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2) - 世说文丛

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海军301工厂有一座建成于1934年的万吨级船坞,当时的青岛市长将其定名为“青岛船坞”。它拥有自主产权,号称全国八大船坞之一,该坞与此前一年建成的青岛体育场(现天泰体育场)、栈桥回澜阁并称当时的全市三大建筑。巧合的是,厂里足球队的第一批队员,大都于1934年前后出生,用十二生肖方法计算,属狗的居多,他们以及厂足球队的后来人,命中注定要与这座万吨级船坞和万人体育场结下不解之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每天上班进到厂里,就会看到生龙活虎的队员按照训练计划,早就在深深的坞底做着准备动作,以便从第一个坚硬的崂山花岗岩台阶起步,一脚一脚地跳到十几米高的平地上面。这是厂队队员因地制宜想出的锻炼腿部力量的好方法。夏天高温,他们则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厂区北部海边,跳到胶州湾的深水里游泳、潜水,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肺活量。星期天,则集中到汇泉足球场或太平路小学外的操场,进行大小场地对抗训练。船厂属于重工企业,那时工人们的操作还离不开抡大锤、铲风把、铆铆钉、抬钢板、吊管件等重体力劳动,身体整日处于艰苦的劳作中。所以,厂队队员们到了比赛下半场的最后十几分钟,体能往往胜出对手一筹。

代表部队参加各类比赛,是301厂运动员经常遇到的任务。1959年,厂足球队代表海军青岛基地,奔赴上海参加海军足球比赛,获得第四名。这个时期的厂足球队,安殿平是队员兼教练,李志新当队长。工厂田径队里,同样会看到许多足球队员的身影,尤其在100米、200米、中长跑、跳远、跨栏、跳高等项目中,获奖牌者往往少不了他们的大名。同年在威海举行的青岛基地运动会上,以工厂运动员为主组成的基地修理部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由于成绩突出,同年,安殿平、马承和两人经过基地推荐,作为海军队成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军体育运动会。由于厂队队员整日和部队工作、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不经意中即感受到军人纪律严明、团队配合风格的熏陶,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球场上不畏强手,一拼到底的特点。

据当时的《青岛日报》报道:“青岛市1959年足球赛于11月8日举行。”此时,第一届全运会刚刚闭幕一个月,全国体育气氛浓厚。在工厂领导的积极支持下,厂足球队参加了市足球比赛。靠着全队简练实用的战术安排,安殿平犀利的禁区突破,马承和多次从脚下扑住必进之球,全体队员就像战士那样去拼抢,弥补了个人技术上的不足,显示出不同于本市其他企业球队的特点,第一次成为青岛市职工足球比赛冠军。自此,开始了这座海军工厂30多年攀登青岛足球高峰的征程。

接着,遇到了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足球运动员体格强健,饭量比一般人要大,一场球赛下来,跑动距离不下于七八千米,消耗大量热能,即使如此,这些连肚子都吃不大饱的队员们,仍旧不肯放弃对这项运动的挚爱。这时候,他们的家人往往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少吃几口馒头、窝窝头,悄悄给队员碗里加一点肉沫。他们说:“厂队虽然是业余队,队员也没有什么额外待遇,在车间、船上干起活来和工人是一样的,但他们是代表工厂出去踢球,事关工厂以致部队的荣誉。”对此,队员们嘴上不说,内心非常感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厂队依然获得1960年青岛市职工足球比赛冠军。

恩格斯在评论19世纪战场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法国兵永远打不过一个马木留克兵,两个法国兵与两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个法国兵一定能打过三个马木留克兵。他强调了团队配合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由于301厂成了众矢之的,对手们便开始注意派专人盯防厂队的核心队员,有一阵子,厂队的进球明显减少。作为队员兼教练,安殿平在赛前布置会上说:我尽量吸引对方注意力,边锋和前卫要多做无球跑动,寻找机会,我设法把球传出来,你们攻门。这样就能打破对方的部署。

