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4) - 世说文丛

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4)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就像高峰之后容易陷入低谷那样,在1971年春天战胜山东队之后,不久,青岛联队递来战书,要约4808厂赛一场。当时林维玉偏巧离厂参加一个培训班,无法指导这场比赛,厂队也没有作出更多的准备。这天下午,双方准时来到了第二体育场。有句俗话讲,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如果说赢过省队含有对方不熟悉自己的原因,联队开场前倒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本来就是本市各强队扛大梁的人,大都具有专业队水平,其中不乏在八一队、山东队踢过主力的球员。一交手,厂队便普遍感到对手是憋着一股气上场的,他们各显神通,强势逼抢,攻势猛烈,大杀四方,让队员们一时难以适应这个场面。公道讲,若论单兵作战,厂队除去三四个人可与之比肩外,其他人还是难以抵挡这些岛城明星的脚下功夫。以前踢球,厂队凭借熟练的团队配合、不畏强敌的坚韧防守,挟带军人般的勇猛作风,再加上几个尖子队员的冲击力,往往能够打出1+1>2的效果,可今天不行,对手对4808厂队太熟悉了,以他们的优势,专攻节节退守的厂队的软肋,出现了难堪的压半场的局面,厂队大小禁区一片风声鹤唳,全队自始至终没能组织起几次像样的进攻,联队守门员倒惬意地悠闲起来。超常发挥不常有,接受难堪寻常见,最终比分以0:6结束。联队用实力给厂队上了一课。第二天上班,有好事者在船体车间记事小黑板上采用漫画形式,绘出一个哭丧脸的汉子,左右眼睛各流下三滴椭圆形眼泪,寓意十分明显,惹来路过球迷们的一片笑骂。这次失利,让厂队学到了在球场上务必努力训练,低调做人的道理。

令人欣慰的是,在1971—1972赛季,在刚刚恢复的青岛职工足球比赛中,4808厂队打进了决赛,要与青岛铸造机械厂队一争高下,场地就定在第一体育场西侧处于中央位置那个东西走向的球场上,由于铸机队因故罢赛,厂队自然获得冠军。这是自1963年之后历经9年,厂队再次获得这一荣誉,鲜红的锦旗让队员们恢复了自信。客观分析起来,这届比赛参加队伍比较少,跟某些企业球队尚未恢复正常训练,以及群众组织打派仗,陷入内乱,无暇顾及报名参赛有直接原因。

1972年夏天,根据海军北海舰队有关部门的指示,以4808厂厂队为主,加上旅顺4810工厂两名队员(其中一名守门员),组成北海舰队足球队,准备参加海军足球选拔赛。按照规定,选拔赛的胜者,将以海军队名义参加全国足球分区赛。这时候的林维玉,已经正式担当起厂队教练的重任。经北舰有关部门批准,全队集中在位于兰山路上的北舰招待二所,享受相应的运动员伙食待遇,开始全脱产训练,以迎接艰苦的赛事。不久,厂队充实了邱连山、王振文等几个颇具体育才华的队员,增添了新鲜血液。这时,全队一律换上让每个年轻人都艳羡不止的海军干部灰军装,相互整理一下衣帽和四个兜兜,喜笑颜开,心情大好。1970年代在青岛当过海军士兵的王朔,后来在他的小说中描述道:“那时军装的时髦和富于身份感,是如今任何一种名牌时装所不可比拟的。”彼时,青岛漂亮女孩找对象的首选,往往是海军军官。从1965年取消军衔制,到1988年军衔制恢复,这23年时间段内的现役军人,无论多大的官,每人都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厂队全体集合,雄气赳赳地身着六五式军装,请摄影师拍上几幅集体照,很是威武。这应该是厂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着军装参加足球比赛(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属于青岛市企业足球队的独一份。领导机关的信任,使队员们很是激动,大家相约,以后,不能像老百姓那样随意行事,都要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了。

精神抖擞的北海舰队足球队在连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几个对手后,转眼来到1973年初。春节之前的五羊城广州,避开了北方冬天的阴冷和寒潮,令来自青岛、大连的球员们倍感暖意。球队要与海军直属队在这里进行海军足球选拔赛的冠军争夺。全队上下做好了充分准备,林维玉教练做了战前动员,队员们相互激励,准备放手一搏。可谁知,因为海直队突然罢赛,北海舰队队直接被授予冠军称号。天遂人愿,球队终于得到代表海军队参加全国足球分区赛(相当于以后的全国乙级队联赛)的资格。这是厂队历史上参加的最高等级的足球赛事。

