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陈逸飞拍电影《理发师》——小说《理发师》读后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陈逸飞拍电影《理发师》——小说《理发师》读后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晨4时,睡不着,开灯读书。 

随手打开一本旧杂志,是《中篇小说选刊》2001年第一期,意外发现《理发师》一文。 

这是我崇拜的油画大师陈逸飞所拍的最后一部影片《理发师》的小说原作。陈先生历时两年、个人投资3000万,呕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亦未拍竣的影片,究竟是一部什么电影呢?我带着好奇,带着疑问,读起了这部小说。 

小说很短,半个小时就读完了。作者是很有才气的壮族作家凡一平。他曾创作了著名的影片《寻枪》的剧本。 

lifashi.jpg

小说不长,但故事很曲折。作品写了上海理发师陆平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写了他多舛的命运。理发师因为解救被强暴的老板的女儿而误杀了日本鬼子。为逃避追捕,跑到内地的一家理发店躲了了起来,并与店老板的二女儿有了爱情,私情。在这店里,理发师既为百姓、国民党军人理发,还给日本鬼子理发。后来,店老板的二女儿被迫嫁给了一个国民党的师长作二姨太,日本投降后,他也因给日本人理发而被送进大牢。后因情人的努力,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刻被赦免,而且做了这个师长的中校参谋,并一直在做到了将军师长。可不久国民党溃败,他又成了共产党的阶下囚,昔日的情人在乘船逃台的前一刻,依然决定留下找寻理发师。直至1959年战犯特赦,理发师又回到上海老地方,晚年重操理发刀,又过起了理发师的生活,而旧情人,也历尽艰难,终于寻到了他。 

小说诉说了人生的捉摸不定,命运的变幻无常,诠释了人生的轮回变换,折射出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命运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真实的揭示了人类的人性,人情,性与欲望。 

读后我思索了很多,我问自己:“你相信命运吗?”“命运是前世注定的,还是后世奋斗的?”“命运是机遇吗?”“命运是爹妈赐给的,还是时代造成的?”这一连串的问题,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只不过作者巧妙地把答案藏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思索罢了。或者说,作者就是要让人们在浮躁、空虚、嬉戏、满足,随便的生活状态中,去严肃、冷静、虔诚地思考一把人生这个沉重的主题。除了小说的上海元素外,这可能就是陈逸飞先生看好这部小说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陈逸飞生前说过:“人生总在追一个梦。”看来他不相信命,他相信“梦”,他相信“梦想”,他相信“理想”,他也为“追梦”奋斗了一生,可他为什么晚年又钟爱《理发师》呢?是他忽然大彻大悟,是冥冥之中,上苍在向他昭示什么?还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预见到什么?

我还想到了“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陈旧而又陈旧的大话题。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是幸福?我想到了电视剧《金婚》中大宝的一段话:“我宁愿做一只快乐的猪,也不愿做一个痛苦的思想者。”猪真的快乐吗?思想者真的痛苦吗?说这话的大宝,看穿人生,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玩弄女性,纸醉金迷,最终饮醉酒驾车失事而死。他的死又能说明什么呢?他快乐吗?我还想到了《牛虻》中的主人公列瓦雷士,他说:“不论我活着,还是死了,我都是一只快活的大苍蝇。”列瓦雷士真的快活吗? 

人生永远是个谜。甚至到死时你都不一定解得开。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富甲一方,权倾天下,难保一败涂地,穷困潦倒,命丧弹下,引颈曲槐。昔日君圣,今朝囹圄,古代的事例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天的活生生的现实又有多少呢?杜世成、文强不就是一个活教材吗?还有上海首富,乃至艺术大师、《理发师》的导演陈逸飞,乃至…… 

由此我想到,在命运的天平上,尽管有些飘忽不定,但有时你不得不与时代紧紧相连。作家方方说得好: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甚至是压垮乃至毁灭你的一座山。上面列举的那些人物哪个能抗拒时代的大山?

人啊人,命运啊命运,又有谁能够说清它?道得明?所以,我想从古代圣贤名师中寻求答案,我想从外国哲人学者中聆听真谛,孔子,老子,庄子,弘一法师,八大山人,黑格尔,歌德,亚里斯多德,莎士比亚,你能告诉我吗?还有我一直喜欢的《青藏高原》的原唱李娜,你能告诉我,你为何在事业中天之时,毅然抛却红尘,皈依佛门? 

我读《理发师》,读出了人生的大哲理,也读出了陈逸飞为何舍命拍此片的缘由。

2010-08-10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陈逸飞拍电影《理发师》——小说《理发师》读后》 发布于2021-5-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