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卜算子慢》“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卜算子慢》“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柳永《卜算子慢》“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读来顿觉天地茫茫,若有所失。

万重烟水,长路关山,并不完全是横亘在两处离人之间的天堑。渺小人类与汗漫时空,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自足的境界,而人类在其中拥有特定的处境。对广袤空间的无能为力,是人类天然合理的处境之一种,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

记得《三国演义》里,刘备送徐庶去许都时,望着徐庶的背影渐渐被树木遮蔽,刘备说:自己恨不得将这些树木都砍掉,因为它们挡住了自己目送军师的视线。

身处普通人的位格之上,无人喜欢空间的辽远与障蔽。他们的情感是:我思念你,于是我满心满眼都是你,我既看不到世界,也看不到自己,更没有反观自己处境的余地。是以,我将不计代价地去寻你,倘若寻而不得,便悲伤彻骨,甚至疯狂魔障。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之作不可胜计,身处异地、相互思念之作也不胜枚举。然而诗人词人未尝像刘备那样,将空间的阻隔、障蔽视为丑陋之物或冗余之物,必欲除之而后快。相反,在诗人词人的位格之上,人们可以以诗化的心灵享受着世界的辽远和山水的壮美,还有这些障蔽带来的复杂痛觉——我思念你,我期望在这个季节、这片景色里见到你,但我并不是因此就只能看见你、看不见这个季节和这片景色了。相反,整个季节和景色都因为“我思念你”产生的甜蜜和哀愁,变得充满了美感、漾满了情绪。思念并没有取消世界,作者也依然有充分的心灵空间能够回望自身,并反观自身情感的浓厚深浅。

人与空间、情感,三者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完整的世界。

诗人词人的感情,也得以与“发而皆中”的伦理要求和审美要求相勘合。

今天的人们,早已能够使用科技力量强行打破空间限制。然而,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时空的完整境界、乃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特殊情绪、特殊美感,也被破坏殆尽。工业时代将世界的面貌改写得无比抽象,人类驾轻就熟地生活在了“异常抽象”的境遇之中,所付出的代价则是“缺乏具体感受的空寂感”。①

在即时通讯技术发达的当下,两处风情之间的万重烟水已经渐渐消隐,人们也很难在雨后初晴时格外高远的天空尽处“望断翠峰十二”。

如果有一天,两处风情之间全无阻隔,离别的忧愁与相思的甜蜜也将一去不返。

无所谓的离别,必将带来不珍贵的重逢。

卜算子慢
[宋]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选自《唐宋词格律》第72页)

①《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 威廉·巴雷特 著。第32页。


冯震翔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柳永《卜算子慢》“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发布于2020-12-1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