1973年,武汉。全国足球分区赛上,海军队遇到内蒙古自治区队。临近终场还是2:2平局,队员兼教练的林维玉两次寻机快速突破插上,最终把握住那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一剑封喉。海军队3:2获胜。场上几分钟,场下十年功。有位老队员回忆:那是我看到老林踢得最漂亮的足球。其实,就在不久之前,海军队曾输过内蒙古队6个球,吃了轻敌的大亏。那场比赛前夕,几个老队员放言:至少赢他们两个球。队中普遍认为,边疆地区不会有强队。可了解底细的足球人记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包头、呼和浩特市是国家重点建设基地,来自辽宁省包括大连,以及北京、天津的大批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携家带口被调入此地,也将足球种子撒到了大草原。1965年,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全国18岁以下中学生足球赛中,当地球队就有上佳表现,这拨体育小孩长到七十年代初,正是内蒙古足球队的骨干。《孙子兵法》讲究知己还要知彼,有了教训,林维玉就格外重视。针对与内蒙古的第二场比赛,他作出了巧妙的部署,直至亲历亲为,披挂上场。缜密思维运筹帷幄,教得好踢得也不坏,这是林维玉较之其他教练的长处。

同年,海军足球队与北京青年队有过两次交手,其中一次,海军队2:1获胜。该队的主教练是曾雪麟(八十年代曾任国家队主教练)。他带的这支队伍中,培养出沈祥福、刘利福、唐鹏举等一流选手。唐鹏举的远射,是他在北京队和入选国家队后,队中重要的得分利器。一次在先农坛体育场比赛时,过半场大禁区之外,一有机会,他拔脚就射,球似出膛炮弹直奔大门而去。他两次远射,一次中门楣一次打立柱,守门员只听到球门轰然一震,都没作出任何反应。庆幸的是小唐那天运气欠佳,海军队躲过两劫。

令人奇怪的是,北京青年队只配备了一位守门员。听说,另一位守门员准备从排球队或篮球队遴选。守门员需要良好弹跳力、灵敏反应和高度的柔韧性,这也是对排球运动员的要求。足球与排球联姻,在此处寻到了渊源。

在1973年的全国足球分区赛中,海军队与上海青年队在上海江湾体育场相逢。基本阵型是424变形常态为4213,锋线左起依次是戴春藩、邱连山、陈学勤,刘国滨打拖后内锋,前卫线有戚文灏、林维玉、张循纪,后卫线常是郁光兴、张协记、胡晓海,还有大连的小曲,守门员是来自旅顺4810厂的刘永来,王振文打替补。海军队以2:1击败对手。这是一场被公认为海军队(4808厂队)有史以来踢得最精彩、水准最高的比赛。上海为打好比赛,教练组派上了四位前国家队队员刘庆泉、汤山虎、蒋耀章和一个中后卫,但还是输了。这是一场高度激烈又极具观赏性的足球比赛。当中,刘庆泉看似漫不经心地脚尖驱球穿裆,达到始发天然的境界,给人一种体育美学的享受。守门员、运动健将蒋耀章这次客串拖后内锋,禁区外30米处大脚怒射击中门楣,脚法之好丝毫看不出是门将出身。中国足协负责人、国家队领队杨秀武在场观看,发议论说,海军队左边有打法。当时,戴春藩左边锋,戚文灏打前卫,刘国滨任拖后内锋,三人一盘架,极具攻击力。赛后,方纫秋以及上海队教练包瀛福都不吝赞语,称海军队身材好,打得提气。

凡事不能只讲过五关斩六将。在参加这年全国足球分区赛的10个队中,海军队最后的成绩不甚理想。其中,既有队伍属于业余队的底子和队员老化的问题(主力大都超过30岁),也有对手多为纯粹专业队且年龄少壮的原因。从南方赛场回到青岛后,厂队进入了一个阶段的休整期。此后不久,邱连山被空军足球队相中招走,厂队损失一员大将。

