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周更多作品 - 世说文丛

于学周更多作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返回首页

· 读经偶得 ·

读经偶得(10) 
读经偶得(9)
读经偶得(8) 
读经偶得(7) 
读经偶得(6) 
读经偶得(5) 
读经偶得(4) 
读经偶得(3) 
读经偶得(2) 
读经偶得(1) 

· 阅读笔记 ·

释“赤地千里” 
释“始作俑者” 
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释“沐猴而冠” 
释“朝三暮四” 
释“盲人瞎马” 
释“南辕北辙” 
释“指鹿为马” 

问世间,情为何物?——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他们经历过的苦难让我心生恐惧——读《兵团岁月》的零碎感想
蝉鸣三两声 无边落寞情——读《早蝉》
晨读随记:“新蝉第一声”
时局与诗句:大唐元和十二年轶事
随手采撷成就大美——初读《诗井汲花录》印象
晨读《回答》
所有的历史都有现实意义——读《将军和他的子女们》
安而生变 危以求安——读《滟滪堆赋》
每个生命都是唯一——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青岛景致与散文诗文体——写在《散文诗里的青岛》出版之际
疫中读诗·《秦人谣》
闲读书抄·掩耳盗铃
长使英雄泪满襟——读杜甫咏诸葛孔明
读诗札记
近现代人旧体诗读抄
一世兴衰照眼明——陈独秀《金粉泪五十六首》选读
《楚歌》十首哭江陵——读元稹五律组诗《楚歌》
读李白两组七绝组诗
读钱锺书先生《题某氏集》
清浊沧浪水——读《沧浪之水》
《青狐》之魅
“遏制”——乔治·凯南的“苏联观”(读书笔记)
颠覆认知:《诗经》是尹吉甫的自传!——疫中读书记
缓缓地走过喧哗——读青年诗人张瀚的诗
读阿健《虚位以待》
一首古诗多重变奏——读诗札记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追记政论片《大青岛畅想曲》
野心·细心·匠心——读何敬君散文诗集《逝水年华》

读李白《战城南》札记
他影响了世界——读《加尔文传》札记
为什么“启明星”总亮在西方的天际——读《启蒙者》
屈原的《哀郢》与耶利米的哀歌
从“雕虫”到“雕龙”——论汉魏六朝文学观念的演化
“束带发狂欲大叫”——天热、事多,杜甫很烦
勾践很贱——读史有感
“名妓转世”——说说冯道
史实与史识——从“死诸葛走生仲达”说起
匆忙,是一种罪过,夏虫不可语冰——读《昨日的世界》(下)
识破乌托邦——读《昨日的世界》(中)
“我不知道要奔向何方”——读《昨日的世界》(上)

· 观影笔记 ·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5)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4)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3)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2)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1)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40)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9)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8)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7)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6)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5)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4)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3)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2)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1)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30)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9)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8)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7)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6)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5)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4)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3)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2)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1)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20)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9)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8)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7)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6)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5)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4)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3)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2)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1)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10)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9)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8)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7)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6)
观影记——这几年看过的电影(5)
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4)
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3)
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2)

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1)

· 梨园笔记 ·

漫话梨园“打对台”(八·顾正秋戴绮霞宝岛打对台)
漫话梨园“打对台”(七·娇“言”妖“童”战上海)
漫话梨园“打对台”(六·郎舅猴戏争短长 打球和解传佳话)
漫话梨园“打对台”(五·“我正不足她正少”——程腔薪火艳秋相传)
漫话梨园“打对台”(四·尚强荀媚 柔能克刚)
漫话梨园“打对台”(三·春兰秋菊 各自芬芳)
漫话梨园“打对台”(二·“武生宗师”与“活武松”暗中较劲)
漫话梨园“打对台”(一·电影桥段与真实的梅谭关系)

大师的“开窍”与“不开窍”——闲话马连良(4)
大师的“开窍”与“不开窍”——闲话马连良(3)
大师的“开窍”与“不开窍”——闲话马连良(2)
大师的“开窍”与“不开窍”——闲话马连良(1)

我与梅派双向奔赴——小记梅派青衣赵澜
生前身寂寞 死后名显赫——闲话杨宝森的憋屈人生和杨派艺术的魅力
看《苏武牧羊》说马派的味道
“冬皇”可姓孟?近芳不姓杜——话说两代名伶的隐秘身世
生旦净丑演“宫斗”——漫谈《大·探·二》
戏与现实难分辨——电影《霸王别姬》桥段与京剧名伶轶事
回首繁华如梦渺——说说程砚秋和程派艺术
程砚秋的“鬼音”和言菊朋的“无嗓”——闲聊程派与言派
说说马连良 ——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
台湾与青岛的京剧情缘(与刘智璞合作)
看角看“相” 听戏听“唱”
看戏闲说
漫谈京剧《玉堂春》
赏名剧《野猪林》 看巩发艺的“林冲”
两出疯戏,“疯”味不同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看戏偶得
四大名旦的四出“红”戏——兼说竞争、模仿和创新
或可有一,不可重复——看戏偶感

