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苏轼西湖斜阳满庭芳秦观 于学周丨禅机里的东坡与琴操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1049—1100)为词大家,他有首著名的词《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饮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 阅读(84)评论(0)2025-3-10 赞(2)
阅读 苏轼经典赤壁版本大江 于学周丨一个“了”字“了”“断”难——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断句之争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名词流传千年,妇孺皆知。因为传世久远,版本众多,单是百度就给出九个版本,细究,差异不大——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阅读(151)评论(0)2025-2-24 赞(2)
文学 苏轼东坡书法唐宋古代 张宣丨七绝·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速写(之七) 苏轼 妩媚天真丰腴朴,横轻竖重字扁平。 虽遭三贬犹昂奋,宦海浮沉治水名。 注: 苏轼(10... 阅读(226)评论(0)2025-1-4 赞(0)
文学 苏轼米芾书法古代太愿 张宣丨七绝·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速写(之五) 米芾 雄健清新多变幻,飞扬飘逸尽萧然。 临池不辍成竹在,尤嗜奇石著帖繁。 注:... 阅读(197)评论(0)2025-1-2 赞(2)
随笔 苏轼宋词审美赤壁恐怖 舟笠翁丨千古名篇也有败笔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作。可谓名驰天下,千年不衰,代代相传,人人成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阅读(395)评论(0)2024-9-21 赞(4)
文史 苏轼庐山方寸石钟山泛舟 张勇丨方寸天地 石钟山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研究人员将薄纸浸渍石蜡溶液后,卷缩挤压成圆形或方形的梗条。随之制成的蜡梗火柴,陆续在全国各地的火柴厂试验成功。以四川泸州火柴厂为例,1981年10月,该厂全部转产圆形蜡梗火柴后,成为... 阅读(285)评论(0)2024-9-13 赞(3)
随笔 苏轼睿智独乐物外豁免 阿龙丨清谈 物外 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海州赴密州,十一月初三到任,为官太守。秋冬之交,满目苍凉,地博而荒颓,比之江南风物寥落很多,苏轼戏称“桑麻之野”。他在这片饮食起居均不太适应的土地两年,熙宁九年十二月,辞... 阅读(572)评论(0)2024-2-20 赞(2)
阅读 苏轼自由尚书东坡天命 学周丨苏轼金陵会安石——从公已觉十年迟 元丰七年(1084),苏轼四十九岁,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这一年于苏轼是悲喜交织:喜的是自己重获自由,神宗手札授其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汝州团练副使;悲伤的事情是爱妾所生之子夭折。从黄州到汝州的官职依旧闲差,可这又有何干系... 阅读(722)评论(0)2024-2-7 赞(2)
随笔 苏轼甲骨文老子东坡乐府 阿龙丨讀書偶記(二則) 老子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想要治理天下卻用強力去做,我看是不能達到目的的了。 為:有為,強力做。 蘇轍:不得已,不可得。已,語助。 有人釋為“迫不得... 阅读(727)评论(0)2023-10-30 赞(1)
随笔 苏轼诗文吟诵居士范之杰 北冥有鱼丨佞苏居士范之杰 造星运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各大媒体挖空心思,不遗余力;各色人等摇旗呐喊,如痴如醉。最火的节目是选秀,俊男靓女在推手的包装下粉墨登场,一夜成名就是他们的中国梦;最炙手的明星叫“三栖”,说学逗唱打情骂俏,人如海,... 阅读(704)评论(0)2023-10-17 赞(6)
