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闽北见闻录·考亭17号邮箱(五) - 世说文丛

阿龙丨闽北见闻录·考亭17号邮箱(五)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上考亭村东的葡萄园

9
      
“蔬菜科研直控基地”水泥板告示牌再不用去葡萄园站岗放哨,看似寂寞了点儿,但心里有个喷绘广告牌惦记,寂寞的程度便比“水源地”告示牌轻,目前来讲它的收获算不错。我看它一眼,不是同情,是好奇,觉得它如此丰厚的情感完全超越了水泥的冰冷,尤其还能背诵诗词。首先是水泥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接着是钢筋玻璃幕墙的后现代建筑,告示牌可能没意识到,我看它的时候,其实怀着无比的敬畏。考亭村的葡萄园因为建设朱熹观书园被移除了大部分,剩下村东一溜,面积还算不小,完全走完也要费些时间。葡萄园全部架设了钢筋捆扎的穹顶,覆盖薄膜,形成防雨的大棚,像大城市中一栋被放倒又毫无破损的巨大玻璃幕墙楼宇。薄膜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力不亚于水泥,显著的一方面是改变了植物、蔬菜甚至树木的耕栽方式,当然还有去集市、商超购物。我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游走很长时间,一根根支撑葡萄园的水泥立柱,好似没有尽头的薄膜顶棚,像一记针剂,强化了我的敬畏感。这是一种进步,而我迷迷糊糊的意识有些脱节,没赶上时代的步伐。

其实也非完全如此,有些方面依然还落后,或不曾进步,但无法丈量离文明的具体距离,或差距。在葡萄园南首,一家人在属于自己的几行葡萄树下劳作,年纪大的是母亲,轻些的是儿子和儿媳,也可能儿子和女儿,如今闺女在婆家不怎么干活,省下力气回娘家干的比较普遍,不知道这算不算与时俱进。杂草长出地面,铺了一层,绿得可爱但有泛滥之势,不利于葡萄结果。儿媳或女儿用介于锄头和䦆头之间的工具用力清除,同时为葡萄树松土,以便土壤更多地吸收穿透薄膜到地面阳光的能量。她清除了十几米,可能累了,把工具交给母亲,察看葡萄新发的枝叶。葡萄树年年准时抽枝散叶,并伴着一串串葡萄的催生,但要费时费力打掉不坐果的谎芽,识别也许有方法,更多可能靠经验。儿子用铁丝固定并牵引葡萄枝,检查顶棚是否牢固,同时掐掉废芽,大概已经忙了一个下午。三人齐心协力,本已成规模的葡萄树被打理得更条理了。我走到这里匆忙拍些照片,母亲很大方,威武地站直,双手握紧锄地也是掘土的工具,正视镜头,表情略微不自然。她穿红上衣,蓝色水靴,黑裤子,棉外套搭挂在棚架下纵横交错的铁丝上。她染过发,时间一长,白发再生,额头鬓角重新染了霜。

上考亭打理葡萄园的一家人

10

自从有了葡萄树,从栽植、养护,到采摘,最后吃进肚里,大概一直沿用最初或称之原始的方法。比如刨坑,先是人力刨,进步了后一部分用机器,省了力气,但坑还要刨的,我没见过不长在土壤的葡萄树。这很本质。记得托克尔丘克说过一句:“人不能从虚无中创造出东西来,因为从无中生有是上帝的权能。”当然,人制造谎言,上帝不会,这是人特有的能力。为葡萄打芽自不必说,除了人,大概还没发明一种机器识别哪一根是葡萄枝,哪一根不结葡萄。至于采摘,依然要人手握剪刀,背竹篓,轻拿轻放,这样的葡萄原汁原味,放铁桶的,自然排在后面再吃。在上考亭一间老房子的木楼上,我见过盛摘葡萄的背篓,已经旧了,披一身灰尘,有时间不用了,想不出原因。吃葡萄的方法当然最古老,一粒一粒填进嘴里,有的吐葡萄皮,有的不吐,我有时连种子也吃下去的,味道足。进步了的葡萄汁,是机器吃后泻出来,人张嘴喝就行,省了牙咬,味道总不如亲自嚼。一只螃蟹和一瓶螃蟹汁,我选螃蟹。——做学问也如此,假如世上存在学问这门种植技术的话。

我的怪论被另一位母亲证实,也在葡萄园。她可能是奶奶了,我猜测。她的头发也花白,黑裤子,蓝上衣,很朴素,像位小学老教师而非大学老教授。教授很少朴素的,不能朴素和经常接触高科技有关系,当然他们一般主导社会的进步。她在几行葡萄树前面向阳的空地晾晒笋干,用原始的方法。她是这样晾晒的:春天竹林长出鲜笋,到山上挖出或从市场买来的笋芽,如果当天或翌日吃不完,会迅速老化,便不能吃,要保鲜要马上高温煮熟,熟了的鲜笋需要即时晾晒,否则几小时后变酸而后生霉。她把熟了的鲜笋切较厚的片,用扎丝一片片吊葡萄园的竹竿上,园子的空地阳光好,又通风,比直接晾在竹篾里稳妥。一天晾晒不成完全失水的笋干,大概需要几天,如果天气不好,需要更多天。不知道她的笋晾晒几天了,因失水已经缩的很小,完全没了我在市场见过大笋的模样,但还不够干。她把笋干从竹竿上取下,很小心仔细,一次取两三片,然后再一片一片抽出扎丝,笋干丢进竹篾,刷刷有声,像麻阳溪中活的小鱼。她捋直扎丝,归拢一起,放竹篾的边上。竹竿长十几米,笋干也十几米长,密密麻麻排列着,她得收很长时间,却看不出着急,如同教给孩子们唐诗那样,一字一句按部就班的来。她坦然地让我拍照,还介绍了笋干如何制作,她不知道我听力不好,听不太清。她晾晒的笋干快成功了,再有一两天就行。到时收笋干的商人走街串户,不想留自己吃的便卖给他们。——自古如此。可我说不好今天是否还如此。墟市一麻袋一麻袋的笋干,基本都这样来的。这种制作方法得来的笋干,除了一点原始的劳作,朴素的历史,既没高科技含量,又没文化内涵,背景暗淡,不知文化精英、科技巨擎们愿不愿吃。(待续)

葡萄园中晾晒笋干

微信图片_20210412153113_副本.jpg 采摘葡萄的背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闽北见闻录·考亭17号邮箱(五)》 发布于2021-4-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