· 人物笔记 ·

近访宋飞——感受一个青年二胡演奏家的情怀
“雕龙”半世的戚良德教授
“一辈子靠真本事!”——传奇影人孙玉平的执着与坚守
我的两位诗人同事
周骥良访谈录——对一次电视采访记录的整理
茨威格的绝望——“我不知道要奔向何方”
没有怨  唯有念——关于几位在台乡贤的往事琐记
喜乐、渊博、达观、睿智——丛兆桓先生印象
腹有诗书气自华——王虎城先生印象
“大鼻子叔叔”——海尔穆特
兄弟一样的同事
一枚和八个——摊贩和我的故事
侍疾碎笔——写在母亲病榻前
感恩母恩

听八秩老人讲家族往事——丛兆桓先生访谈实录(四)
听八秩老人讲家族往事——丛兆桓先生访谈实录(三)
听八秩老人讲家族往事——丛兆桓先生访谈实录(二)

听八秩老人讲家族往事——丛兆桓先生访谈实录(一)

· 读宋随笔 ·

苏轼金陵会安石——从公已觉十年迟
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闲谈苏轼《南乡子·集句》
不嫌雾谷霾松柏——苏轼一首生日诗赏析
出离尘世不求仙——解读苏轼的一首“梦”诗
有田不归如江水——读苏轼两首七古
他年留与学书人——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梦里说梦终是梦——读苏轼《永遇乐》
一生三赋归去来——略谈苏轼对《归去来兮》的再创作
疫中读苏轼《迁居》
解读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读苏轼一首七言排律
获赠《苏长公小品》记
读苏轼熙宁九年两首词
读笔记 话党争
你既然寡情凉薄 我何不达观洒脱——1094年的宋哲宗与苏轼
是父是子 初发嘉州
北归路上——苏轼的最后一年
惟有朝云能识我——记苏轼的异性知己
世间物皆有对——东坡对句之奥妙
诗谶——可怕的预感
两朵拒霜向君开
绝唱遗响——一句诗衍生的诗词
谒访三苏祠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六——报复与宽恕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五——立场不同终致反目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四——章惇直言劝慰 苏轼虚与委蛇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三——苏轼落难章惇施救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二——走上异途的苏轼与章惇
好基友成真冤家之一——平行线上的苏轼与章惇

· 游记 ·

奢侈的穷游之回程路过密苏里
奢侈的穷游之本顿维尔
奢侈的穷游之堪萨斯
奢侈的穷游之南丹佛
奢侈的穷游之南达科他
奢侈的穷游之黄石公园
奢侈的穷游之西雅图
奢侈的穷游之纳帕谷
奢侈的穷游之优山美地
奢侈的穷游之旧金山印象
奢侈的穷游之最美海滨公路
奢侈的穷游之洛杉矶
奢侈的穷游之拉斯维加斯
奢侈的穷游之大峡谷
奢侈的穷游之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奢侈的穷游之奥斯汀
奢侈的穷游之纽奥良
奢侈的穷游之从“深南”行思
奢侈的穷游之从哥伦布出发

· 其他随笔 ·

城墙,城墙……
海边漫步随想
大沽河三题
坍塌的故乡
历史抑或呓语
漫步明孝陵遐想
“国旗也保护那些蔑视它的人”-- 少山看花记
珍惜当下 忘忧明天

没有母亲的春节

困境与对策——关于《青岛广播电视报》历史和现状的报告
掛鉤之魚,忽得解脫——给“致仕”的朋友们
“爱国”与“爱国主义” 
梦境追记
漫话“罪己诏”
你们看那百合花和飞鸟……
运河岸边大兜路
西湖薰得游人醉
数树深红出浅黄
搬迁——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记
通过“体演文化”,走进“第三空间”——写在《体演青岛》出版之际
一件没能完成的策划案——纪录片《1949·在路上》选题报告
重游叹“黍离”,伤逝歌“式微”——观母校的老房子有感
昔日繁盛剩残影,一番唏嘘对旧地
“青岛——我常在睡梦里拥抱你”——邂逅栾树想起一首歌
别让“包装”毁了“角”——吐槽融媒体栏目“角儿来了”
庚子中秋乡居

季节因政治清明而美丽
不思量自难忘——我与《青岛人》的点点滴滴
蝉鸣声声诗意浓
山居遐想
说竹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纪录片《寻根》的杂乱回忆
走进陆巷 

乐山看佛记
走不出老城心境

走进大鲍岛——一点私人记忆
庚子春杂记
耐冬与丁香,忆旧单县路
不是第一次就美好
大河东的樱桃红了

村居二日
乱弹
读书与买书
也说“多难兴邦”
苦难不应该成为被赞美的对象——写在“新冠”肆虐时


· 诗作 ·

腊月初三·有感(图与诗)
雨后·消息(二首)
咏南瓜
叹事(二首)
春日游云山即兴  
 
远浪(三首)
即日(二首)
立夏
暮春

撒旦的耳语(外一首)
呼唤(二首)  
读经四首
打油诗一首
哀石老人

咏《水浒》人物(用中华通韵)
时事三首
代悲石老人
大沽河歌
寻求(外三首)
秋之意絮(六首)
咏Olentangy River
少山看花记

轻博客作品(与网站内容有重复,待合并)


返回首页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于学周更多作品》 发布于2020-4-2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