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寒碜”的剑桥  美丽的康河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寒碜”的剑桥 美丽的康河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飞机抵达伦敦,夜幕已经降临。在市郊树林中的一家酒店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乘一辆沃尔沃大客车,直奔70英里外的大学之城剑桥;司机是英国的一位白发老人,车开得又快又稳。

微信图片_20201101151459.jpg
美丽的康河      摄于2016年9月28日

一路上,芳草萋萋,杨柳依依,雅致的农舍掩映于绿树间,依偎在小河旁,英国的乡村果然很美。上午九时,汽车开进了一座沿河的小镇。小镇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现代建筑,满大街是三四层砖红色的老房子。老房子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和谐而不张扬,古老而又简朴,简朴中却蕴藏着着无穷的内涵。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剑桥大学城。

单看校舍,这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和国内一些大学漂亮、气派的大楼相比,感觉有点寒碜;再看学生们(这些精英中的精英)的衣着打扮简单朴素,和国内大学学生们时髦的穿戴相比,甚至有些寒酸。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从这里走出了威廉·哈维、牛顿、玻尔、达尔文、凯恩斯、图灵、霍金等科学巨匠,弥尔顿、拜伦、华兹华斯、萨克雷、培根、罗素等文哲大师,还有爱德华七世、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等4名君王、克伦威尔、尼赫鲁、李光耀等30多位国家元首和罗伯特·沃波尔等15名英国首相;从这里走出了一百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三一学院就有32位)!这里真的是如雷贯耳的剑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剑桥大学的31所学院,没有统一的校园,没有围墙,而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建院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它们的建筑各具特色。我们在大街上徜徉,来了到花繁草茂、风光优美的王后学院,学院后面的康河上有牛顿设计的全木结构的数学桥。桥上满是菱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听说没用一根铁钉。三百多年过去了,我上去走一走,桥身依然坚挺。康河的清流亲吻着王后学院古老的的后背缓缓流去,像时间的流逝一样无声无息;几只彩色的小船泊在学院对岸的大树下随着康河的碧波沉浮摇荡。我们又来到国王学院,那高大巍峨的哥特式大厅和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学城众多的学院中,它的豪华独树一帜。1661年,18岁的牛顿来到三一学院读书。牛顿不是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引起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探索吗?我们来到三一学院门前,见有一棵枝叶婆娑的苹果树,叶间还挂着几个苹果。不过这棵树不是当年的那棵,而是从原树上剪枝嫁接长成的。我们还看了另外一些学院,看得多了,也就记不清了。除了一座连一座的学院,大街上还有图书馆、研究所、美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商场、书店等等,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以大学闻名的城市仍然执着地穿着数百年前的外衣,古老而典雅;让你有一种穿行在中世纪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01101151527.jpg
叹息桥

剑桥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为世界培养了众多的精英人才,它的美丽也同样的出类拔萃。偎依着小城的康河不是成就了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88年过去了,康河的风光美丽依旧:高大的榆树、婀娜的金柳、萋萋的芳草、娇艳的花朵、岸边的青苔、水面的浮藻、粼粼的绿波、轻捷的游艇,用它们的妩媚和飘曳,迎接远方的来客,愉悦人们的心灵。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王秀华女士(53岁,把我当父辈一样敬重和关照的北京白领)、彭伟先生(46岁,能说会道的徐州公务员)、刘晓娜(90后,漂亮大方的上海女孩)三人与我乘坐同一条小船在康河的柔波里滑行。一位英俊的英国小伙握一支长篙为我们撑船。每当长篙拔起,都会带起一串水珠,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康河河面不宽,水量却很丰盈。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下招摇,波光里的艳影在水面上浮动。河上的游船来来往往,一不小心就会砰的一声撞在一起,人们会心地一笑,挥挥手各奔前程。河上的白天鹅绿头鸭,有的在岸边展翅晒羽,有的在河里游来游去。你一招手它们就会跟你来,追随着小船吞食游人投下的食物。两岸是绿色的草坪,参天的大树,依依的垂柳,古老的楼房。王秀华携一款高档相机不停地拍照,给大家留下永恒的纪念;彭伟说一些幽默的段子,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刘晓娜从包里拿出糖果、巧克力,一次次地请大家品尝;我当众背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小船从一座座造型优美又形态各异的桥下穿过,40分钟的时间,在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名气没有威尼斯的叹息桥大,形象却比威尼斯的叹息桥漂亮)和王后学院的数学桥之间荡了一个来回。大家饱览两岸美丽的景色和河上旖旎的风光,心里的溢满了诗情画意。

微信图片_20201101151531.jpg
数学桥

下午3点,我们依依不舍地和这座精英荟萃风景如画的大学城告别,白发的老司机开动沃尔沃大客车,载着我们向着北方的约克郡驶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度在心中回响: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本文经徐晓洋润色


参见作者更多作品
参见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寒碜”的剑桥 美丽的康河》 发布于2020-11-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