一次比赛,前锋利用几个后卫包夹自己的间隙,从人缝里送出准确的长传,一向被对方忽视的队员闫惠林、兰学福心领神会,快速插上,破门得分。对方输得很不服气,放风说,输给这样的破队,窝囊。他只看到,对手除了几个主力,其他人跟他们一对一占不到便宜,但他不明白,兵无常势,水无常情,足球是团队的艺术,你变我变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场球,被球迷们戏称为“无名小卒”的胜利。依靠相应的实力和多变的技战术,301厂还是夺得了1961年青岛市职工足球比赛冠军。不过,厂队明显感到这年的冠军来之不易,对手们追赶的脚步,越来越紧迫了。

现在,一个工厂业余球队与省队直接交锋,是不可能见到的事了,可1962年初,厂队作为青岛几届的冠军队,被安排与山东队在第一体育场赛过一场。面对省队劈头盖脸的攻势,队长李志新没有畏惧,他率领整条后防线奋勇抵抗,依靠凶狠的铲断和果断的头球,使对方多次极具威胁的进攻无果而返,发挥出一个优秀后卫的大闸作用。厂队虽然0:2负于对手,但给观众奉献出一场具有观赏价值的比赛。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厂队又从晚几年进厂的青年人里挑选了辛金泉、王安松、高德振等几个踢得不错的职工进队,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实力。在国家挺过了经济困难时期之后,青岛企业足球队的活动日趋频繁,厂队在与他们的比赛中,注重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畏强敌,狭路相逢时敢于不断进攻,已经形成注重团队配合、掌握一定脚下功夫,又具备军人般意志力的特点。

1962年的青岛市足球锦标赛,实际从1961年12月2日就已开打。“经过两个多月共六十四场紧张比赛,于本月17日全部结束。获得市足球甲级队称号的前六名有:船舶修理厂(红星船厂)、前进工厂(301厂)、驻青海军、四方机车厂、市业余体校、沧口银行。”(见《青岛日报》1962.2.20第2版)。三冠王301厂队,这次只拿到亚军,冠军被红星船厂夺走。青岛足坛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山东外贸队虽不在甲级队之列,但历来是强队之一,岛城名将宋福绥长期担任队长。1962年夏天,山东二队的郭承文、王吉利、潘月岱、王大运、孙长海5人进入该队,实力大增。此后不久,厂队与他们有次交手,安殿平盯着本队朝对方后卫背后斜传去的球,突然启动,用他擅长的加速跑甩开后卫,就在脚尖即将触及皮球准备发力射门时,守门员弃门而出,将球没收。十几分钟后,安殿平在球门另一侧如法炮制,眼看一对一了,守门员抢先做出漂亮的倒地侧扑,安殿平刹不住车,从他身上跳了过去。攻势再次被瓦解。看来。厂队屡试不爽的“打身后”套路,已被对方摸透,并定出了应对之策。这场球,厂队0:2输。厂队与沧口银行队交锋时,互有胜负。这一年,沧口银行队打了山东外贸队一个5:1;同年9月的一天,还以3:2击败301厂队。此场的比拼非常激烈,双方都打出了火,银行队打进制胜球的队员,遭到对手一次直奔脚踝的飞铲,伤疤至今存留。该队一名主力几十年后回忆说:这场对决,要让301厂懂得什么叫急流勇退。这支实际上的青岛市银行联队如此凶悍的主要原因:刚刚引进了不久前解散的山东二队(位于青岛,相当于青岛市的专业足球队)退出的6个队员,他们挑着大梁,且年龄只有20岁出头。在这种三国演义式的强强对话中,只要有碰撞,谁都没有绝对将对手拿下的把握。

在五六十年代,民风淳朴。虽然生活大都不富裕,可每当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市里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群众游行、越野跑、篮球赛、猜灯谜、下象棋,这种市民文化现象,持续了几十年没有衰竭。301厂球队则是这些活动中足球比赛不可或缺的角色,那是一个青岛业余足球热火朝天,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时期。

