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天丨青岛武林那些事儿(十·续完) - 世说文丛

啸天丨青岛武林那些事儿(十·续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始建于1929年的青岛国术馆,是青岛武术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是青岛武术人心目中的“迦南”地,也是青岛人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近一个世纪来,青岛武术人从没有将它忘记,期盼重建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国术馆已成为几代武术人的梦想。

著名武术家孙玉君、周永福等前辈都曾梦想过青岛国术馆的恢复与重建,渴望青岛能有一个集武术训练、研究和统领全市武术运动发展的单位或机构。然而,直至他们先后驾鹤西去这个梦想也远未实现……

跨入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再次燃起武术人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的热情和希望。为此,社会各界做了不懈努力……

足迹

2009年9月5日
青岛市武术协会《青岛武林百年》画册编辑部会议首次提出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构想,并确定在画册编纂中单独设立青岛国术馆篇章,并决定择机举办重建国术馆可行性专题研讨会。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823.jpg

2010年2月25日
我市武术拳师张萌建委托市政协委员宁征、王平、马琳等人向青岛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代表会议提交《重建青岛国术馆》议案(会字第365文卫体宗类)。

2010年5月27日
青岛市体育局以函复形式对政协第365号提案进行了答复,提出拟在青岛市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结合《青岛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展开重建青岛国术馆的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从完善城市功能角度,梳理重建国术馆这一项目的区位、规模、运营模式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形成“报告”上报市政府。争取“重建”在“十二五”规划中立项。同时,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深入宣传,引入社会、团体和民间资金,积极推进国术馆重建工作。

2010年6月25日
在纪念青岛市武术协会创会60周年老拳师座谈会上,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的构想得到入会老拳师的认同和支持,对青岛市武术协会牵头组织调研活动充满期待。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840.jpg

2011年5月8日
青岛市体育总会秘书长刘强在听取武术协会关于开展重建青岛国术馆前期调研工作汇报后表示:武术协会要发挥专业优势和社会团体桥梁作用,做好前期社会武术调研工作,在体育局正式展开重建青岛国术馆调研时,有所准备,有所作为。

2012年5月13日
青岛市武术协会在半岛都市报大楼举办《重建青岛国术馆可行性调研座谈会》。这是建国后青岛武术界第一次以会议形式回瞻和探讨这座在武术人心目中的历史丰碑以及重建的可行性。会议围绕青岛国术馆在青岛武术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作用,重建后的名称、性质、运作模式等课题展开讨论。

会议邀请了青岛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马庚存、青岛人大代表马鸿冰、市政协委员王平、市民俗学会会长田淸来、市档案局于斌、市摔跤协会秘书长张文俊以及城市信报总经理戴升尧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座谈。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845.jpg

2012年9月9日
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左永平、产业处长于新华、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周涛赴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社区进行武术调研活动。社区书记傅锡先表示在重建青岛国术馆方面愿与体育局合作,共同为青岛武术的发展做出努力。

2012年11月30日
青岛市武术协会期刊发表啸天署名文章《试论重建青岛国术馆的可行性》。并向体育总会递交了《关于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设想》的书面报告。

2014年7月20日
青岛市武术协会与青岛高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协议,拟就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与该公司合作。协会依托公司资金及在崂山王哥庄返岭村约2000平方米的地产做为国术馆馆址。公司则依托重建国术馆历史文化课题重启土方建设。双方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完成重建工作。

2015年1月24日
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市武术协会会长李国利及秘书长吴秀美应青岛海纳赛事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明刚邀请,前往崂山返岭村实地考察拟建国术馆用地。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849.jpg

2016年2月17日
青岛市武术协会委托市人大代表胡兆启向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递交《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提案报告。

2016年4月7日
青岛市体育局对《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02号提案转建议》做了回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19号),以及《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6]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目前青岛市体育事业整体发展布局和恢复重建青岛国术馆的现实情况,我局联合青岛市武术协会,研究分析重建国术馆几种设想和方案,最终确定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青岛国术馆重建工作”。

2017年—2018年
青岛市武术协会为落实体育局函复文件精神,依照“引入社会力量加入国术馆的建设和运营”意见要求,积极寻找合作共建伙伴。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853.jpg

曙光

十年磨一剑,经过苦苦等待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青岛国术馆的恢复重建终于迎来曙光——2016年4月7日青岛市体育局为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号议案转建议做了历史性回复。(以下简称回复)

《回复》明确提出:“在重建方面,由政府方面设立重建青岛国术馆专项引导资金,解决一部分经费问题,并为重建青岛国术馆提供所需用地,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金加入,提供一定的政策倾斜;在后期运营期间,在税费上进行一定的减免,逐步过渡到社会化高效运营模式”。

青岛市体育局在“所需用地”和“资金”方面的承诺,不仅让青岛武术人看到了重建国术馆的希望,也反映了政府层面在弘扬传统文化、支持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的决心,值得人们尊重。

微信图片_20210401095901.jpg

长期以来,重建青岛国术馆始终为场地和资金所困扰,尤其是所需用地,其严格的土地政策阻断了“有一处专属国术馆用地”的梦想,尽管先后曾有多家有实力的公司和老板愿意出巨资帮助重建国术馆,但最终都因产权归属、运营方式等关键问题得不到满意答复而流产。

据笔者了解,青岛市体育局拟为重建青岛国术馆提供所需用地,是借青岛市人民政府大规模改建青岛弘诚体育场之机为国术馆重建申请预留一块地儿,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方式,建成一处“引入青岛市武术协会办公并进行业务指导的,为青岛市各武术队提供训练场地,并在充分发挥青岛国术馆公共职能的同时,引入武术健身、培训、比赛等项目,实现国术馆武术历史文化展示、对外交流、赛事培训、教学训练、武术健身和办公等综合职能”的场所。

这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如若成功实施,这座功能齐全、地处城市中心的新型国术馆必将引起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关注。彼时,也圆了几代青岛武术人的梦想。

期待

尽管青岛弘诚体育场大规模改建工程至今尚未启动,但人们对国术馆重建依然充满信心,因为他们相信政府的承诺,相信“好事多磨”最终会变为好事圆满。

如何按照《回复》文中“引入社会力量加入国术馆的建设和运营”要求施建国术馆,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须征询专家意见,在集思广益基层上细化并制定合理方案,为顺利开建,提前铺设路径、打好基础。而前期实施,寄希望本届武术协会在李国利带领下,持续发力,在已获成果基础上,一鼓作气将重建工作进行到底,不见国术馆落成不收兵。

我们期待未来的青岛国术馆,不因政府划拨土地而成为体制内的项目管理中心;也不因社会资本参与,形成股权、股份而独立于系统外的经营实体。我们希望看到一座崭新的、开放的、涌立时代潮头的青岛国术馆,在三位一体架构下(国术馆、武术协会、国术馆运营公司)形成合力,在社会经济浪潮中试水前行,为青岛体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周啸天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啸天丨青岛武林那些事儿(十·续完)》 发布于2021-4-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