文学 苏轼婉约北宋王安石秦观 张宣丨竹马子·秦观 文婉约凄迷,清新典雅,深沉高古。 见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幽度。 忆昔如水柔情,佳期似梦,岂拘朝暮。 流水绕孤村,夕阳外,万点寒鸦情伤处。 ... 阅读(570)评论(0)2023-7-9 赞(0)
文学 苏轼海南东坡儋州乌台 张宣丨过秦楼·苏轼 磊落光明,不惊荣辱,为宦予民关切。 乌台贬徙,海角开拓,落地扎根兴学。 诗作涌溢豪情,堪与周郎,同酬江月。 望琼楼冷彻,良宵宁寂,共婵娟惬。 ... 阅读(595)评论(0)2023-7-8 赞(0)
文学 苏轼欧阳修醉翁唐宋八大家新唐书 张宣丨烛影摇红· 欧阳修 改革艰难,几多喋血随风去。 孤忠许国击奸贼,刚正青松矗。 新政未成遭黜,自信在,百折不屈。 建言抑恶,除弊固本、盼朝廷悟。 ... 阅读(617)评论(0)2023-7-6 赞(0)
随笔 苏轼骨肉民生海州密州 阿龙丨物外 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海州赴密州,十一月初三到任,为官太守。秋冬之交,满目苍凉,地博而荒颓,比之江南风物寥落很多,苏轼戏称“桑麻之野”。他在这片饮食起居均不太适应的土地两年,熙宁九年十二月,辞别时诗答继任者孔宗翰:“... 阅读(609)评论(0)2023-3-2 赞(1)
阅读 苏轼苏洵奇观太平滟滪堆 学周丨安而生变 危以求安——读《滟滪堆赋》 滟滪堆,俗称燕窝石,古代又名犹豫石,北宋《太平寰宇记》上说:“滟滪堆又名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也。”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峡口。郦道元《水经注》载:“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 阅读(1307)评论(0)2023-2-27 赞(1)
言说 苏轼岁月单位职场短文 学周丨掛鉤之魚,忽得解脫——给“致仕”的朋友们 今年我的同学、好友和同事退休者众,有的已经办完退休手续,有的正在办理之中,有的在做着退休前的种种准备。这几年,凡是好友退休,我总是抄苏轼“合上不贺下”短文致贺,今天重读苏轼这段文字及与此文意思差不多的另外两篇短文,颇有新... 阅读(864)评论(0)2023-2-24 赞(3)
阅读 苏轼乌台诗案苏辙东坡王适 学周丨不嫌雾谷霾松柏——苏轼一首生日诗赏析 宋元丰六年12月19日,是苏轼四十八岁生日,这一天,在筠州与苏辙同住的侄女婿王适(子立)寄来庆寿的诗作(亦佚失),苏轼次韵写了这首七言排律。苏和王适交往,始自苏轼在徐州为官时。当时,王适方及弱冠,在徐州求学,苏轼对他印象... 阅读(1096)评论(0)2023-1-10 赞(3)
阅读 苏轼广州惠州贬居巡查 学周丨出离尘世不求仙——解读苏轼的一首“梦”诗 宋绍圣二年,苏轼已经习惯了在惠州的贬居生活,秋天,任职广州府提刑的表兄程正辅来惠州巡查,表兄弟冰释前嫌,苏轼得正辅照顾,饮食起居有了很好的保障。人在逆境中,稍微一点关爱就比平时珍贵许多,感慨也就多起来,梦也就多了,十一月... 阅读(706)评论(0)2022-12-2 赞(2)
阅读 苏轼杜甫杭州李白金山 学周丨有田不归如江水——读苏轼两首七古 背景 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比较了他心中的三位大诗人,云:“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天,苏诗如流水之行地。”意思是,李白的诗像辽阔天空飘荡的游云,不拘形迹,洒脱飘逸;杜甫的诗像高山矗于天边,浩渺高远,令... 阅读(701)评论(0)2022-11-27 赞(5)
随笔 苏轼博物馆李常生长清年谱 学周丨他年留与学书人——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前几天有缘联系到苏轼研究专家李常生先生,他给我讲了他来山东寻找苏轼行迹的往事,告诉我,长清博物馆藏有一块苏轼书写的石碑,弥足珍贵,今天给我发来“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图片,一看,碑文字迹清晰,果然不凡!查孔凡礼先生《苏... 阅读(860)评论(0)2022-11-15 赞(4)
随笔 苏轼夕阳梁实秋请客惠州 学周丨疫中读苏轼《迁居》 梁实秋有个著名的说法:“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假如谪居岭南的苏轼看到这句话会作何感想?他一定会说,这是有闲人的矫情,何以见得,有诗为证: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 阅读(887)评论(0)2022-11-11 赞(2)