青岛各行各业的球队,除去301厂,名声在外的还有山东外贸队、沧口银行队、四方机厂队、红星船厂(船舶修理厂)队、铸造机械厂队、二航校队、青岛港务局队、同泰橡胶厂队、国棉一厂队、商业局队、公交公司队、化工厂队、教工队。其中不乏球迷们喜爱的“球星”,各队也都有自己固定的球迷群。一到星期天,特别是节假日,第一体育场、一体外的球场、第三公园、第二体育场、海泊河体育场、沧口广场的大小足球场边,自行车成片连接,人群喧嚣涌动,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运动员与观众都沉浸在被足球鼓动起来的氛围之中。球员之间场上拼个你死我活,场下抚肩温情叙旧,而打假球,恶意侵人犯规的现象则很少发生。

就像走红的京剧演员离不开狂热票友的捧场,剽悍的足球队员也非常欣赏球迷的热烈情绪。301厂有一位尽人皆知的超级球迷,跟自己厂队的队员个个都是好朋友,常去汇泉看球的观众,几乎没有人认不出他个头不高的身影。那时市面上几乎看不到面包,休息日里,他起床后赶紧做个小面饼,夹上点热菜,往背包里装上一瓶凉开水,匆匆赶到汇泉,通常比运动员来得还早。有时去体育场内有时在体育场外,专找呼声高亢的场地观战,直到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才意犹未尽地回家。若是有厂里球队的比赛,他是每场必到,加起油来声高嗓大,手舞足蹈,态度偏激,一边倒的倾向异常明显,有时还跟对方球迷吵起来,弄得本厂球员休息时还要跑过来劝架或护他出围。可是大家不讨厌他,理解他是为了足球,情之所至。其实,一些人反倒有点喜欢他,愿意倾听他浓重胶东方言的即兴演讲,时间充裕的话,再跟他讨论一下场上双方的得与失。厂队赢了球,回家叫老婆炒个菜,喝酒,哼小曲,输了球,第二天上班准能从他脸上看出风雨来。超级球迷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厂队队员们为了参加训练和比赛,牺牲了帮老婆做家务、带孩子到公园玩的时间。平日训练,都是穿自己购置的球衣球鞋,到比赛前一天,厂工会才发下正规比赛服和球鞋。赛后,需要把球衣洗干净,折叠整齐,再送回厂工会保存。301厂的政委兼党委书记杨树欣是位“三八式”老干部,也喜欢看球,遇到重要比赛,他会约上厂工会主席蔡恩洲一起赶到现场,代表工厂讲几句打气的话,再给每位队员发一瓶汽水,以资鼓励。部队的领导随时关心着厂队近年来的成绩,也看到了危机,希望能在短期内改变业余队员打天下的局面。他们注意到从1961年下半年起,一些强队开始着手吸收专业队球员加盟、实力陡然增强的现实。1962年,部队领导指示工厂,吸收专业队员入厂,最好是挑选从部队回来的球员。那时候,能进入301厂工作,是一件人人羡慕的事。在该厂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政审,好在部队的运动员早就通过了这一关。从这年下半年开始,山东足球队的吕崇贤、杜华首先来到工厂,成为厂队最早具有专业队经历的队员。接着,山东队后卫刘建堂,从南京部队队退役的戴春藩,曾在八一队、山东队效力的戚文灏、从装甲兵部队出来的王维忠、刘乃成、王斌,从昆明部队队回青的矫欣本,在438部队踢过主力的张协纪、张循纪弟兄俩,先后来到工厂。有球迷记得很清楚,戴春藩进厂时,仍旧穿着部队统一下发的翻毛皮鞋,带着明显的军人气质。

这一批大都带有军旅色彩,接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运动员,预示着301厂足球队将上升到新的平台,也将经受更为猛烈的风风雨雨。

以厂队为主组成的海军青岛基地队,参加了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海军体育预赛会足球赛。


以厂队为主组成的海军青岛基地队,参加了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海军体育预赛会足球赛.png

以厂队为主组成的海军青岛基地队,参加了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海军体育预赛会足球赛




刘开明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2)》 发布于2021-3-1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