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孩子回来探亲,问我需要什么,跟他说,买点降尿酸的保健药,还有保护关节的药物,其他的考虑一下再说,没想到孩子还是自作主张给我买了外套,发来照片说实话感觉不是很满意,可是那是孩子的一片真情,不好说什么,心里面非常明白一定又成为了闲置物品,因为我们这里是冬天,她那里正好是炎热的夏天,所以她买的衣服季节性有点滞后,看到那件外套知道在零下八九度的情况下是穿不着那样的外衣。
说实话,到现在自己有多少外衣自己真的不知道,只有掌柜的了解我的衣服的总体情况,她很认真地跟我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倒回去三十年开始往老去过,这些衣服你也穿不完,我不太相信这些,因为在我的感觉中自己绝对是一个穷人,四季能穿出门的衣服和裤子没有多少。
这不是自己在哭穷,自己儿时的记忆非常清楚,我也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字,从小到我上高中以前,基本上都是穿哥哥倒下来的衣服和裤子,虽然哥哥穿得仔细,没有什么很旧的样子,算作是一个大半新的,可是那也是捡的衣服和裤子,等到了我的身上就发生了变化,很快就呈现出千疮百孔的样子,这就需要家长不停给我缝缝补补,最后穿的衣服都是补丁,从裤子的前后,到衣服的袖子,用邻居大人的话说,这活生生就是一个叫花子。
儿时在大院里面生活,每周六必须去洗澡,换洗衣服就是那么两套,洗了这套换那套,发现有破的地方,洗干净了以后赶紧缝补,要等到哥哥有了新的内衣内裤,自己也才能有“新的”内衣内裤,等我倒下来的内衣内裤,说实话,只能当抹布用,绑地板擦子用,因为补丁太多了,失去了继续使用的价值。
到了中学,自己的衣服就放在一个铁皮箱子里,就跟儿时的数量一样,所有的外衣和裤子都两件和两条,春秋衣也是两套,背心和衬衣也是那样,至于春节换的新衣服,到了大年初五以后就要脱下来,大人洗干净了以后放到大人的樟木箱子里,很可能留作明年的过年新衣服,也有可能把这些“新衣服”寄回老家,让他的弟弟妹妹的孩子穿。
后来知道在计划经济年代,布匹是计划供应,每人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布票,但是这些计划布票不可能支持你每年更换新衣新裤,也正因为这样才把春节的新做的衣服洗干净放起来,很多时候要到第二年接着穿,虽然显得有点短,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基本上两三年你才有机会得到新做的衣服。
上中学基本上穿的就是父亲倒下来的旧军服,虽然那时候感觉穿得松松垮垮,但是那时候没有什么的要求,自认为穿上军装证明自己是部队家属的孩子,还有点自豪感。包括裤子也是那样,衣服和裤子穿破了,大人给你缝补一下继续穿,也不觉得有什么。也没有其他同学跟你攀比,大家的生活水平基本上一样,倒是经常穿得很讲究的同学,倒没有什么市场。
到现在还记得春秋和夏天觉得日子好过一点,有个秋衣秋裤就可以了,特别是夏天基本上就是背心当家,外衣白天脏了,放学回去家长给洗一下,第二天早晨起来无论干不干都要再穿上去学校,在学校一旦玩起来,一定会把外衣脱下来,挂在一边的栏杆上,知道爱惜这来之不易的外衣。
最难过的是冬天,那时候根本就没有面包服一说,还是穿老父亲倒下来的绒衣,等同于现在的加绒厚衬衣,天不冷穿上感觉还可以,等天真的冷了感觉就抵挡不住寒风的肆虐,家长找出棉衣让穿上,估计是穿得时间长了,棉花变得很硬,也不是很保温,经常在冬天冻得瑟瑟发抖,还好那时候孩子们都比这耍俏,真的感觉冷了,课间休息的时候使劲地跑动很快就会发热,能抵挡一阵子。
更要命的是没有手套,没有棉裤,好容易捡了老父亲的一个棉帽子,算作是把头给保住了,但是,上身和下身就不敢站在室外时间长,坐在教室里也能感到手脚冰凉,家长怎么不知道给孩子置办保温的物品,可是每家每户好几个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开销,不能只给一个孩子置办,所以只能大家都跟着遭罪。
到现在还记得到了高中才拥有了父亲倒下来的棉大衣,那感觉是御寒的利器,自从有了棉大衣就有了跟同学一起外出的底气,而且一旦走得有点急,你便会有一种由里往外发热的感觉,知道这就是棉大衣的作用,最要命的是穿着棉大衣在课堂里听课,听不进去的时候可以爬在那里睡上一觉,感觉在被窝里的效果一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觉。
到了工作以后,不到四个月我便住进单位的单身宿舍,记得很清楚,从家里面把自己装衣服的铁皮箱子搬了过去,整个一个铁皮箱子就是我的全部家当,除去棉大衣和被子放不进去,所有的衣服和裤子,秋衣秋裤都放在箱子里面,算一下所有的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件。
我曾写过,在单身宿舍的第三年,我又买了一个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人造革箱子,感觉那就是我最珍贵的物品,把自己的穿的衣服和裤子放到里面,占箱子空间的百分之四十,还有百分之六十空着,没有物件可以填充,就像我写的那样,到后来把买的新书放到里面,把原来用于装衣服和裤子的箱子变成了书箱。
为什么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没有新的衣服添置,那就是经济独立的后果,自认为经济独立自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谁还知道挣的那点工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闲钱去给自己置行头。一直到结婚以后还是媳妇看出了自己的拮据和寒酸,善良的她一点点地给我置办了一些衣服和裤子。
其实那时候自己穿的一年四季就是单位里面发的工作服,一种说不出来的颜色,有的同事开玩笑说,那种工装就是监狱里劳改犯穿的囚服颜色,自己也不管那些,觉得穿工作服有极大好处,不用自己买衣服,别人看到穿工作服也不会说什么,最关键是穿工作服洗衣服可以送到洗衣房免费去洗,一个月洗一次。
不仅如此,自己干采购时还发了“干道猴”、棉鞋和劳保鞋,基本上御寒的衣服都有了,至于手套劳动福利,单位每季度发一次,也有了御寒的手套,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那时根本就没有美不美的概念,只要不花钱自己穿都好,庆幸有那么一段干采购的经历,给我省了不少买衣服的钱。
我曾经写过第一件西服是同事给我的,他的朋友那时倒卖进口西服,根据质量从三十到一百元不等一件,这个朋友看我穿得太寒酸,就送给我了一件,但是自己不答应,非让他帮我再买一件,就这样给了他一百元,他给了我两件西服,一件咖啡色,到现在还记得是亚麻的,另一件事天蓝色,自己那时候穿着那两件西服,感觉非常不错,到后来听说,进口的西服国外当成垃圾运过来,咱们的这些不良商人连消毒都不消毒,简单熨一下就卖给国人。
再后来去了第二个单位,工装每三年更换一次,在那里干了将近二十年,包括工作和朋友业务关系送的,到现在挂在衣橱里的西服有五六套之多,媳妇跟我说,面包服有四五件,御寒的冲锋衣有三四件,至于外衣外套那就数不过来,特别是运动系列的衣服和裤子,那可以放满两个箱子。
至于内衣内裤,那些年参加活动送的就不少,加上自己也没少买,这还不包括送出去的那些,用掌柜的话说,你就害怕没衣服穿,到头来这些衣服都成为了摆设,这不是浪费是什么?听到这里无语,谁还知道这些年置了那么多的衣服和裤子,这也许是过去穷怕了的一种反动吧。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