随笔 苏轼苏洵苏辙三苏嘉州 学周丨是父是子 初发嘉州 宋嘉祐四年(1059)10月,苏洵父子三人离开家乡眉山,走水路前往汴京,办理注官手续。两年前,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新科进士的喜悦,即获丧母噩耗,按惯例,二人回乡眉州为母亲守丧。按年头,嘉祐四年十月... 阅读(903)评论(0)2022-11-6 赞(0)
随笔 苏轼瘟疫岁月苏辙朝廷 史晨丨《苏辙传》后记 岁月并非全是静好,这不,新冠病毒肆虐了三年,全世界的人,谁都逃脱不掉。正应了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面对瘟疫,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理应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可政府不让这些退休的耄耋老人逆行,即便最简单的核酸... 阅读(917)评论(0)2022-11-5 赞(6)
阅读 苏轼苏洵苏辙光芒三苏 落叶知秋丨光芒之下的苏辙——记史在新大夫新作《苏辙传》 (一) 史在新大夫自医生岗位退休之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把多年积累的散文、游记、诗词、剧本、科幻小说等加以整编,成功出版了四十万言的《医者笔耕录》。该书文风厚重语言沧桑,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2020庚子年... 阅读(1346)评论(0)2022-11-5 赞(6)
随笔 苏轼常州北宋海南苏辙 学周丨北归路上——苏轼的最后一年 梦归 宋元符二年(1099)岁末,六十三岁的东坡老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夜梦登合江楼,月色如银,韩魏公跨鹤来,曰:‘被命同领剧曹,故来相报。’他日北归中原,当不久也。”(《仇池笔记·梦韩魏公》)这一年距他渡琼州... 阅读(1167)评论(0)2022-10-27 赞(6)
随笔 苏轼黄州雪花营地神通 阿龙丨岭南梅香半树枝 暖湿的岭南来了秋天。目视落叶的人会想到飘零。假如飘零的秋叶是坠落着归乡,不免凄惨了点儿。花朵的零落则如谢幕,悲壮的仪式感,不妨称为断魂——香消玉损。它们来自泥土还是丛云?心安即吾乡。心安即一片花瓣,一枚落叶。... 阅读(1334)评论(0)2022-10-23 赞(0)
随笔 苏轼王安石司马茅屋独乐 阿龙丨独乐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退居洛阳,静观安石表演,王偁《东都事略》称他“绝口不言事”,言外司马温公怀抱政治家的沉默,秋毫却了然于心,与苏轼言“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的天真话大有分别。司马光远离朝廷不言事并非居洛阳不做事不... 阅读(946)评论(0)2022-10-3 赞(0)
阅读 苏轼王朝云乐天阿奴钱塘 于学周丨惟有朝云能识我——记苏轼的异性知己 王朝云,字子霞。宋代浙江钱塘人,是苏轼身边最后的女人。她是苏轼的异性知己,12岁在杭州跟随苏轼,18岁被纳为侍妾。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从最高处一下子跌落到最低谷的非常时刻,朝云执意与他一起到谪居地惠州的举动,让老东坡感动不已... 阅读(1156)评论(0)2022-8-2 赞(3)
阅读 苏轼饥荒妒海儋州澄清 于学周丨解读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一作:参横斗落转三更)①, 苦雨终风也解晴②。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③。 空余鲁叟乘桴意④, 粗识(一作:无复)轩... 阅读(1312)评论(0)2022-7-18 赞(3)
阅读 苏轼时代理想徐州湖州 于学周丨读苏轼一首七言排律 1079年,宋元丰二年,己未羊年,苏轼四十四岁。这一年的三月他接到调令,从徐州调任湖州。从密州到徐州,苏轼颇有政声,但不得升迁,这源于他是“熙宁变法”公开的反对派,心厌执政的执拗与权力的任性,鄙视“新进”的得意,只能在地... 阅读(1136)评论(0)2022-7-12 赞(3)
随笔 苏轼村落湖州蔡州中原 阿龙丨花开身外事,莫问霜与露 元丰二年八月十八,刚到湖州任的苏轼被捕,押解御史台监狱审理。“乌台诗案”让汴梁城热闹了一阵子。至十二月二十九定谳,历时四个月又十二日。苏轼走出大牢,一身倦容,精神劲尚可,笑眯眯顶着四十多岁的人不该有的... 阅读(1177)评论(0)2022-5-30 赞(3)
