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没有人问过:在无数国民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怎么就是鲜有思想的出现?
也没有知识分子问过:思想家康德一辈子没有走出他生活的那个柯尼斯堡小镇。他几乎没有社会实践活动,他的那些卓越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向人类贡献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这部经济学圣经的作者,亚当•斯密既不是商人,也不是企业家。他几乎没有参与过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的那些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再如,《资本论》是作者在大英博物馆写成的。作者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资本论》中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实际上,纵观人类的思想史可以发现,向人类贡献了宝贵思想的那些思想家,都不是社会实践家,基本上都没有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或是讲坛上的教授,或是书斋里的学者。可以说,他们的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正如文章《思想没有阶级性》中所言,思想家不是务实的,而是务虚的。务虚的实质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务虚的结论都是这种理论研究的成果。并非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于是看来,教科书上说的“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这个论断,经不住推敲,是个不成立的伪命题。
可以肯定的是,实践出经验、出教训、出知识,却不一定出思想。那么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换言之,思想家是怎样发现思想的?正像文章《思想没有阶级性》中所说的:思想是一种看法,只是这种看法是独一无二的;是关乎大道、正义、真理的。那么这种看法是怎样产生的?
仔细想想可以发现,思想的出现都是一种思维活动的结果。毋宁说这种思维活动有其某些不可或缺的特征。这种思维活动都有哪些特征呢?
(1)凡事问“为什么”的问题意识。
这是所有思想家共同的思维习惯。
凡事问“为什么”不是思想家独有的思维方式,而是人的天性,是上帝赋予人的一种能力。
幼儿园里小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问不完的“为什么”。对这个现象,中国人竟熟视无睹。
中国人为什么成年后不会凡事问“为什么”了?怎么会没有了这种思维能力了?这与教育、与家庭、与社会有关。
自古以来的中国教育从来都是给学生讲“是什么”,让学生接受现成的圣人教诲与经典说法。不讲、也不准对这些教诲与说法问“为什么”。学生只能接受,不能质疑。教育长期用灌输“是什么”的做法,无形中扼杀了人们凡事问“为什么”的能力。
中国的家庭也没有凡事问“为什么”的习惯。家长大多是粗暴地让孩子听话,接受“是什么”。家庭教育不注意呵护孩子问“为什么”的天性。
国家自古以来搞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统治,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更没有质疑的自由。这样的社会环境,扼杀了国民凡事问“为什么”的思想习惯。
所以中国有史以来,读书人不少,文人多如牛毛。却鲜有思想家——不能凡事问“为什么”的民族,是不容易出思想家的。
当然,这样的民族也不容易有其它的发明、创新、创造。
(2)以质疑为灵魂的批判精神。
由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原因,养成了中国人容易轻信的毛病。若随便质疑,轻则是个道德问题,重则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了。
所以中国人不习惯质疑,其实是不允许质疑。
缺乏质疑精神,是这个民族不容易出思想家的根本原因之一。
批判精神是质疑后的“必然心智活动”。既然中国人没有质疑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更谈不上了。但是批判精神是所有思想家都具有的品质。
批判不是否定的意思,更不是打倒的意思。中国文化里没有批判这个概念。质疑后必然出现的批判,在西方文化里是讨论、商议、解剖、分析、归纳的意思。是学术界、科学界探索真理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当然这个方式方法的灵魂是逻辑。也就是通常说的逻辑思维、逻辑分析、逻辑推理。
(3)逻辑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能力。
中国文化里没有逻辑学,中国人缺少逻辑思维。即便当代教育,也不开设逻辑课。
所以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逻辑是什么,就是大部分知识分子,也不完全懂逻辑!不懂逻辑的直接后果是,不善于辨别他人说法的真假,容易上当受骗。什么是逻辑呢?
简单说,讲逻辑就是:讲道理、讲情理、讲事理、讲哲理。这个“讲”的思维活动意味着:
有理由,才有说法。
有原因,才有后果。
有条件,才有现象。
有根据,才有结论。
有事实,才有看法。
你说亩产三万斤粮食,这个说法的事实在哪里?没有事实根据这样说是胡说。相信这种胡说是缺乏逻辑头脑的现象。
你说科学家发现胰岛素,是“光辉思想”的伟大胜利。根据是什么?作为政治的“光辉思想”,怎么可能指导科学家发现了胰岛素?
