑子人生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王国维《采桑子》“人生只似风前絮” 王国维《采桑子》“人生只似风前絮”。 如此渺小、短暂且无谓的人生,是否还有意义? 古典到近世的观念转变,包含了时空尺度的观念变化。在以人生为时空尺度的观照之下,柳絮自然是短暂无凭的。但若以地质时间、天文时间为... 阅读(1669)评论(0)2020-11-5 赞(3)
阅读 古词浣溪沙烟雨录俞陛云题墙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俞陛云《浣溪沙》“题墙残字藓花秋” 俞陛云《浣溪沙·重过陶然亭》,写词人在三十年后重游名胜,发觉前度所见过的一首墙上题诗,已经磨损残破、模糊不清。 词人分明是如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一般,慨叹世间万事的易朽,今人读来却恰好相反,偏偏感受到岁... 阅读(1458)评论(0)2020-10-26 赞(1)
阅读 古词浣溪沙烟雨录况周颐故树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况周颐《减字浣溪沙》“花若再开非故树” 号称“清季四大词家”、同时也是词论家的况周颐,其词《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中“花若再开非故树”一句,多少有些西方哲学的影子在了。 根据人们的常识,一度花谢花开之后,花非旧花,树仍是旧树。正如人间世界,人事代... 阅读(1722)评论(0)2020-10-25 赞(2)
阅读 古词烟雨录冯振翔湘春夜月 冯振翔丨古词烟雨录·湘春夜月 词牌《湘春夜月》,《词林观止》引《词律》一书说:“此调他无作者,想雪舟自度”。 雪舟,即南宋词人黄孝迈,《湘春夜月》这个词牌除了他填过一曲之外,别无作者可考,被认为是“词坛罕用之僻调”。 明清两朝的《湘春... 阅读(1337)评论(0)2020-10-18 赞(3)
阅读 烟雨录庄棫相见欢空庭如水水似华年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庄棫《相见欢》——空庭如水,水似华年 庄彧《相见欢》“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以音清调谐的九个字,作了一个复杂的比喻代换。 明月空庭,因柔亮明澈而似水; 年华暗逝,因匆匆流去而似水。 在水的代换之下,“月下庭院”这一具体的、静中的、空间性的场域... 阅读(1180)评论(0)2020-10-15 赞(1)
阅读 烟雨录厉鹗眼儿媚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厉鹗《眼儿媚》“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清代词人厉鹗《眼儿媚》写一次已成回忆的美好约会:“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有人曾在少年时,懵懵懂懂地走进一片充满纯审美元素的美好世界中,却将之当做生活的常态,又懵懵懂懂、毫不留恋地走出。若干年后回... 阅读(1185)评论(0)2020-9-16 赞(0)
阅读 李清照纳兰性德烟雨录南乡子烟波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纳兰性德《南乡子》“一种烟波各自愁”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陈亮“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柳永“孤棹烟波,小楼风月,两处一般心”——这些词句的共性在于,词人与所怀之人心意一致,时空却在两人之间断裂开来,天地苍茫而人生渺渺... 阅读(1282)评论(0)2020-9-11 赞(1)
阅读 诉衷情烟雨录陈子龙风乍暖日初长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陈子龙《诉衷情》“风乍暖,日初长” 陈子龙《诉衷情·春游》“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只不过是古词中的寻常字句,读来却有一种莫名的舒泰之感。 冬季,温度之清冷、世界之荒凉,人们无从躲避,也无法抗拒。当渐渐柔暖的春风、渐渐悠长的白昼重新降临世界... 阅读(1192)评论(0)2020-9-4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