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9) - 世说文丛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9)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曾经去过一个喜好收藏的朋友家,他亲自跟我说,为了那些收藏品,特意改造了一个房间,以确保房间的恒温。屋子里面不让外人进,他自己说,有几个专门定制的樟木箱,那些字画大多都放在里面,我说,听行家讲应该放在保温箱里面最好,朋友说,我整个屋子就是一个保温箱,虽然这个屋子的耗电量就惊人,但是与那些文物相比就不算什么。
 
实在搞不懂这些收藏人到底怎么想,是喜欢古字画上面的文化内涵,还是觉得这是一个无价之宝,有巨大的升值空间,想着将来有一天出售成为了亿万富翁。不过这种想法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想法而已,到目前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再好的文物都是有价无市,真的想出售才知道并没有想得那样好,不用去大城市看文物市场,在我们小诚文化市场或古玩城转一下就知道了,用我的话说,以小见大,全国一盘棋。
 
那位朋友估计不舍得把他的珍品拿出来,拿出几张近代名人的字画,看他像抬着祖宗似的就想笑,知道还沉浸在无价之宝的感觉之中,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之前跟我们嘱咐,假如打喷嚏,一定要回过身去,千万别当面打,害怕见上唾沫星子,至于那几张作品是不是赝品咱也看不出来,跟着其他人点头装成很懂得样子,其实,这是在满足收藏人的虚荣心,那些看画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没有懂画的,也根本就不觉得那些话好在哪里。
 
看着他又小心翼翼地卷起来,小步慢跑去了他的收藏室,出来的时候感觉如释重负,终于没有出现意外,在我看来那些字画根本就不用那般对待,类似这样的物品真的防不胜防,你认为是恒温易于保存,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例如有那么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他的画那些年一平尺好几万,可是东窗事发,他的画一落千丈,因为大家就买他的名气,一旦名声扫地也就失去了价值,好像那天看的就有那位画家的画。
 
不客气跟大家说,那些年受一些人的影响,特别是我在第一个单位,我的领导好像就是一个字画收藏迷,想尽办法组织画家搞活动,正好假公济私多收几张那些艺术家的字画,听说家里面藏了不少,二十年前有人就跟我说,他的那些收藏字画估计价格不菲,可是我也没感觉到他富裕到哪里去,曾经人前马后地跟着服务的我也多多少少得到一两张艺术家的馈赠,一度也是如获至宝。
 
过了三四十年,自认为非常值钱了,有一次急需用钱,想到了手头上的这些字画,便找了一个朋友帮助我介绍买家,后来让我感觉非常尴尬,听说很值钱,但是到了卖的关口才发现,都是口口相传,现实并没有那样,有的说一位老先生的画每平尺几千元,我拥有那位艺术家的画,平尺不小,结果两千元都卖不出去,后来知道都是吹出来的价格。
 
现在手头依然还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源很复杂,也像一部小说一样,跟我上面描述的那样,曾经在第一个单位干接待客,每年的春暖花开的时候,单位院子里的双樱花开了的时候,也是单位对外公关的大好时节,小城艺术名流分期分批到单位赏花,之后便是挥毫泼墨,再就是美酒佳肴伺候,也就是那时候的了一些馈赠。
 
再到后来,干了小单位的负责人,工作性质的关系社交面变得很广,遇到这样的字画收藏人就太多了,到后来发现这些喜欢字画的人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好像他们不喜欢这些东西就显得没文化品位似的,经常在那里看到他们展示自己的那些文化瑰宝。他们心情高兴的时候,也会拿出多余的那些感觉不上档次的艺术家的作品送给你,自己一定会表现出非常喜欢,非常感激的样子,自己的那些艺术作品大多都是那样得来。
 