你说某年某月实现经济指标翻两番。实现“翻两番”的条件是什么?你连这些条件都拿不出来,都不存在,就说实现“翻两番”,是什么意思?何况某年某月实现“翻两番”,是未来的事,是“拿未来说事”。“拿未来说事”属于纸上谈兵!未来的变数太多。是人类无法提前预知、无法左右的。
你说这条路好走,是康庄大道。根据是什么?如果这条路你没有走过,就说是康庄大道,属于骗人的鬼话。如果这条路走过,曾经碰得头破血流。你罔顾事实说话,属于不讲道理。
类似不讲逻辑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这类例子可以明白:为什么教育不开逻辑课——那些不讲道理的官话,在讲逻辑的人面前容易露出马脚。
实际上中国有史以来,大部分官话,都经不住逻辑检验。
所谓逻辑分析与逻辑推理,就是找“前因后果”。找事实,找条件,找原因,找正确的前提——就是找“前因”。根据“前因”推导出“后果”(结论)。
说法(结论)是否成立、是否正确,先看其是否有“前因”?没有“前因”的说法(结论)都是不成立的。
或者看这种说法(结论)的“前因”是否成立、是否正确。如果“前因”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这个说法(结论)必定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
例如有人说他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据(前因)是什么?凭什么说能为人民服务?
如果说根据是良知、是道德、是听某某的教导云云,所以能为人民服务。
这些根据都是靠不住的。不成立的。因为人可能有良心缺位的时候,人可能有不讲道德的时候,人可能忘记了某某教导的时候。所以为人民服务的话是不可信的!
但在某种情况下,为人民服务是成立的。就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为人民服务。不为人民服务,可能下台、可能失去饭碗。为了保住职务、保住饭碗,不得不为人民服务。这个分析就是逻辑的力量。
所以讲逻辑,讲逻辑推理,就是牢牢把握“前因后果”这个关键。
初中数学有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构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其中一个内角的外角等于其余两个不相邻的内角和。又因为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所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这个简单的推理过程所以成立,是因为推理的前提(条件),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是成立的,是真理。因为内角与相邻的外角和等于180度是成立的,是真理。所以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也是成立的,是真理。
再如,“市场经济是人类致富的不二法门”,这句话是真理。为什么说是真理?
因为——
所谓致富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了财富。这种创造财富的动机与力量,不来于外界。而是人的天性使然。即致富不用教、也不用学,谁都有致富的欲望。欲望是产生致富的动机与力量。人世间所有的财富都是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创造的。
市场经济为这种欲望的释放及活动(创造财富),提供了最佳条件。由于这种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
人类的历史证实,上述这个创造财富的分析是财富赖以产生的原理。社会财富不是在崇高的动机中创造的,而是在不断地满足人类的致富欲望中实现的。
亚当•斯密揭示的这个创造财富的原理,所以成立、所以是真理。源于这个原理的两个前提条件是成立的、是真理:
A、人都有致富欲望。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真理。
B、市场经济是释放致富欲望、创造财富的最佳条件——这是人类在数百年、上千年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真理。
A与B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真理,所以这两个前提推理出来的结论“市场经济是人类致富的不二法门”这个结论,也是真理。
十九世纪乌托邦思想家设计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所以是错误的,首先是公有制的“大锅饭”扼杀了人的致富欲望,使人的经济活动失去了动力。也就是说,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存在理由就不成立。
乌托邦思想家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致富欲望才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动力。人不可能在高尚的目的中创造财富。——这是公有制的“大锅饭”体制所以没有效率、没有效益的根本原因。所以有人批评乌托邦思想家,是以头立地前行,而不是脚踏实地前行。以头立地当然一步也不能前行!
让人奇怪的是,乌托邦思想家承认致富是人的天性,却又相信人可以在崇高目的中创造财富。这一点说明乌托邦思想家是脱离实际、一厢情愿地看问题,用想象代替实际。
如果说人类在致富欲望中可以创造财富是人天性的使然;那么,人在崇高的动机中创造财富,便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神话了。东方人类为这个神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这个教训中可以看出:所有脱离人的天性、违背人的天性的做法,都是必定失败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乌托邦思想家设计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所以失败,不仅仅是个实践检验的结论;其立论的前提是错误的,是不成立的。
谈到这里可以这样说:判断官话是否正确、是否可信。最重要的方法是看其说法是否有根据?根据是否正确?根据是否成立?
综上所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个深奥的问题。思想的产生也不是个很难的问题。
只要培养起问题意识;
只要培养起质疑精神与批判精神;
只要掌握了以“前因后果”为灵魂的逻辑思维、逻辑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
——思想的出现,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当然这种“培养”有待时日,对中国人确实很难。但却是完全可能的。
诚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出思想家,与上述个人的品质与能力直接相关;不可忽视的是,与人生活的社会土壤如何、社会机制如何,更是密不可分。
人的所有权利可能都被剥夺了,唯独思想的权利是无法剥夺的。
所以,即便是在恐怖统治的苏俄时期,仍然有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阿赫玛托娃、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等这样的思想家的作家、思想家的科学家享誉世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