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澳子丨读书笔记·我读木心 - 世说文丛

胶澳子丨读书笔记·我读木心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木心.jpg
在美国,通过青岛文友的微信荐读让我开始关注木心。我专门拿出时间浏览了若干木心的资讯。掩卷沉思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木心在我心中怎么也难以树起大师的形象。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嘉兴乌镇,2011卒于嘉兴木心纪念馆,享年84岁。他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和画家之一。
木心名字之本意为牧心,似有出国放牧其心的意思。
早在文革之前的1956年,29岁的木心第一次被上海警方拘留,罪名是策划偷渡。据说文革时曾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坐牢三次,可谓磨难深重。
1982年,55岁的他终圆出国梦。定居纽约后,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在纽约,他曾给上海赴美求学青年群体讲授《世界文学史》,陈丹青为其学生之一,并结为忘年之交。当年木心在纽约确实受到一帮上海美漂众星捧月般的崇拜。
木心有烟酒嗜好。一生未婚,充满传奇。
木心给我留下如下印象:

·木心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对社会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实在令人遗憾。他的文章缺少对黑暗的揭露和对丑恶的鞭挞。像季羡林还有个《牛棚杂忆》,可木心没有发声。木然之心令人感到遗憾。
·木心在狱中写的三万字(6页)怎么一直未能面世?玄秘,束之高阁,则无价值可言。 
·一般意义上的编写文学史讲稿并非文学创作。这与文学家和文学大师不是一路工作。
·在下认为,投亿元巨资大兴土木建立的木心美术馆是乌镇地方政府的文化作秀。地方官员热衷于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木心当作大熊猫一样供奉,这唱的是什么文化大戏?木心晚年的衣锦还乡更是充满了悲喜剧和闹剧的色彩。如木心说他要把户口迁入,还问能不能死后埋在那里。
·木心艺术馆最终成了木心纪念堂。这是修坟还是盖庙?如此大师造势让人嗅出些许上海滩的江湖气味,令人恭维不得。

没有抗争,不曾呐喊,缺乏担当,算何大师?
我对文友×××留言:木心文革坐牢三次,55岁去美国漂泊,晚年回乌镇当国宝供养。他是一位一生不幸而晚年大幸的美国人。
木心绝非大师。
2019年1月26日   

胶澳子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胶澳子丨读书笔记·我读木心》 发布于2020-4-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