随笔 苏轼满江红瓜洲王安石神宗 学周丨读苏轼熙宁九年两首词 苏轼于北宋熙宁九年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五写了两首词,分别是《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前一首是送别朋友的应酬之作,后面是苏轼的代表作,耳熟能详。把这两首... 阅读(2320)评论(0)2022-2-13 赞(4)
随笔 苏轼陶渊明苏辙董毅夫哨遍 学周丨一生三赋归去来——略谈苏轼对《归去来兮》的再创作 苏轼对陶渊明有一种执着的偏爱,他在谪居海南的日子里,“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将陶诗逐一追和,可以认为,陶渊明是晚年苏轼的精神支柱。 苏轼与陶渊明精神旨归的一致性,最早体现于他对《归去来兮》的反复再创作,元丰四年(... 阅读(1651)评论(0)2022-1-24 赞(1)
随笔 苏轼元祐翰林学士将帅 于学周丨你既然寡情凉薄 我何不达观洒脱——1094年的宋哲宗与苏轼 元祐八年九月宋英宗皇后、神宗之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1032-1093)去世,终年62岁。这位被《宋史》誉为“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擅改祖宗之法,寄托信任于保守旧派的主力司马光。元丰八年(1085),其子神... 阅读(1367)评论(0)2021-12-29 赞(4)
随笔 苏轼惠洪重阳冷斋夜话潘大临 学周丨绝唱遗响——一句诗衍生的诗词 《冷斋夜话》卷四有一节“滿城風雨近重陽”,一段佳话。 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氛所蔽翳。昨日清臥,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 阅读(1260)评论(0)2021-8-12 赞(0)
随笔 苏轼东坡建安世间风物 学周丨世间物皆有对——东坡对句之奥妙 据说汉字很不擅长逻辑表达,它的妙处在另外方面。比如,表达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东西就派得上用场。汉字对句可能是其极富魅力的一种功用,对“对子”曾是一门重要的功课,在上世纪初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先生还曾出过“对子”... 阅读(1108)评论(0)2021-8-5 赞(3)
随笔 苏轼苏东坡黄州大江赤壁赋 学周丨诗谶——可怕的预感 元丰二年(1079)底,苏轼结束了一百余日的牢狱之灾后,被贬黄州。经过最初的恐慌、窘迫和孤寂之后,天性中的旷逸豁达在苏轼身上再度苏醒,甚至更加升华,苏轼从此蜕变为苏东坡。 耐不住寂寞的苏东坡,身边总是围绕各色朋友。他酒... 阅读(1027)评论(0)2021-8-1 赞(1)
言说 鲁迅苏轼文学史自嘲殿堂 赵守高丨我喜欢的自嘲诗 我很浮躁。这怨不得我,时代使然。世风浮躁,自然我不能例外。 近来被拖进“诗林艺苑”,犹如走进金碧辉煌的殿堂。昏花的老眼有些缭乱,在浏览、胡窥中,觉得大快朵颐。但有时还总想觅得一点野味,一点热闹,一点诙谐,一点幽默,一点... 阅读(915)评论(0)2021-6-17 赞(2)
随笔 苏轼李白苏辙明月青天 祁萌之丨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打开苏轼诗词欣赏大门的钥匙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不能说家喻户晓却是历代文人都能成诵的名篇。今日重读,产生了一些与历代诗话家的解读不同的认识和体会,这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阅读(1463)评论(0)2021-5-4 赞(6)
文学 苏轼杜牧白居易念奴娇欧阳修 张宣丨白居易等词八首(历代文学名家之二) 念奴娇·白居易① 香山居士,为民造福祉,修堤拦坝。开凿水渠治六井,描绘乡村图画。国事诤言,嘲讽权贵,直贬至司马。寄托天子,奈何兼济难达。 墨迹淋漓三千②,浩歌叹咏,浅显入广厦③。沦落飘零琵琶女④,梦啼妆泪愁煞。... 阅读(1165)评论(0)2021-3-15 赞(5)
