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大秦的国强民弱》中的硬伤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大秦的国强民弱》中的硬伤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最近网上纷纷转发议论《大秦的国富民弱》一文。说明很多读者头脑还是清醒的。这篇文章批判秦朝暴政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文章有几处明显硬伤应该指出:

1.秦朝不是二十年垮台的,仅十四年就寿终就寝了。

2.历史上的“礼崩乐坏”不是出现在秦朝,春秋列国时就已经是现实问题了。所以孔夫子鼓吹“克己复礼”。

3.说秦朝开辟集权统治的封建历史。这个说法不妥。

秦朝以降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皇权中央集权制统治社会。不是封建社会。

4.周天子以礼治天下八百年。这个说法也不妥。

周礼行天下在春秋列国时已经名存实亡了。哪来的八百年周礼统治天下?

5.说秦朝垮台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都是教科书的思维,不足道。

人类历史的全部事实说明:人民从未选择过历史,历史更不可能选择历史的走向。有人拿历史的走向与民意相符说事,误以为人民的选择。其实即便是这种情况,也说不上是人民的选择,都是有条件起决定作用的那些人的“选择”。

历史的走向与民意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就无法解释:

历史走向为什么会经常不符合民意,或违背了民意?晚清的辛酉政变决定了晚清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面貌。但慈禧太后上台是民意吗?是历史的选择吗?

小太监告密决定了辛酉政变的胜算。小太监告密是个偶然因素。这个偶然因素决定了慈禧太后上台,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从历史的每个阶段看,后一段历史,不见得必定是前一段历史的必然结果。

例如,赤壁大战决定了三国局面的出现。但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但赤壁大战改变了这个定局。本来赤壁大战曹操稳操胜券,也是“定局”中的事。但赤壁大战中的“借东风”火攻曹军,使东吴大获全胜。于是改变了赤壁大战的“定局”。这里的东风是个偶然因素!这是偶然因素决定历史走向的一个著名案例。

“人民选择,历史选择”是教科书忽悠人的说法。历史的事实是,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文章作者虽然是研究历史专业的学者,他的说法说明他的学术思想还是教科书教给他的那些荒谬的历史观!不知道,历史没有规律,也就没有选择可言。

6.文章中说《大秦赋》作者是傻逼,属于意气用事。《大秦赋》作者绝不是傻逼,而是别有用心的人。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批判秦朝暴政的基本观点是值得赞赏的。但有些说法还是受教科书的误导太重。

文章作者不知道“礼崩乐坏”其实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没有“礼崩乐坏”,就没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没有先秦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孔夫子鼓吹的恢复礼治那套东西,虽然被皇权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证实是倒退的、落后的,但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吞并六国,继续争鸣下去,不可能有定于一尊的儒家文化的“大一统”。

没有“大一统”,不仅丰富多彩的先秦文化会更加绚丽多姿——很可能也会在百花齐放中出现数学、出现逻辑学、出现科学、出现市场经济;中国人的命运肯定是另一番风光了。

都说“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假设是没有意义的”。但历史假设涵有的逻辑是存在的。为什么不能考虑历史假设涵有的逻辑之深刻意义呢?

文章作者注意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并非好事,但作者没有对这个问题深入认识下去。

春秋到战国七雄的数百年里,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么民不聊生,那么混乱不堪。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说明老百姓、特别是文人还是安居乐业的。否则,哪来的时间、精力、心思搞什么著书立说的文化争鸣?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中国农耕文明是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形成基础了!那时的劳动工具都是后来的千年未变!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是先秦农业文明的继续,几乎没有进步。

教科书断言秦统一中国是进步。这个说法十分轻率,没有道理。历史事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看“后果”!

秦朝以后的历史,是两千多年停滞不前的社会,毫无生机与活力,死水一谭。文化上仅在先秦那套百家争鸣出来的东西里转圈走不出来,没有创新。

独尊儒术的结果是,孔夫子的重农抑商思想两千多年未变,是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致使中国社会一直发展不出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中国人一直生活在贫穷的农业文明社会里爬不出来。

重农抑商国策使历代王朝都未解决吃饭问题,历代都有“人相食”的悲惨景象!

打开世界历史看看,哪个市场经济国家在和平年代里有饿死人的现象?

秦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对人类文明几乎没有贡献。“百代秦制”,其实是秦朝奠定了一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社会制度。

所以,那些动辄骄傲地喊“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是睁着眼说瞎话,还是根本就没有学过历史?

从如上所述的“历史后果”看,“历代皆行秦政制”才是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怎么能说秦朝是个历史进步呢?

至于教科书上说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是一大历史功绩,并引来很多人的赞同。其实都是被热衷于“大一统”的人把“功绩”无限扩大了,属于盲目呼应。

“书同文”以后的中国文化,竟没有当年列国文字各不相同的先秦文化繁荣!这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那些赞颂“书同文”的人怎么看不到?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后的中国如果文化繁荣了,经济发展了,历史进步了还说得过去。但事实恰恰相反:文化没有发展,远不如先秦文化繁荣;经济上一直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停滞不前,老百姓吃饭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历史在改朝换代的“周期律”中毫无进步可言。所以被黑格尔批评中国社会长期没有历史,只有王朝更替。

于是可以问:教科书上说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重大进步意义在哪里?

相反的例证是:欧洲直到欧盟成立之前,没有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但欧洲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辉煌的大发展有目共睹——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源头与标志。这种发展不是都在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国家间共同出现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社会共同的繁荣与发展,都是在具体的、微观的、自由的个体不同中出现的!不同个体的自由竞争才是文化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活水源头。这是万古不易的真理。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方便了民众;但最主要的作用还是有利于“秦政制”的集权统治!

被“大一统”迷惑了的人们,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秦始皇歌功颂德,岂不知: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与愚昧。这些人不知道,“大一统”的社会一副面孔、一样说法、一种做法的齐步走,扼杀了人的进步欲望与活力,这样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进步与发展。

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全部奥秘在于:自由中千姿百态的个体之不同,才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力量源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大秦的国强民弱》中的硬伤》 发布于2020-12-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