1974年,又一次海军足球选拔赛在湛江举行。4808厂队再次代表北海舰队足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1972年进厂、19岁的电焊工董若武作为最年轻的队员,被林维玉调到湛江参加比赛。1975年,以老队员为基本阵容的厂队,与山东队有过一场比赛,以2:2言和。在激烈拼抢的赛场上,平均年龄明显偏大的厂队实力虽不如以往,但底气犹在。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全国各地开始大力整顿。同年,青岛各个国有企业掀起拨乱反正,发展生产的热潮,工厂此时招收了大批年轻职工,刘德录、于崇善、戴仁强、张宪利、王锡仁、焦宁涛、刘文国,以及此前进厂的王祖春、贾书明等几个已经掌握了一定足球技术的小青年,进入了林维玉的视线。他这时已经成为厂工会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林教练意识到:补充新生力量,应该是4808厂足球队的当务之急。

1978年秋,海军足球选拔赛在青岛举行,北海舰队有关部门这次组织球队时,没有吸收4808厂的队员,不过,海军政治部组织这届海军足球队时,依然聘请林维玉为主教练,算是对他为海军足球事业奋斗9年的一种肯定。因而,胡晓海、陈学勤、刘德录、戴仁强等一批厂队队员入选海军足球队。1979年,青岛被国家体委首次确定为全国足球重点城市,群众性足球活动更上一层楼,喜欢踢球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一些原来拥有很强实力的企业球队,在老队员退役后后继乏人,退出了在岛城球场上的竞争。这年,4808厂队在工厂的积极斡旋下,将已经掌握了相应足球技术的王新生调入起坞车间,激发了他的积极性,使厂队获益匪浅。同年,均为24岁的王新生、董若武一起被调入青岛队。这时候的安殿平已年近五旬,除去业余时间参加青岛老年足球队的活动,上班时,则把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倾注到指导他所在船体车间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上。这个车间干活体力消耗大,午休时,老工人找地方打盹,喜欢踢球的小伙子,胡乱扒几口饭就相约去踢球。船厂里都缺空地,不可能配备长105米、宽68米的标准球场(据说大连船厂有一座,支撑到90年代也变成了造船工地),船体车间碰巧有个篮球场,在足球气氛醇厚的4808厂,大部分时间里变身为小足球场——另一种形式的鸠占鹊巢。五人制足球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美洲,成为社会底层男孩的唯一娱乐。穷人家的孩子贝利、马拉多纳,就是在这样的小场地上练成脚法,横空出世。现在,五人制室内足球成为国际足联(FIFA)正式认可的一种足球比赛形式。

小场地注重两三人的默契,没有角球,约束了踢大脚的冲动,队员触球、射门机会增多,更容易锻炼队员细腻的脚法,灵敏的感觉。人们越踢越上瘾,从青年而中年而老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都是凭技术进不了厂队,只想在车间队里画个足球梦的芸芸众生。每一年,厂工会都要在船体车间篮球场、厂部大楼门前空地组织五人制或四人制足球赛,形式有老年队,青年甲组、乙组。最多时,全厂有23个车间科室组队参加,观众非常踊跃,优胜者得到些许奖品,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情。据了解,早在1964年,安殿平就提议,可以利用厂内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并带头在船体车间实施了这一计划,很快在各车间科室得到回应。从工厂技工学校毕业的电工胡晓海,本来喜欢打篮球,安殿平看到他个头体魄都好,身手敏捷,短跑有速度,建议他改踢足球,就这样,没有什么足球基础的小胡半路出家,就从踢小场地入门,在厂队的悉心调教下,越踢越好,几年后就进了厂队任后卫,不久还被选进青岛队、海军队,成为一员足坛骁将。厂队不少队员,就是从一块块小场地上涌现出来的苗子。在厂队处于休整期的日子里,五人制足球很好地保留了厂队的群众基础,延续了工厂足球运动的热情。市北区体委了解到4808厂的五人制足球赛开展得很有特点,派人来厂取经,继而在市北区企业、学校中做了推广,效果很好。后来,全市的工厂、企业里逐渐推广了五人制足球。

第四章插图.png

1982年,厂老年足球队召开座谈会。前排左一为安殿平、左二为李志新、左三为马承和。他们都是近三十年前建队时的主力队员。



刘开明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开明丨一支海军企业足球队的兴衰(4)》 发布于2021-3-1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