阅读 苏轼离骚天涯芳草景致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意思其实大致等同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在描写满眼的夏意。之所以凭借“何处”这一疑问词发出“无理之问”,乃是表达词人对春天远逝的惆怅。 通观词义,“天涯何处无芳草”,全无今人熟悉... 阅读(1451)评论(0)2021-3-4 赞(3)
阅读 苏轼水调歌头声律歌吟韩愈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苏轼《水调歌头》“稍加隐括,使就声律” 苏轼有一首《水调歌头》,内容几乎是唐人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翻版。词前小序中说,这首词是将唐人的诗歌“稍加隐括,使就声律”。 其实,词这种文体又何尝不是将情感与文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 声律所为,即是歌吟。... 阅读(1033)评论(0)2021-2-22 赞(3)
随笔 苏轼东坡小品明代古文 学周丨获赠《苏长公小品》记 一个有趣的人即便走进了历史,也会时不时以不同方式复活在当下。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这次,他以一函线装书的形式走进了我的生活。 2021年2月8日晚间,好友送来《苏长公小品》,一函四册。 “小品”兴起于明代... 阅读(1379)评论(0)2021-2-10 赞(5)
阅读 苏轼黄州元丰定风波蓬莱 学周丨两朵拒霜向君开 北宋元丰五年(1082),“十月九日,孟亨之(震)置酒秋香亭。”苏轼受邀参加,请的客人有黄州知州徐大受(字君猷)。当时,“有双拒霜”,犹如美人酡颜,苏轼以为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阅读(1463)评论(0)2020-11-24 赞(7)
文学 苏轼清明生日纪宇花歌 文健丨秋窗邀我们赏花歌·小彊歌行(旧体诗)四首 清明节歌 万金一尺骨灰穴,郊外公墓蜂巢叠; 上天须攀摇钱树,入地必碎储钞钵; 范宽浓彩画冥币,苏轼宏论堪舆学; 可爱胚似达尔文,坟茔开发枯心血; 清明节,清明节, 如今伟人标杆唯有富豪榜,长眠... 阅读(1275)评论(0)2020-11-10 赞(4)
阅读 苏轼杜牧南乡子集句东坡 学周丨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闲谈苏轼《南乡子·集句》 怅望送春怀(杜牧), 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 &nbs... 阅读(1240)评论(0)2020-10-15 赞(2)
随笔 苏轼悲怆温情苏辙丁香树 萧联强丨悲怆中的温情(随笔) 冬天的一抹夕阳照在白雪皑皑的北方,多了一份悲壮。 多年前,我跟一个画家朋友在他家丁香树下,品茗饮酒,暖暖的阳光把我们照耀,我的弟兄哼唱着歌曲,跳着踢踏舞,我们爆笑,我喜欢他的真实,也喜欢他骡马般狂热的激情。他大口抽雪茄... 阅读(1401)评论(0)2020-9-22 赞(31)
随笔 苏轼章惇仁宗徽宗太后 学周丨好基友成真冤家之六——报复与宽恕 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章惇黜知汝州,“因行气间,风倒门扇凉,致左右手足麻痹”,章惇身高八尺,平素好修仙,精力饱满,能领兵平蛮,此番罢黜竟致身体出现如此大问题。这年三月,苏轼作《缴进沈起词头状》指名道姓指责章惇兴起兵祸... 阅读(3543)评论(0)2020-8-12 赞(1)
随笔 苏轼元丰司马光高太后哲宗 学周丨好基友成真冤家之五——立场不同终致反目 人在江湖,升降沉浮在所难免,即便是苏轼和章惇这样的旷世奇才也不能例外。 元丰八年(1085)三月五日,神宗皇帝带着未曾实现的“强国梦”去世了,苏轼倒霉的日子似乎随着神宗皇帝驾崩远去了,九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皇帝太小... 阅读(1263)评论(0)2020-8-10 赞(0)
阅读 苏轼章惇黄州张方平神宗 学周丨好基友成真冤家之四——章惇直言劝慰 苏轼虚与委蛇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刚抵达黄州贬所,章惇即由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二人升沉异势,说明他们分属两个阵营,政治立场存在对立的情态明显。但毕竟是多年的朋友,政治归政治,情谊归情谊,性情率直的章惇主动写信安慰苏轼。经历了“... 阅读(1610)评论(0)2020-8-9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