当然也有关系非常好,我们私下里有这种交往,就像集邮一样,相互把多余的名贵邮票进行交换,就像我手头有一部分别人不具有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也有我没有的作品,也会商量好了以后相互交换,但必须关系不一般的人才可以,大多数都是应付之作。自己对字画也没有研究,感觉这些属于自己的字画,最大的用处就是回家骗媳妇,跟她说,这些字画竟来有升值空间,万一那天我不在了你就把这些字画卖了,估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媳妇可不愿意听这些,直白地跟我说,你也别那么高风亮节,希望你最好现在就让它产生你说的那样的价值,趁着你还健在我们有福同享,剩下我们娘俩多不好,这一说还真的让我哑口无言,知道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那样的价值,特别是现在艺术家多如牛毛,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艺术家,用我的话说,就像作家一样,但凡写几个字的人都自喻为作家,真正能让人忘不了的作家和作品却寥寥无几。
 
用我媳妇说的话,先不说那些作品到底值不值钱,根据你放置那些物品的地方就知道不可能有多值钱:就放在床底下,跟放破烂物品在一起,要不然就是放在书架的夹缝里,再不然放在某一个大衣橱里面和顶上,零散得让人觉得就不像一个正儿八经的物品,就没见到像你这样放置“无价之宝”的人。跟掌柜的说,别看这样放置感觉凌乱,但在我的心中一点也不凌乱,自己记忆中知道那些东西放在那里,真的都放在一起,万一遇到梁上君子正好一大包抱走了损失严重。
 
去年京城来了一个朋友说看一下我的“收藏”,把他领回家里。我把床板掀起来,对他说,你抱一捆看一下即可,应该有一部分不错的作品,他听我这样说几乎都傻了,说从来就没有像你这样那豆包不当干粮的人,只好跟他说,就这个条件,只能这样。
 
这是一个绝对的行家,对我抱出来的那些字画看得认真,而且不断地问我出处,有些自己还能记得住,有些就记不住了,他直摇头,说有一些不错的字画,让你这样放可惜了。我说,这就不错了,到了老了这些都是废品,家属不喜欢,孩子更不喜欢,当做是自己的一点喜好吧。
 
这位朋友问一张书法作品,让我说一下来历,自己跟他说,这个书法作品是一个曾经的领导送给我的,他觉得我这个小青年还算做实诚,他让我办的事情基本上都认真去帮他做了,而且,还给他联系了京城的专家专门给他看病,为了答谢,他拿出一批自认为不错的名人字画送给我,回到家里就放到这里,跟他说,你要是觉得好你就拿走,最起码你还领我一个情,那个朋友叹了一口气在没说什么,不知道到底想的什么。
 
后来去他那里看了他的工作室,看到了很多大家的作品,跟他说,我不能跟你比,你这是专业的画廊,你也是懂这些作品的艺术家,我则是工作关系上的交往得到的那些物件,也不指望着靠这些东西发财,就是玩的一个事情。
 
我一直没跟他说一件事情,在这之前我还认识一个领导,同样是字画爱好者,他在那个城市算做事说话落地有声的人物,自然索取字画方面不算困难,而且他所在的那个城市文化底蕴不浅,自然也有人收藏一些名人字画,当初记得他还给我几幅字,后来让我又送人了。
 
就是这个人退下来以后,在另外一个城市,估计是他认为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他,在那里租了一个小门面,在那里把他在任期间收的字画变卖,挂得琳琅满目,也巧正好与一个艺术家一起在那里,那个人故意装作不认识我,自然我也就不好在表现出熟悉的样子,跟着艺术家转了转便走出来,这位艺术家跟我说,挂在店里面的那些作品一大半都是赝品。
 
听到这里自己觉得艺术收藏这湾水太深了,在我看来都是珍品,但是在懂行的艺术家的眼里看出来问题所在,从那以后再也不把自己的那些物品当回事情,就像这位艺术家跟我说的那样,张大千一生就画了四万张作品,可是现在市面上拥有张大千作品的却有数十万张,你说哪个真,哪个假,听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艺术作品没有说得那样玄乎,鱼目混珠,真假难辨,自然就有价无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9)》 发布于2020-11-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